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凱
常常有人問起這樣一個問題:“我如何才能在華爾街賺錢?”對于這個問題,有個最好的回答:“低買高賣?!?/p>
這算是句廢話,但偏偏所有賠錢的人都是反其道而行之的。第一次以講述華爾街歷史的方式引用這句經(jīng)典名言的人,當數(shù)亨利·克盧斯,他的《華爾街50年》1908年出版,中國的讀者至今讀起來仍有收獲。原因就在于,股市并沒有多大的變化,而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原因是因為股市中的人沒有多大變化。
克盧斯是一位頗有名望的銀行家,在美國南北戰(zhàn)爭時期曾幫助聯(lián)邦政府籌集戰(zhàn)爭所需的資金,“他是華爾街上對資本主義赤裸裸的無恥形態(tài)最直言不諱的人之一,總是不放過任何一個機會來闡釋自己對經(jīng)濟和社會的看法。”這樣的人,通常也喜歡以記錄歷史的方式來表達看法??吮R斯講述的這段歷史,曾是華爾街金融發(fā)展史中最跌宕起伏的階段,也是美國成長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段歷史。
19世紀后半葉,從美國的西部開發(fā)到伊利運河的修建,從鐵路的興起到南北戰(zhàn)爭,華爾街從一條僻靜的小街發(fā)展成為美國乃至全世界的金融中心。這個過程中,浮現(xiàn)了無數(shù)有紀念意義的人物和事件,有“像火箭一樣躍然騰空,又像火箭上的燃料箱一樣轟然墜落”的華爾街明星,也有永遠都能受到幸運女神眷顧的幸運兒??吮R斯栩栩如生地刻畫了這些人的得失沉浮,從他們身上總結出經(jīng)驗教訓,這些教訓永遠都不會過時。
在克盧斯看來,總是有那么一類投機者,其投機操作虧損多于盈利,因此他不厭其煩地闡述著自己從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有關投機失敗的原因。這些失敗的人“不是太傻就是太聰明,不是太膽小就是太膽大,不是太悲觀就是太樂觀,不是太遲緩就是太草率,不是太謙虛就是太驕傲,不是太輕信他人就是太多疑。這些特質(zhì),無論哪一個都可以說是天生的缺陷,任何一個都會輕易引起投機者的巨大損失”。
因此,想掙錢的人,首先要有足夠的自知之明,能自我克制,才有可能防范這些先天不足對成功造成嚴重阻礙。
在股市中掙錢,除了良好的知識之外,首先要有良好的心理?!皼]有任何心理訓練比投機的要求更嚴格和苛刻。一旦陷入武斷沖動或偏執(zhí)極端,這給投機造成的損失要超過給其他任何工作造成的損失。”一個人可能有一套好的交易系統(tǒng),但是脆弱的心理會毀了這套系統(tǒng),首先他會不斷地違背系統(tǒng)的交易原則,然后他會厭惡這套系統(tǒng)并最終拋棄它。
因此,有了一個好的工具,遠遠不等于你能掙到錢了。知識和掙錢沒有必然聯(lián)系,一個好的投機者,對于自身行為可能招致的風險以及自己判斷的完善性,必須像法官那樣從容鎮(zhèn)靜又公正無私。
因此,克盧斯認為:“成功所必需的第一法則就是,要求保持自己的判斷不能被任何天性所扭曲。只要這一點能得到保證,一個人即便真有什么先天缺陷,他依然能夠在投資事業(yè)中獲得成功。”
這么簡單的第一法則,你能照辦嗎?
難!所以掙錢的人靠的都是大智慧,不是小聰明。有大智慧的人都是依靠自己的知識和心智掙錢的,而不是靠消息和他人的指點。
另外,克盧斯提出的最要緊的一點是:有一種惡習會讓年輕的投資者一敗涂地,那就是思維方式的盲從,自己的想法完全受其他人左右,“他們似乎想當然地認為其他人是在為他們著想,從而喪失了獨立自主的意識,而這種獨立意識是任何成功都不可或缺的?!?/p>
(摘自《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