胡記妹,黃綽妤,曾軍榮,楊懷秀
(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市中心醫(yī)院檢驗科,廣東廣州 510900)
己有研究證明我國嬰幼兒中存在諾瓦克樣病毒 (Nomvalk-like virus,NLV)和札幌樣病毒(Sapporo-like virus, SLV)兩種人類杯狀病毒(human calicivirus,HuCV)的感染,近年來我國杯狀病毒性腹瀉發(fā)生率呈上升趨勢,己在多個地區(qū)發(fā)生暴發(fā)流行[1];由于不能早期干預(yù),一些嬰幼兒由杯狀病毒感染引起損害及危及生命,給家庭及社會帶來巨大損失。從化地區(qū)是廣州的縣級城市,50多萬人口,周邊地區(qū)有眾多民工,人口聚集,極易暴發(fā)流行各病毒感染。2005年1月~2007年12月筆者在從化地區(qū)用RT-PCR方法檢測了非細(xì)菌性腹瀉病患兒糞便標(biāo)本的杯狀病毒,分析從化地區(qū)嬰幼兒杯狀病毒性胃腸炎的流行情況。
2005年1月~2007年12月,我院門診與住院診治的6 678名0~7歲就診腹瀉患兒,男3 361名,女3 317名。
2005年1月~2007年12月在廣東省廣州市從化巿中心醫(yī)院住院部和門診部兒科采集嬰幼兒非菌性腹瀉糞便標(biāo)本。
糞便標(biāo)本處理:加入1 ml樣品稀釋液(sample diluent)至1.5 ml EP管中,加入0.1 g固體糞便標(biāo)本或0.1 ml液體糞便標(biāo)本,置于漩渦震蕩器混勻,室溫靜置10 min,室溫下≥5 000 r/min離心5 min,備用。
1.4.1 提取前的準(zhǔn)備工作 ①將1 ml Buffer AVL加入裝有低壓凍干的Carrier RNA中,徹底溶解Carrier RNA后,將溶有Carrier RNA的Buffer AVL轉(zhuǎn)入至Buffer AVL瓶中,徹底混勻。分裝貯存于2~8℃。如果在2~8℃時,Buffer AVL/Carrier RNA溶液形成沉淀,可在80℃重新溶解,注意加熱的時間不能超過5 min,用前冷卻至室溫。Buffer AVL/Carrier RNA溶液不能加熱超過6次。②加入合適比例的96%~100%的酒精至Buffer AW1中,19 ml的Buffer AW1加入酒精25 ml。③加入合適比例的96%~100%的酒精至Buffer AW2中,13 ml的Buffer AW2加入酒精30 ml。
1.4.2 病毒RNA的提取 ①在1.5 ml EP管中加入560μl已加入Carrier RNA的Buffer AVL。②將140μl 10%便懸液加入至EP管中的Buffer AVL中,vortex混勻15 sec。③室溫(15~25℃)孵育10 min。④將1.5 ml EP管輕微離心,以去除管內(nèi)的液滴。⑤在管內(nèi)加入560μl 96%~100%的酒精,vortex混勻15 sec。混勻后,將1.5 ml EP管輕微離心,以去除管內(nèi)的液滴。⑥小心地將630μl步驟⑤中的溶液加入至已放入2 ml收集管中的QIAamp離心柱中,注意不要弄濕柱子邊緣。蓋上蓋子,8 000 r/min離心1 min。將QIAamp離心柱放置至另一干凈的2 ml收集管中,棄去包含有濾過液的收集管。⑦小心打開QIAamp離心柱的蓋子,重復(fù)步驟⑥。⑧小心打開QIAamp離心柱的蓋子,加入500μl Buffer AW1。蓋上蓋子,8 000 r/min離心1 min。將QIAamp離心柱放置至另一干凈的2 ml收集管中,棄去包含有濾過液的收集管。⑨小心打開 QIAamp離心柱的蓋子,加入 500μl Buffer AW2。蓋上蓋子,14 000 r/min離心3 min。棄去收集管中的濾過液,14 000 r/min離心空柱子1 min。⑩將QIAamp離心柱放置入干凈的1.5 ml離心管中。棄去包含有濾過液的收集管。小心打開QIAamp離心柱的蓋子,加入60μl Buffer AVE至離心柱中,蓋上蓋子,室溫孵育1 min。8 000 r/min離心1 min。(2×40μl的Buffer AVE洗脫 2次,能增加產(chǎn)量。)病毒 RNA進(jìn)行反轉(zhuǎn)錄,或貯存于-20℃或-70℃?zhèn)溆茫靡镄蛄袇⒁娢墨I(xiàn)[2]。
6 678名0~7歲腹瀉患兒中898例大便檢測出HuCV,檢出率為13.45%,見表1。
表1 2005年1月~2007年12月小兒腹瀉HuCV感染情況分布(例)
在3 361例男性腹瀉患兒中有455例HuCV陽性,占13.54%,3 317名女性腹瀉患兒中有443例HuCV陽性,占13.36%,各年齡組患兒的大便均檢測出HuCV,以6個月~3歲年齡組分布較多,見表2。
表2 小兒腹瀉HuCV感染年齡及性別分布情況
