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國風
黃土高坡育心智
在新疆藝術(shù)界,認識魏寶山的人大都知道他是位資深記者、書畫評論員,十幾年來采寫了大量的書畫新聞和藝術(shù)評論,在國內(nèi)外眾多媒體刊發(fā),許多愛好書畫和收藏的人,就是通過他的文章,了解了新疆書畫家和獨具特色的新疆書畫。其實,魏寶山還是一位很年輕的書畫家,他的書法寫得不錯,風格獨特的國畫《哈密瓜》系列也很受周圍朋友們的喜歡,只是他不事張揚,做人低調(diào),才鮮為他人知曉。他說,自己在書法、繪畫方面還是個“小學(xué)生”,還需要加倍努力!
早在四五歲的時候,寫一手好字的父親就嚴格要求他練習書畫;七八歲的時候,父親就鼓勵他為左鄰右舍、鄉(xiāng)里鄉(xiāng)親們寫春聯(lián)。加上學(xué)習成績優(yōu)秀,又喜歡助人為樂,方圓幾十里的人都知道“魏家出了個小秀才”。
魏寶山的童年時光是在充滿詩情畫意的田園風光中度過的:院子里爭奇斗艷的鮮花,房前翠綠的樹林莊稼,村口歡快流淌的小河,屋后望不到頭的黃土高坡和坡上星星點點的牛群、羊群……滋潤著他幼小的心靈,開啟了他藝術(shù)的夢想。從小學(xué)、中學(xué),后來到新疆上大學(xué),他寫字、畫畫的腳步一刻也不曾停止。因為寫一手漂亮的字,又擅長畫畫,大學(xué)畢業(yè)后,他被破格分配到一家媒體工作。
天山腳下展才藝
記者的職業(yè)讓他從此有了接觸書畫名家的機會,而每一次采訪、寫稿,就是一次學(xué)習書畫理論、開闊藝術(shù)視野的機會。加上工作之余不間斷地練習書畫,魏寶山的寫作能力和書畫水平在相互促進中一天天提高。他視每一個被采訪的書畫名家為老師,虛心向他們請教,潛心向他們學(xué)習。
新疆不僅因絲綢之路而聞名,而且以瓜果之鄉(xiāng)著稱,“吐魯番的葡萄,哈密的瓜”那膾灸人口的新疆民謠,更是世人皆知。新疆因擁有人物、山水、瓜果三大獨具魅力的繪畫資源而被譽為“藝術(shù)的金礦”。新疆的畫家大多以人物、山水為創(chuàng)作的主要題材,花鳥畫家人數(shù)少,力量也比較薄弱?!凹热皇桥e世聞名的瓜果之鄉(xiāng),就應(yīng)該有更多的人用畫筆去記錄它、表現(xiàn)它、宣傳它、贊美它!”在田園生活中長大、對田園生活有特殊感情的他,選擇了新疆瓜果,尤其是哈密瓜作為自己創(chuàng)作的題材。
新疆是哈密瓜的原產(chǎn)地,由于獨特的自然、氣候條件,哈密瓜的品種多達30多種,且形態(tài)各異,色澤不同,風味有別。但中國繪畫史上沒有任何的記載,直到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新疆著名國畫家王世昌才將這西域珍品搬進畫中,哈密瓜也由此開始登入藝術(shù)的殿堂。
在學(xué)習、借鑒王世昌瓜果畫的基礎(chǔ)上,魏寶山進一步探索實踐,尋找自己的藝術(shù)之路。為了畫好哈密瓜,他查閱了大量的書籍,了解哈密瓜的栽培歷史、生長習性和繁殖情況,并一次次深入鄯善、哈密、伽師、和田、五家渠等盛產(chǎn)哈密瓜的地方采風寫生,觀察、記錄瓜的色澤紋路、花形葉狀。從瓜園到案頭,他反復(fù)地探索,力求用最恰當、最適合的方式表達自己胸中的意象。在他家的畫案、餐桌、茶幾上,常常能看到從全疆各地精心選購來的哈密瓜,這些體形美觀、色澤靚麗、瓜紋獨特、令人饞涎欲滴的瓜中精品是他畫畫的“模特”,也是他親密的朋友和創(chuàng)作的動力。他熱愛它們,一次次用心和手撫摸它們,一遍遍用真情和畫筆表現(xiàn)它們。
他畫的哈密瓜綠如翡翠、黃如金,惟妙惟肖,飽含旺盛的生命與力量,寄托著生活的幸福與甜蜜,返璞歸真,大俗大雅,被賦予了深邃的人生哲理。以他的新作《醉秋風》為例,一大一小、一翠綠一金黃兩個哈密瓜被擺放在庭院葡萄架下的小地毯上,瓜秧還未脫落,瓜的水分充盈、色澤鮮嫩、飽滿成熟;瓜紋神奇自然,似游蛇、似波浪、似網(wǎng)絡(luò)、似孩子開心嬉笑的嘴巴,述說著春天開花結(jié)果、秋天喜獲豐收的美好故事;近處是兩個熟透的石榴和兩個新疆特有的馕,哈密瓜的雍容福貴、厚實自然被襯托得躍然紙上;遠處擺放著一個古色古香的巴基斯坦湯瓶,西域葡萄美酒的淳香已從瓶口飄然而出,期待著遠方的客人慢慢品嘗,盡情暢飲……欣賞著這幅新疆特色濃郁的瓜果畫,聆聽著動人的新疆民歌:“遠方的親人來作客,請你嘗一塊哈密瓜,這里的人們最好客,這里的美酒香天下……”誦讀“昔曰皇朝進貢物,今入尋常百姓家”的詩句,使人自然聯(lián)想到數(shù)百年前,康熙皇帝首次品味這西域奇珍的喜悅與愜意以及今曰平常百姓享用它的開心與甜密。
《瓜果之鄉(xiāng)》、《甜甜蜜蜜》、《醉秋風》……魏寶山的一幅幅畫作及自作詩“西域多珍品,哈密瓜最甜;暢游新絲路,此物最相思”,寄托著他對生命的熱愛、對自然的崇拜、對幸福甜蜜生活的美好祈愿。許多新疆本地人和外地游客都喜歡求他一幅《哈密瓜》懸之廳室,欣賞著藝術(shù),品嘗著“哈密瓜”的甜蜜,體味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深厚的內(nèi)涵,感悟著歷史、事業(yè)、家庭、人生,誰不覺得今天的生活很甜蜜、很幸福呢?
畫是感情的結(jié)晶,感情是畫的靈魂。瓜果之鄉(xiāng)——新疆賦予魏寶山取之不盡的激情和夢想,他用文字向國內(nèi)外宣揚獨具魅力的新疆書畫藝術(shù)的同時,也用畫筆不斷圖解著哈密瓜的美,一種厚拙、歡快、甜蜜、幸福的美,告訴人們:“新疆是個好地方,天山南北瓜果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