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達明
1915年出生于美國波士頓的繪本作家塔莎·杜朵,從小家庭生活條件優(yōu)越,父親是飛機與游艇的設計師兼制造者,母親是一位肖像畫家。而經(jīng)常出入這個家的客人,有愛默生、梭羅、馬克·吐溫、愛因斯坦、富勒等,他們都是當時極具代表性的世界名人。雖然塔莎在與這些名人接觸的環(huán)境中長大,她卻不喜歡上流社會浮華的交際圈,而是向往大自然的田園風光。一次,父親要帶她出席一個派對,她卻冒出一句話:“爸爸,我不想去那些嘈雜的地方,我只想得到一頭屬于自己的牛,一個人和它安靜地說悄悄話?!备赣H驚愕地看著女兒,嘟囔道:“簡直不可理喻!”
也許從小受畫家母親的影響,塔莎深深迷戀上了繪畫,她幾乎將全部心思都用于此。15歲剛升入高中不久,她便不顧父母的強烈反對退了學,背上畫架去農(nóng)村采風。她說:“只有與農(nóng)業(yè)進行零距離接觸,親身體驗自給自足的生活,才能得到真正的素材,作品也才有震撼力?!?/p>
23歲那年,塔莎與一名機械工程師結婚,并生育了4個孩子。而丈夫一直對她特立獨行的生活方式不滿,屢次勸說無果后,兩人于婚后第二十個年頭分手。幾年后,塔莎再婚,第二任丈夫在與她生活了5年后,對她對大自然的癡迷實在難以適應,塔莎只好再度選擇獨居。
塔莎并未因此而讓生命陷入黯淡,她更加潛心創(chuàng)作,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創(chuàng)作旺盛期。她一生出版的80多本著作,大部分是獨居時期創(chuàng)作的,她還獲得了美國文化部頒發(fā)的“凱迪克榮譽獎”。
從57歲那年開始,塔莎搬到佛蒙特州,購買了屬于自己的土地,并親自動手,將雜草叢生的農(nóng)莊修葺成花木繁盛的家園,再種植上精心挑選購買的花草和果樹。從此,人們每天都能看到,一個穿著白色印花布長裙、花白鬈發(fā)上頂著各色花朵頭巾的老婦人,赤足在田園和庭院里忙碌。
一次,塔莎的朋友娜遜來看望她,娜遜開玩笑說:“你這么大的年紀,還穿這些花里胡哨的衣服,不感到難為情嗎?”塔莎笑呵呵地說:“既然有幸生為女性,為何要打扮得像個男人呢?女人味就是女性最大的魅力。只有年少時擁有年輕,是件可惜的事,隨著年歲增長,生活也應該更加充實,并懂得享受很多生活的樂趣。對我來說,現(xiàn)在就是最好的時光?!蹦冗d在塔莎的莊園停留的幾日里,了解到了塔莎的生活內(nèi)容:每日種花種菜,喂雞養(yǎng)羊,織布作畫,而且家中所有日常用品,如肥皂、蠟燭、燈油等,全由她自己動手制作。
娜遜感慨萬千,回去后發(fā)表了一篇文章,其中寫到:“塔莎是個情懷淡泊的女人,她對濃艷的色彩有著特殊愛好,不惜重金購買蔬菜種子、花種和球根。不管誰去了她的農(nóng)莊,都會為那花團錦簇的景色所陶醉。這個美麗的庭院里什么都有,花園、果樹園、動物園……白鴿在天空飛翔,小鵝在母鵝的肚子底下嬉戲,花栗鼠的窩平靜安穩(wěn),山羊在山坡悠閑地散步,兔子安靜地吃著飼料,養(yǎng)蜜蜂的箱子排列有序,樹洞里有啄木鳥,雪地上有鳥兒的足跡,心愛的柯基犬承歡膝下,杰西乳牛幸福地享用著松餅……塔莎愛著它們,精心飼養(yǎng)著它們,也一筆一畫描繪著它們。她所有的繪畫絕非憑空臆想,作品的全部素材都來自于現(xiàn)實。怎樣騎馬、怎樣擠奶,她都要實地操作后才動手作畫,畫中的一切,無一不是莊園和庭院的真實寫照……我在與塔莎的交往中,最大的感觸是:塔莎是個異常勤快的人。不管在什么時候,去拜訪她的時候也好,或者給她打電話的時候也好,她的手里永遠在忙著些什么。”
正是娜遜的這篇文章,讓媒體蜂擁而至來采訪塔莎。他們問得最多的問題是:“你認為你幸福嗎?”塔莎回答說:“我能夠活著,就已感到十分幸福。就算令人恐懼的事件層出不窮,這世界依然美好。即使是早已見慣的,天上的星辰,即使一年或許只能看到它一次,仍會滿心的感動。我真正想要的,并非物質,而是心靈的富足。想獲得幸福,就需要心靈得到極大的充實。”
當93歲的塔莎在佛蒙特州莊園即將離世時,幾個孩子圍繞在她身邊,輕輕問她:“媽媽,你一生肯定很辛苦吧?”塔莎微笑著說:“其實完全不是這么一回事呢,我一直都在以度假的心情過日子,每天、每分、每秒,我都很享受?!闭f完,她就安詳?shù)亻]上眼睛,離開了她以最自由的心靈盡情擁抱過的這個世界。
媒體這樣評價塔莎:她以一種返璞歸真的境界,最終完成了精神上的獨立。這是一種經(jīng)歷過博大之后的寬容,是一種無拘無束的從容。正因為她“以度假的心情過日子”的純粹,才使她散發(fā)出特有的氣質,最終與她美麗的人生融為一體。
(摘自作者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