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云鵬
在傳統(tǒng)詩詞中,有一種意象,可望而不可及,若即若離傷感、哀婉、悵惘、迷茫、朦朧、憂傷,纏綿不已。它,不是奔騰的大川,而是吹皺一池春水;它,不是巍峨的高山,而是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它,不是霜寒中的松柏,而是梧桐更兼細(xì)雨……
然而如果你深讀下去,一幕幕驚濤駭浪般震撼人心的悲劇正在上演,一首首黃鐘大呂般氣勢恢宏的旋律正在奏響……
它,是伊人意象。伊人并非女人,而是戀人、情人、愛人、知己,甚至超越,是有一刻,“弱水三千,我獨取一瓢飲”的風(fēng)情和決絕。
伊人意象,不是《蒹葭》最早,而是《蒹葭》最伊人。
一
“蒹葭蒼蒼,自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有解釋說:在一個深秋凄清的早晨,水邊墨綠的蘆葦沾滿了潔白晶瑩的霜花,詩人踏著濃霜而來,佇立河邊,凝神“伊人”的一方,惆悵不已!一忽兒逆水而上,但因道險路長,不易找到;一忽兒順?biāo)?,卻又仿佛在那水中央。一幅可望而不可及的景象,使“伊人”高潔、美好的形象呈現(xiàn)在讀者眼前,同時也透露著一種企慕、惆悵和難言之情?!?。
事實上,傳統(tǒng)詩詞中始終貫穿著一種“伊人意象”。
當(dāng)我們讀到元稹“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當(dāng)我們讀到李商隱“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畫樓西畔桂堂東?!?;
當(dāng)我們讀到李煜“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當(dāng)我們讀到柳永“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當(dāng)我們讀到辛棄疾“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薄?/p>
在慨嘆詞句清麗、傾國傾城的千古絕唱時,它們的背后不都隱藏著“伊人意象”嗎?
或許有過從一而終的堅守,或許有過一次美麗的邂逅?;蛟S有過一次傷感的重逢,或許有過一次精彩的碰撞,或許有過一次無奈的分離……
情感的漩渦,使他們進(jìn)入了飛蛾撲火、激情燃燒的日子,“伊人意象”隨感而發(fā)。
那段依依不舍的戀戀風(fēng)情,使他們將滿懷的惆悵和嘆息,煉成了“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的絕美文字。
這是鳳凰涅槃的過程。
二
所以,當(dāng)我們讀著這些詞句清麗、傾國傾城的文字時,怎么能不想到隱含在它們背后的“伊人意象”,以及凄美到了骨子里的憂傷往事呢?
從詩詞里看,他們對那段經(jīng)歷隱藏的極為深沉,我們閱讀時,如果沒有深入地思考,很難體會到他們痛苦的底蘊,而只是溫醉于詞句的清麗了。他們深怕傷害她們,所以將痛苦,函封在心里,即使帶著傷痕。
他們并不想占有她們,他們比誰都更想讓她們快樂。其實,她們在他們眼中只是一種意象,那段共同經(jīng)歷的意象,不過經(jīng)歷恰好發(fā)生在她們身上,起先,他們可能從來沒有注意到她們。
歷史是幸運的,我們是幸運的,因為那一次,因為他們的痛苦和煎熬,從而留給了我們璀璨奪目的精神世界。賞析到這種底蘊,是對他們與她們的最好告慰。
留諸記載的有陸游的情感經(jīng)歷,這位以“死去原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倍婪徘Ч诺脑娙?,其愛情悲劇遠(yuǎn)邁《羅密歐與朱麗葉》。
先看陸游的《釵頭鳳》:
紅穌手,黃藤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fēng)惡,歡情薄。一杯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澠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再看唐婉的《釵頭鳳》: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曉風(fēng)干,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渾常似秋千索。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可以說,兩人詞中都有催人淚下的“伊人意象”,而似乎后者更勝前者。歷史,沒有記載陸游是如何走出陰影的,我想,那肯定是一個痛苦到無以復(fù)加的過程。
三
想到這里,也就明白了“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是啊,愛一個人,就忘掉她吧,只要她好好活在這個世界上。
然而,造化弄人,冥冥之中仿佛安排好似的,千百年來,不著痕跡的導(dǎo)演著一場場人間悲劇。
唐崔護(hù)的《題都城南莊》也有著濃濃的伊人意象: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fēng)。
