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華
(江蘇省江都市人民醫(yī)院手術室,江蘇江都,225200)
乳腺癌是嚴重危害婦女身心健康的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1-3]。乳腺癌患者缺乏相關手術治療知識,心理承受力差,耐受力下降,常伴發(fā)焦慮和抑郁等情感障礙,這些負性情感直接影響手術效果,導致并發(fā)癥增加,影響預后及康復[4-6]。護理干預是指通過使用護理措施來達到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臨床護理支持和深入研究與技術的發(fā)展發(fā)現(xiàn),對乳腺癌患者應用護理干預,可滿足患者的心理需要,提供良好的心理環(huán)境,消除不良情緒反應,提高患者的適應能力,增強機體免疫力,提高治療效果。作者針對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特點,運用護理學及心理學的基本知識與原理,對50例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收到滿意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擇2007年2月至2008年1月在本院行乳腺癌手術的患者50例,年齡22~53歲,平均(36.51±6.82)歲。乳腺癌按TMN國際分型:Ⅰ期19例,Ⅱ期24例,Ⅲ期7例,均行乳腺癌根治手術,術中采用硬膜補聯(lián)合麻醉或全身麻醉,術后鎮(zhèn)痛。隨機將50例乳腺癌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干預組各 25例。2組患者年齡、學歷、職業(yè)、手術方式、TMN分型及干預前心理健康狀況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收集資料:患者進入術前等待室即由等待室護士采用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7]評定患者的焦慮抑郁狀況。
支持療法:2組在常規(guī)護理的基礎上,干預組進行心理干預,在通過與患者接觸和交談中,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主動幫助患者分析病情及預后,告知其如何配合治療,講解疾病康復的有關知識,幫助患者緩解和消除情緒應激,讓患者認識疾病,配合治療,并介紹手術成功病例,利用圖片、錄像、小冊子、講課等方式進行手術方法、恢復進度等相關知識的教育,使其看到希望,減少悲觀的心理,增加其信心。
放松療法:放松訓練的核心是“靜”“松”二字,“靜”指環(huán)境安靜,心境要平靜,“松”是指在意念的支配下使情緒輕松、肌肉放松。指導患者學習深呼吸放松法和想象放松法的技巧,使患者達到情緒穩(wěn)定,提高治療信心[8]。深呼吸放松法就是指導患者排除雜念,雙目微閉,慢慢的吸足氣(腹部鼓起來)稍微閉一下,用口鼻同時將氣從腹部慢慢地自然地吐出來(腹部癟下去),睜眼恢復原狀。緊張時進行呼吸2~3次,可以起到放松的作用。在漸進性放松的基礎上進行意象性的想象,如想象愉快的情緒、美麗的自然環(huán)境,引導患者回憶自己經歷過的最愉快的事、自己體內的免疫細胞正在摧毀癌細胞等,使患者情緒穩(wěn)定,增強治療效果。
對家屬心理輔導:主要采用支持療法和認識方法,讓家屬以積極的心態(tài)和行為及有關情感支持來關心安慰患者。
所有數(shù)據(jù)應用SPSS 13.0軟件完成統(tǒng)計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2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干預前2組的焦慮抑郁得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2組焦慮抑郁得分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隨著醫(yī)學模式的轉變以及整體護理在手術室的實施,手術室的工作內容從單純的疾病手術配合轉移到以患者為中心的給予患者生理和心理兩方面的護理援助[9-10]。手術是一種嚴重的心理、生理應激,焦慮、恐懼、抑郁是患者普遍的心理狀態(tài),不良的情緒不僅對患者的神經系統(tǒng)、內分泌系統(tǒng)及循環(huán)學系統(tǒng)造成干擾,而且影響手術、麻醉和治療效果[11-13]。
表1 干預前后2組焦慮抑郁得分比較( ±s)
表1 干預前后2組焦慮抑郁得分比較( ±s)
與對照組比較,*P>0.05,**P<0.05
干預前 干預后組別 例數(shù)焦慮 抑郁 焦慮 抑郁干預組 25 45.67±3.21* 45.68±3.27* 43.68±3.16** 42.78±2.56**對照組 25 44.88±2.34 44.74±2.81 45.45±2.77 44.30±2.48
乳腺癌患者普遍存在明顯的情緒障礙,焦慮、抑郁是乳腺癌患者最常見的情緒反應[14-16]。乳腺癌患者思想負擔重,情緒消沉,擔心手術導致患者的形體嚴重毀損,而且對患者的心理、家庭社會生活帶來嚴重的影響,因此,手術效果、預后情況、術后注意點在護理干預過程中都有針對性的涉及。所以治療不僅局限于生理方面,而應對其心理問題給予足夠的重視,避免有些患者入手術室由于過分緊張而使心率加快、血壓上升,且難以控制,導致手術無法順利進行。為使護理干預達到效果,護士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充實自己,主動去解析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同時要將醫(yī)學、心理學及社會知識綜合運用到護理實踐中,滿足患者需求,減少并發(fā)癥[17-19]。
