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醉梧桐
近代大草書家于右任是國民黨的元老,曾出任國民政府監(jiān)察院院長。于老先生曾親手寫了一張“不可隨處小便”的告示,讓秘書貼在監(jiān)察院墻旮旯處。不一會兒,告示便不翼而飛。原來是于老先生的字太漂亮了,而且他老人家從不輕易寫字送人,有書法愛好者便揭此字幅來滿足自己的收藏欲望。這幾個字雖好看,內(nèi)容卻目不忍睹。幸虧此人聰明絕頂,他把條幅裁成七塊,將字序重新排列,改成了“小處不可隨便”,并且請人裝裱好,高掛居室,即變成了一條頗為嚴肅、妙不可言的警世箴言。
小處不可隨便,生活上是這樣,工作、創(chuàng)業(yè)、做人、處世何嘗不是如此?小處往往蘊涵著機遇,潛伏著財富,透射著希望。
誰發(fā)明了電話?大家公認的是貝爾,他是在1876年2月14日在美國專利局申請了電話專利權(quán)。其實,當時愛迪生也在搞這項實驗,申請專利時因為關(guān)鍵部位的一顆螺釘松動導致敗北,而貝爾把設備中炭送話器中的一個可調(diào)電容的定位螺釘比愛迪生多擰進了半圈,結(jié)果卻出現(xiàn)天壤之別:貝爾的電話語音清晰明了被授予專利,而愛迪生的設備因聲音信號斷續(xù)不清,結(jié)果沒有被受理。此外,橡皮鉛筆的專利擁有者律蒲曼也是因為將橡皮用薄鐵皮片包在鉛筆的一端,然后申請了專利,由一個窮光蛋成為百萬富翁。
美國人阿基伯特是美國石油公司的一個小職員,他有一個習慣,每次簽單時會習慣性地寫下這樣一行字:每桶4美元的美國標準石油。這件事被董事長“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知道后,在和阿基伯特進行一次深談之后,做出了一個驚人之舉:將阿基伯特直接任命為下一任的董事長。原來,小處可以助你成就事業(yè)。
看到過浙江義烏市宣傳自己小商品的廣告,廣告詞是:小商品的海洋,購物者的天堂。義烏到處都是“螞蟻商人”,一個膠卷賺1毛,一個打火機賺5厘,一只吸管賺8毫,義烏人首倡“一分錢打天下”,店鋪遍地開花,富翁滿街皆是。那個一只吸管賺8毫錢的企業(yè),有30位億萬富翁;那個一個膠卷堅持只賺1毛的普通婦女,小學文化,如今身家已有800萬??磥?小處也可以和財富畫上等號。
小處豈可隨便?在小處把握機遇,從小處實現(xiàn)夢想,從小處走向卓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