詩雖以“笑”結(jié)尾,但暗對著詩人的潸然淚下,令人悵惘之余,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細(xì)細(xì)讀來,全詩的悲喜對比太強烈了,令人有眩暈的感覺。試想“人面桃花相映紅”,是一種什么樣的妖嬈圖景!?一讀之下,強烈的視覺沖擊撲面而來。我想,詩人當(dāng)時的胸中肯定有熊熊燃燒的感覺。
令人嘆息的是,詩人特意在今年的今日,重訪舊地,不想物是人非,沒有伊人的一點訊息,令人不覺有天上人間之感,遙想之下,不忍再讀,正是“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dāng)時已惘然?!薄?/p>
不知為什么,我更喜歡李商隱《錦瑟》中的“滄海月明珠有淚,藍(lán)田日暖玉生煙?!?,這分明是描寫明珠美玉般的伊人。詞句鬼斧神工、麗質(zhì)天成,非人間氣象。也只有這樣的伊人,才配得上詩中的最后一句,全詩的意思也會豁然開朗,從而走出紛紜的歧義。
李商隱的《無題》之“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約成于唐會昌年間,詩中描寫他在一個美好的夜晚,參加了一場華麗豪貴的宴會,邂逅了一位彼此心儀的女子。但到了上班時間,他不得不匆匆離去?!吧頍o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笔呛笫纻黜灥拿?,但我覺得“昨夜星辰昨夜風(fēng)”更加彌漫著悵惘、感傷、留戀的思情意緒,伊人意象如美酒般清醇濃郁。
四
傳統(tǒng)詩詞中伊人意象的最高峰是李煜的小令。不論其前期綺麗柔靡的花間詞,還是后來泣盡以血的滄桑語,都真正做到了整首詞一氣呵成,文字簡潔普通,卻無絲毫人工痕跡,而且將伊人意象由兒女之思發(fā)揚至家國之悲,實現(xiàn)了詞境界的一大飛躍。其詞句之清麗、音韻之和諧、感懷之悲壯、境界之深遠(yuǎn),空前絕后,傾國傾城,令人驚為天人,嘆為觀止,不愧為千古詞壇之南面王。
且看看他將伊人意象由兒女之思發(fā)揚至家國之悲的幾首代表作:
《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fēng),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yīng)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鳥夜啼》:
林花謝了春紅,太匆匆,無奈朝來寒雨晚來風(fēng)。
胭脂淚,相留醉,幾時重。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
《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浪淘沙》: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幾首詞中的意象都是其故國,也即是南唐,但對故國之思純以對伊人之思的口吻寫就。在他眼中,故國如同一去不復(fù)返的伊人一樣,令他魂牽夢縈、泣盡以血。因而王國維《人間詞話》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笔亲钣型跽唢L(fēng)范的詞句,可無
奈被“鎖”清秋,暗示著詞人末代皇帝的囚徒身份?!凹舨粩啵磉€亂,是離愁?!睆浡鴮蕠钏技姺薄⒗p繞難解、“視喬木兮故里,決北梁兮永辭”的復(fù)雜意緒。
從表面看,全詞表達(dá)著一種內(nèi)心深處難以言傳、惆悵迷茫的伊人意象,無一字語及故國,純粹是一首情詞。然而,當(dāng)我們了解了詞的背景和詞人的身份,就會明白這是以兒女之思狀家國之悲的巔峰之作,在這里伊人意象有了質(zhì)的飛躍,從而開創(chuàng)性的發(fā)展了詞的表現(xiàn)能力和藝術(shù)境界。
在這首白描寫意滿懷心事無人訴說、也無法訴說的背后,詞人的內(nèi)心是不是不停的滴血?亡國之痛、軟禁生活是一種什么樣的痛苦和難堪,但在詞人這里都化作了沉著濃郁……
五
有記載,李煜死于“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這句詞。在這首交織圓融著春花秋月、小樓東風(fēng)、故國月明、雕欄玉砌、春水東流諸般意象的詞中,亡國之恨與人生無常的無限感慨高度統(tǒng)一在回首往事中,從而滲透著一江春水向東流的人生感悟,充沛的情感奔流翻滾、無窮無盡,淋漓盡致的表達(dá)了伊人意象所深刻體驗的人生悲劇,引起了千百年來無數(shù)心靈的震撼和共鳴。
寫到這里,隱約覺著一代文運有關(guān)一代國運,抑或一代國運有關(guān)一代文運。
我將此稱為詩詞定律。
詩以雄渾見長,詞以婉約致勝。在填詞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其韻律格式使你在選詞時清麗婉約起來,而在寫詩時其韻律格式往往使你在選詞時自覺豪邁起來。事實也是如此,唐詩再婉約也透露著一種豪放,如果硬要婉約,便顯出扭捏來了;宋詞再豪放也透露著一種婉約,如果硬要豪放,便顯Ln粗陋來了。