本研究所采用的是在整體醫(yī)學模式理論指導下,綜合運用各種心理干預方法的有效成分,以心理支持為基礎,將應激處理、健康教育與應對技巧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的綜合性心理干預方法。針對每例患者的不同情況,提供詳細的與健康教育有關的信息,通過交流了解患者的不正確的觀點,教會患者正確的應對方式、應對技巧,充分調動患者的支持資源,降低患者的焦慮和抑郁等負性情緒,增強應激能力和免疫力,提高生存質量和生存率。本院自施行護理干預以來,患者對手術的認識及信心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同時尊重并理解患者的感受,開導鼓勵患者,取得患者配合,使患者處于接受、配合治療的最佳狀態(tài),減少了并發(fā)癥和病死率。
[1]歐陽晶.乳腺癌患者乳房保健知識的認知調查及護理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4,19(12):32.
[2]陳國平,夏立平,翁 陽.乳腺癌90例臨床與病理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9,15(2):151.
[3]蔣 午.早期乳腺癌保乳手術26例分析[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8,14(6):661.
[4]王振英,郭 梅,李淑瑛.擇期手術患者應激反應心理干預效果評價[J].護理學雜志,2004,19(8):9.
[5]潘 霞,方建武.術前護理干預對手術患者焦慮情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4,19(18):13.
[6]郭蘭青.乳腺癌患者生活質量影響因素[J].新鄉(xiāng)醫(yī)學院學報,2008,25(6):637.
[7]張作記.行為醫(yī)學量表手冊[J].中國行為醫(yī)學科學,2001,10(特刊):124.
[8]邢乃玲.心理干預對子宮頸癌患者因手術期焦慮抑郁狀況效果評價[J].臨床心身疾病雜志,2007,13(5):435.
[9]楊黎星.舒適護理在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J].實用護理雜志,2003,19(4):4.
[10]勇琴歌,陳 佳.護理干預降低電子腸鏡電灼術患者焦慮的對照研究[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8,11(6):617.
[11]王方群.護理干預對眼科手術患者心理狀態(tài)影響的研究[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9,25(17):45.
[12]蔣鳳梅.舌癌切除術前綜合性干預對術后舒適度和并發(fā)癥的效果評價[J].海南醫(yī)學院學報,2009,15(10):1323.
[13]黃盈碧,徐 潔.腹腔鏡子宮全切術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J].中國臨床保健雜志,2009,12(6):653.
[14]Fobair P,Koopman C,Dimiceli S,et al.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Lesbians with primary breast cancer[J].Psycho-oncology,2002,11(5):427.
[15]陳永俠,劉桂花,白 茹.乳腺癌根治術后自我形象紊亂的調查及護理[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8,33(3):360.
[16]Neises M,Ditz S,Scheck T,et al.Consenting and declining patients for an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breast cancer surgery differ in term of quality of life,coping and immunological functional assays[J].Zentralbl Gynakol,2001,123(1):27.
[17]陳永俠,楊秀木,況靜英,等.乳腺癌手術患者焦慮抑郁狀況及相關因素分析[J].蚌埠醫(yī)學院學報,2009,34(9):840.
[18]梁艷嬌.功能康復及心理干預在下肢骨折內固定術圍手術期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護理版),2008,4(3):58.
[19]卜 玲.術前護理干預措施對婦科手術患者術中多參數(shù)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yī)藥雜志(護理版),2008,4(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