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紅光 韋林峰
近年來,融水苗族自治縣教育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對教師的培訓力度,使教師的綜合素質不斷得到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不斷得到提升。2009年高考,融水中學一本、二本及??粕暇€率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縣二中二本、??粕暇€率及上線人數均為歷年之最;2009年中考,全縣參考學生考取A+等級47人,比去年翻了一番;小學基礎教育和學前教育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然而,我縣中小學教師存在“三化”現象,即小學教師“老齡化”—全縣小學教師平均年齡47歲,初中教師“非專業(yè)化”——僅從小學抽調到初中上課的非專業(yè)教師就有195人,占初中教師的23.16%,高中教師“年輕化”——由于大量優(yōu)秀教師調往經濟發(fā)達地區(qū)學校。造成高中教師緊缺,我縣不得不從初中調部分年輕教師到高中任教,同時,近三年從大學畢業(yè)生中新招67名高中教師。使高中教師的平均年齡降至3l歲,非經驗型教師占了60%以上。教師“三化”問題突出,嚴重制約了我縣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
為全面了解全縣教育工作情況,縣教育局組織局班子成員和部分股室領導深入全縣20個鄉(xiāng)鎮(zhèn)各級學校,對當前教育的重點、熱點問題進行調研。在調研過程中,學校管理、校長建設、師資結構三大問題逐步成為調研人員最關注的焦點。經過調研,大家一致認為:加大師資培訓力度,致力提高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已刻不容緩!
一、多層次多形式培訓,致力提高干部和教師隊伍素質
1.從抓局機關干部培訓入手,拉開師資培訓序幕
首先,出臺《融水苗族自治縣教育局政治業(yè)務學習工作制度》,規(guī)定每個星期的星期五下午為全局干部集中學習時間;干部每個工作日要抽出至少40分鐘的時間進行自學,每年要完成至少兩篇以上的業(yè)務論文和兩篇理論學習心得體會。
其次,加強對干部現代化辦公能力的培訓。2009年9月21-23日,組織局機關20位同志參加了市教育局舉辦的“中小學管理培訓班”培訓;2009年11月20-22日、12月12-16日,組織局機關15位同志參加了教育廳舉辦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員培訓班”培訓。
2.深入開展“校長素質提升工程”,致力校長建設
2009年,我縣先后選派9名中小學校長到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參加培訓,與國家級教育專家零距離接觸,大大提升了他們的教育和管理素養(yǎng);同時,以網絡學習為平臺,使334名學校管理者和部分教師有機會參加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校長遠程網絡培訓。通過培訓,學員們接觸到了最新的教育資訊,轉變了教育觀念,完善了知識結構。在工作中,他們注意了工作的“過程與藝術”,善于“科學性”地處理問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3.借助中英項目平臺,加強教師培訓工作
2007~2009年,融水苗族自治縣教育局共選派79位同志參加國家、自治區(qū)舉辦的15期中英西南基礎教育項目縣級專家培訓,為大面積開展教師培訓打下了基礎;同時,結合中英西南基礎教育項目,開展大面積教師培訓。三年共舉辦以“參與式教學和教育公平”為主要內容的培訓班325期,受訓教師4990人次,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百分之百參加了培訓。
4.培訓工作向農村學校傾斜
一是培訓工作側重于農村教師。僅“參與式教學和教育公平”一項的培訓,村校、教學點的教師就占80%以上;二是培訓后重視對農村教育的調研與跟蹤。為使參與式教學有效運用到各村校,在局班子的倡導和直接參與下,全縣各鄉(xiāng)鎮(zhèn)中小學校有序開展各類教研教學活動,掀起了抓質量、抓教研的熱潮。
二、注重培訓結果檢閱,教學質量穩(wěn)中有升
1.舉辦參與式教學競賽交流活動
2009年12月,融水苗族自治縣自下而上舉行了“中小學中英項目‘參與式教學競賽交流活動”。對教師培訓工作進行一次大閱兵。各鄉(xiāng)鎮(zhèn)在預賽的基礎上選派最強選手參加全縣決賽。比賽中,教師們合理滲透新課改思想,認真踐行了共同參與、主動學習、合作探究的有效教學新方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鄉(xiāng)村教師在競賽交流中大顯身手,其中來自大年、拱洞、滾貝等邊遠鄉(xiāng)村的7名選手獲得一等獎,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績。
2.舉辦教師專業(yè)知識考試
2009年12月底,我縣首次舉行全縣性的教師專業(yè)知識考試,全縣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教師3431人參加了考試??荚囯m考專業(yè)基礎知識,但更注重對培訓后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考查。通過考試,進一步調動了全體教師學習專業(yè)知識、管理知識的積極性,使教師的綜合素質不斷得到提高。
通過開展多形式培訓教師,我縣教育工作有序推進,進展順利,成效明顯。今后,我們將繼續(xù)結合我縣實際,開展多形式培訓教師工作。全面提高我縣的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我縣辦學水平,譜寫我縣教育發(fā)展新篇章。
(責編藍能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