詞的發(fā)展是商品社會高度發(fā)展的產(chǎn)物,有閑階級與休閑生活的高度發(fā)達(dá)使它迅速興盛起來。然而,當(dāng)整個社會沉溺于所謂的“小布爾喬亞的無病呻吟”時,沒有一點底層勞苦大眾的聲音,這個陰柔的社會已經(jīng)醉生夢死了。南唐便是這樣,當(dāng)五代更替于北方時,它正在享受著寧靜和繁華,南唐中主李璟的詞已經(jīng)很好了,到了李煜這里則登峰造極。宋滅南唐后,迅速南唐化,商品經(jīng)濟(jì)高度發(fā)達(dá),社會的文明繁華是當(dāng)時全世界的巔峰。社會的主要文學(xué)體裁和娛樂方式是并非弘揚主旋律的柳詞,它盛行于市井巷陌間,小資情調(diào)也達(dá)到了封建社會的最高峰。然而,南唐也好、北宋也罷,如同精致的瓷器,精美是精美到了極致,然而沉痛也到了極致。
唐,則不然,詩的雄渾與國力的昌盛互相輝映。像李白的《清平調(diào)·詞三首》這樣的作品不多見,尤其是初唐時期,那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已經(jīng)奠定了唐代文運的基調(diào)。況且“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fēng)拂檻露華濃?!薄ⅰ懊▋A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如同曇花一現(xiàn),便淹沒在胡山鐵騎下。
即使杜甫的五古《佳人》也不純粹是風(fēng)花雪月,而是充滿著濃厚的現(xiàn)實主義意味。它的主題是反映戰(zhàn)亂對人民所造成的痛苦與傷害。然而其中幾句,還是有著不可多得的伊人意象和生活哲理:“絕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全詩語句清新、立意高遠(yuǎn)、哲理深刻。佳人最后勇敢地與命運相抗?fàn)?,甘愿歸隱山林,幽居空谷,宛若山泉清者自清,過著遠(yuǎn)離塵世的淡泊生活,這簡直是唐代版的女權(quán)主義運動,讓人不禁產(chǎn)生了無處可尋、可望而不可及的浩嘆以及深深的欽佩之情。
六
以妻子為伊人意象的不多,宋詞豪放派大宗師蘇軾的《江城子·已卯正月三十日夜記夢》,以感人肺腑的筆觸,留下了令人唏噓不已的悼亡之歌: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yīng)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詞句不多,但蘇軾如同天才般的電影導(dǎo)演,在我們面前映出了一段段栩栩如生的畫面。讀起該詞時,仿佛詞中情景正發(fā)生在我們眼前。全詞意境悲涼蒼遠(yuǎn)、情真意切、凄楚哀婉。詞中的“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弊顬閭魃瘢讶碎g世無可奈何的感覺表達(dá)得淋漓盡致。
蘇軾之《飲湖上初晴后雨》中的伊人意象,是難得的充滿陽光和快樂的伊人意象: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歷來被解釋為懷念親人、期待團(tuán)圓的美好祝福,實際上是一種庸俗的誤解。雖然蘇軾標(biāo)注為“丙辰中秋,歡飲達(dá)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但也只是兼懷而已,不是主懷。
顯而易見,傳說中的嫦娥是詞中潛在的伊人意象,“我欲乘風(fēng)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令人恍惚看見月中仙子臨波河漢驚鴻影。她從廣寒飛來,流光所照,不分貴賤、貧富、生死,得意與失意、重逢與分離、歡樂與痛苦,“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雖然她也有陰晴圓缺,有悲歡離合,但每個人都能看到她,每個人都能擁有她,那么,你又有什么怨恨呢?“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啊,但愿你能好好活著,縱然遠(yuǎn)隔千山萬水也會天涯共此時。
皓月當(dāng)空、美人千里、孤高曠遠(yuǎn)、超凡脫俗,千載之下,深得我心。
同樣以民間傳說為素材,賦予神話伊人意象的還有秦觀的《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全詞一反歡樂苦短、無可奈何的傷感意緒,既沒有慨嘆會少離多,也沒有抒發(fā)脈脈相思,而是把堅貞不渝的愛情融入天長地久的時空流逝中。“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讓相愛的人們在分離中充滿了憧憬。在絕望中堅守著希望,在七夕清辰微渺的星空里,情人們因此而堅強。
為了“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钡妮x煌一刻,千百年來的漫漫長夜里,多少備受煎熬的心靈,如同即將干涸的田野渴求瞬間就會蒸發(fā)的露珠。如同即將沉溺的生命看著瞬間漂浮過身旁的稻草,有了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七
把伊人意象清麗婉約到極致的是詞中皇后李清照。
且看《一剪梅》的下闋:
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詞中無一處描寫作者的容貌。但誰又能否認(rèn)這是作者的自畫像呢?誰又能否認(rèn)這是自己所能想象的知性小女人的極致呢?誰又能否認(rèn)這是伊人意象所能婉約到的極致呢?