近年來隨著分子生物學(xué)技術(shù)的發(fā)展,病原檢測手段不斷提高,國外文獻(xiàn)對人類杯狀病毒與疾病的關(guān)系已有較全面的研究報道,目前認(rèn)為是除輪狀病毒外造成腹瀉的最重要的病毒病原;在我國對輪狀病毒感染的研究較多,輪狀病毒感染是嬰幼兒非細(xì)菌性腹瀉的主要病原,發(fā)展中國家每年有60萬~70萬名兒童死于重型輪狀病毒腹瀉[3-6]。本資料結(jié)果顯示:0~7歲腹瀉患兒的大便HuCV陽性率為13.45%;與文獻(xiàn)報道相一致[7]。HuCV流行的一般特點:HuCV存在多種傳播途徑,即人-人傳播、食物傳播、水源傳播,其中人-人傳播又可分為糞-口傳播和嘔吐物的氣溶膠傳播[8]。由于HuCV感染劑量低(<100病毒顆粒)、缺乏持續(xù)的免疫力且人群對HuCV普遍易感、存在多種潛在傳播途徑等,導(dǎo)致HuCV感染極易形成暴發(fā)。
HuCV感染在10~12月期間發(fā)生率較高,達(dá)694例,占77.28%以上,與其他時間段差異顯著。HuCV感染在6個月~3歲為高峰期,與其他組比較差異顯著??赡芘c嬰幼兒期的喂養(yǎng)方式有關(guān):6個月以內(nèi)的嬰兒多為母乳喂養(yǎng),母乳中存在HuCV抗體、胰蛋白酶抑制劑、非免疫球蛋白性病毒抑制劑[9],不易感染HuCV,且母乳喂養(yǎng)兒腸道中存在著一定數(shù)量的細(xì)菌群,主要是雙歧桿菌,腸道正常菌群的存在能抑制HuCV的感染;另外嬰幼兒期體內(nèi)來自母體的獲得性抗體在6個月以后漸漸消失,而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尚未建立,機體對HuCV抵抗力減弱有關(guān),所以發(fā)生率較高。6歲以后,隨著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的建立,機體對HuCV抵抗力增強,發(fā)生率顯著降低。
HuCV腹瀉患兒的臨床資料分析表明,HuCV感染的臨床癥狀與輪狀病毒相似,以腹瀉為主,約半數(shù)患兒伴有嘔吐,并有不同程度的發(fā)熱和腹痛等癥狀,部分患兒存在輕度到中度脫水,未發(fā)現(xiàn)嚴(yán)重脫水,均未見抽搐、休克等嚴(yán)重并發(fā)癥。檢測結(jié)果也表明廣州地區(qū)嬰幼兒腹瀉病主要是杯狀病毒,杯狀病毒已成為繼輪狀病毒之后嬰幼兒腹瀉的重要病原體,分型引物RT-PCR法能夠快速進(jìn)行杯狀病毒分組和鑒定,廣泛適用于杯狀病毒分子流行病學(xué)研究,為更好地預(yù)防和控制杯狀病毒腹瀉提供依據(jù)。
[1]陳冬梅,張又,錢淵,等.我國嬰幼兒中存在不同基因型杯狀病毒的感染[J].病毒學(xué)報,2001,17(3):265-269.
[2]Jiang X,Huang PW,Zhong WM,et al.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a primer pair that detects both Norwalk and Sapporo-like caliciviruses by RT-PCR[J].JVirol Method,1999,83(3):145-154.
[3]Class RI,Bresee JS,Turclos R,et al.Rotavirus vaccines:targeting the developing world[J].JInfect Dis,2005,192(Suppl 1):S160-166.
[4]Kapikian AZ,Hoshino Y,Chanock RM,et al.Fieldsvirology[M].4th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Paven,2001:1783-1833.
[5]Widdowson MA,Bresee JS,Gentsch JR,et al.Rotavirus disease and its prevention[J].Curr Opin Gastroentero,2005,21(1):26-31.
[6]曲梅,楊文,董建紅.秋冬季嬰幼兒腹瀉206例臨床分析[J].齊魯醫(yī)學(xué)雜志,2004,19(4):347-348.
[7]Ksnipe DM,Howley PM.Fields Virology[M].4th ed.Philadelphia:Lippincott-Raven Publishers,2001:841-874.
[8]焦富勇,康華,王可勝,等.小兒輪狀病毒感染性腹瀉研究進(jìn)展[J].國外醫(yī)學(xué):婦幼分冊,2002,13(1):42-44.
[9]張麗杰,杜曾,章青,等.昆明市兒童醫(yī)院1998~2001年輪狀病毒哨點檢測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xué)雜志,2004,25(5):396-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