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Article_葛 嵐
十年前,回到這個城市時,我曾經(jīng)是一百個不情愿。
十年后,生活在這個城市里,我有滋有味地體味著幸福。
我居住在一個小城市,這兒交通便利,離熱鬧的省城只有80公里。十年前,當我大學畢業(yè)時,也曾像今天的“蟻族”一樣,渴望在繁華的大城市里為夢想打拼??墒亲鳛榧抑械莫毶?,在親情的“召喚”下我不得不離開了夢想中的城市。那時的新鄉(xiāng)還只是一個死氣沉沉的小城,在近幾年中部崛起的帶動下,小城迅速發(fā)展為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十年里,我在這里戀愛、結婚、生子、買房,努力工作,用心生活,暑來寒往,越來越體會到生活在小城里的幸福。
我喜歡這個城市,因為她讓我愜意地生活。每天早上,我不需要像大城市的人們那樣早早起床,趕著擁擠的交通,行色匆忙地去上班。先生開著私家車,我們可以一路談笑風生地送寶貝女兒去上學。小城的交通暢通無阻,視野開闊,讓人的心情也變得平和舒暢。工作幾年,我們買了自己的房子,第二套房子也在計劃之中。每月的工資足以讓我們在物價并不高的小城市過上小康生活,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每年我們都有出國旅游的安排,逢年過節(jié),我們還可以大方地孝敬老人,幸福的感覺充滿心頭。
我喜歡這個城市,因為她讓我總是在親情中包圍。我的婆家娘家,我的遠近親戚,我的老師同學,我的閨中好友,都生活在這個小城。每個周末,我都要和先生孩子回老人家吃飯,當我們?nèi)齻€人唧唧喳喳地搶著將一周來的所見所聞匯報給老人時,我看到了抽著煙的父親眼中充盈的滿足。不僅如此,從女兒學校的老師,到醫(yī)院看病的醫(yī)生,但凡我要辦事的地方,無論是沾親帶故還是拐彎抹角都會有自己的熟人或朋友。就連經(jīng)常開車路過的十字街頭,也會有高中同學在交警的崗位上指揮著交通。在這個城市中,我感覺不到孤單,因為總有自己熟悉的、愛的人在身邊,這種安全感,這種濃濃的“人情味”,即使走在小城冬夜的街頭,心里也是暖暖的。
我喜歡這個城市,因為她讓我擁有自己熱愛的事業(yè)。我是電力職工的后代,年少的我曾經(jīng)陪伴著電建企業(yè)的父母走過安陽電廠、焦作電廠、新鄉(xiāng)火電廠。大學學成歸來,當父親把我送進企業(yè)大門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覺自己早已是這個家族的一員,因為我的血脈中正流淌著涓涓不息的“電力”血液。同在一個家屬院里,單位的領導對待我們就好像自家的晚輩一樣寄予厚望、用心培養(yǎng)。我們也在全力以赴去證明——我們是值得信賴和托付的一代。
大城市就像一個華麗的夢,我曾經(jīng)也有過虛榮的時候。就像《蝸居》中的海萍勸妹妹不要回老家時那樣:“你家有大型博物館嗎?你家有音樂會嗎?……什么都沒有,那家還有什么好的?”當年,我在心底也有過類似的掙扎。可是現(xiàn)在我越來越感覺到父親當年的英明。如果當年不是父親的武斷之舉,也許現(xiàn)在的我還在大城市里辛苦地打拼?!爸挥写蟪鞘胁拍軐崿F(xiàn)自己的價值”、“去大城市才有好前途”其實是社會上的一種普遍認識,是中國社會千百年來功利性一面的集中體現(xiàn)。人們往往喜歡自己的下一代學有所成光宗耀祖,卻忘了自己最需要的是什么?曾經(jīng)有人虛榮地炫耀,我大兒子在美國,二兒子在北京,我教子多么有方??墒钱斃蟽煽谛斡肮铝愕叵嘁罏榘闀r,也許他會更羨慕身邊兒孫繞膝的鄰居。
“如果我的生活像一卷錄影帶,我一定要找到我22歲時的那段帶子,我一定要重新播一遍,那時候我就會選擇和我的愛人,回到老家,買一套不大的小房子和我的孩子,我的爸爸媽媽在一起,安安穩(wěn)穩(wěn)地過日子,可能那種生活才是我想要的,就像電影里的慢鏡頭一樣那么簡單?!边@是海萍的一段肺腑之言。的確,其實真正對你重要的東西,讓你活得豐潤的東西,也許不是只有大城市才能給你。愛上這個城市,守在父母的身邊,把我們的家鄉(xiāng)建設得更美好,我想這才是人生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