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青海玉樹不幸發(fā)生地震,帶走了2220條生命和難以估量的財產損失。那么,玉樹地震是怎么來的呢?
國家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徐錫偉作了解釋——
玉樹這個地方發(fā)生地震并不稀奇。位于青藏高原東北緣、四川西部地區(qū)的鮮水河斷裂帶,在它的北西段與甘孜—玉樹走向斷裂帶相連,中間有一個拉分區(qū)。從地質構造看,這里正好處于巴彥喀拉—羌塘塊體與金沙江縫合帶之間,一直以來都是地震活動較頻繁地帶。歷史上曾發(fā)生過的大地震有,1786年四川康定7級地震、1816年爐霍7級和1973年爐霍7.6級大地震等。
如果說這次地震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有一定關聯(lián),那是因為巴彥喀拉塊體通過甘孜—玉樹斷裂帶和鮮水河斷裂帶,向東南方向運動,在龍門山受阻?,F(xiàn)在看來,汶川地震所帶來的地殼運動在未來的一段時間內還存在不確定性。
對地震帶的分析可以讓我們大致判斷出哪里是損毀最嚴重的地方,從而為指揮救災提供寶貴信息。汶川大地震最大的兩塊位移發(fā)生在映秀鎮(zhèn)以北和北川縣城以北,經過這兩個地方后能量迅速衰減,所以這里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qū)。這次玉樹地震,現(xiàn)在通過野外考察發(fā)現(xiàn)它的斷裂帶長達20公里,從西北延伸到東南,終點在結古鎮(zhèn)的賽馬場,所以那個地方房屋倒塌比較嚴重。
汶川地震持續(xù)了120秒,這是一個非常長的釋放時間。這一年多我們通過對它的數(shù)據(jù)分析,發(fā)現(xiàn)這相當于將兩次7.5級大地震的組合起來,而玉樹地震只持續(xù)了20多秒,屬于比較正常的時間。另外,汶川地震屬于裂沖運動,至少有兩條逆沖斷裂同時發(fā)生了擠壓,一側抬高,一側降低,在局部地點(如映秀和北川)所造成的損傷時毀滅性的。而玉樹地震屬于正常的左旋水平運動,相當于讓大地順時針轉動了一定的弧度,雖然這樣的破壞力相對較小,但所波及的地區(qū)就會是一條更狹長的地帶。這也是為什么這次房屋倒塌雖然不集中但范圍很廣的原因。
其實,在這次7.1級地震到來兩個多小時之前,當?shù)卦l(fā)生了一次4.7級地震,震感已經比較明顯。事后很多人質問,為什么不馬上做出預警?但憑借我們現(xiàn)在的探測技術,還不能判斷出哪些地震屬于前震,哪些地震屬于主震。尤其是在地震帶比較活躍的地區(qū),每年都會發(fā)生4級以上中強度的地震幾百次,如果發(fā)生一次有震感的小地震就馬上預報大地震要來,誤報率將會高出幾百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