在所謂小資情調(diào)泛濫的今天,讀了這篇文字,誰又能否認(rèn)在九百年前的宋代,它已經(jīng)達(dá)到了極致和最高峰呢?
再看《醉花陰》的下闋: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fēng),人比黃花瘦。
詞句精致到了巔峰,想來想去,只能用“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眮硇稳菰u析它。
李清照的晚年是不幸的,但對詞壇來說卻是幸事,這一點類似于李煜。且看她晚年巔峰之作《聲聲慢》的前兩句和末兩句: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梧桐更兼細(xì)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
了得!
我們從詞中所能看到的,是她以尋常之語造清新之境的爐火純青:所不能看到的是她顛沛流離、孤苦伶仃、無依無靠、悲涼倉皇的凄凄慘慘戚戚……
因此,平凡的世界不需要在水一方的伊人意象。
伊人意象的產(chǎn)生,來自于異于常人的情感經(jīng)歷,惆悵迷惘、踟躕徘徊、痛苦煎熬、生離死別等等等等與它難舍難分。只有經(jīng)歷,才會思考;只有思考,才會深刻。司馬遷說:“《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jié),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保鸥σ舱f“文章憎命達(dá)”,誠哉斯言。
如同看情感劇時,感動、羨慕主人公們跌宕起伏、艱難坎坷、糾纏不清的愛情故事,幻想著這一切發(fā)生在自己身上,然而,當(dāng)一切來臨時,終于發(fā)現(xiàn),戲劇不是人生,戲劇是人生的童話,是想象中的童話世界。
然而,柳永的伊人意象卻穿梭于人生如戲和戲如人生之間。這是因為,他的一生都在“倚紅偎翠”、“淺斟低唱”中流逝。
《雨霖鈴》: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方留戀處,蘭舟催發(fā)。執(zhí)手相看淚眼,競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jié)。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此去經(jīng)年,應(yīng)是良辰好景虛設(shè)。便縱有千種風(fēng)情,更與何人說。
江淹《別賦》里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绷赖倪@首詞寫盡了此種況味,“從此不再有良辰美景賞心悅事,只有楊柳岸曉風(fēng)殘月伴我度過漫漫長夜?!?,真是“與子之別,思心徘徊。”。
柳永《蝶戀花》中最著名的兩句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边@樣的境界看似瀟灑,實則是一個忍受煎熬的過程:夜夜無眠、日日恍惚,卻無怨無悔……
八
在茫茫的精神世界里尋找伊人的眾生中,有一位堪比玄奘西行求法般虔誠的大丈夫——辛棄疾: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這一句,是傳統(tǒng)詩詞伊人意象的終結(jié)者,所以《青玉案·元夕》也成了傳統(tǒng)詩詞伊人意象的最后一座高峰。從此,這些隱藏著伊人意象的傳統(tǒng)詩詞成為了另一種意義上的伊人意象,我常?!疤ぶ鴿馑鴣?,佇立河邊,凝神‘伊人的一方,惆悵不已!”,每每讀罷,久久不能釋懷……
辛棄疾是幸運的,縱然尋她千百度,最后還是找到了,我想,那一刻,他們一定相視了許久,忽然露出了會心的微笑,然后緊緊相擁在一起……這就是傳說中的“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shù)?!卑?
同樣寫元宵的還有北宋歐陽修的《生查子》,然而,其伊人意象更具有悲劇意義:
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后。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不見去年人。淚濕春衫袖,,
全詞對比強烈,凸現(xiàn)了一位年輕女子因癡情而痛苦落寞的心情?!霸律狭翌^,人約黃昏后?!笔乔О倌陙砻恳晃簧倌晷闹凶钕蛲睦寺s,是每一位少女心中最閃耀的光芒之會。在情竇初開的日子里,平凡的世界,因此平添了許多溫馨。
寫到這里,有些戀戀不舍了,仿佛和艷光四射的伊人剛剛經(jīng)歷了一次刻骨銘心的約會,卻又不得不分手:如同經(jīng)歷了無比深廣的滄海、云蒸霞蔚的巫山,卻又不得不回到現(xiàn)實中來……
其實,“曾經(jīng)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钡囊寥艘庀?,一以貫之的底蘊在《鶯鶯傳》(又名《會真記》)中,深刻影響著元代王實甫的《西廂記》、清初孔尚任的《桃花扇》,到了曹雪芹這里,終于成就了煌煌巨制《紅樓夢》,就連它們的文字風(fēng)格都一模一樣。實際上,二十世紀(jì)八九十年代,港澳臺的流行樂曲和影視作品,金庸、古龍的武俠小說,那些風(fēng)尚流行、深入人心、風(fēng)起云涌的浪漫主義作品,如果你仔細(xì)品味,是不是都與傳統(tǒng)詩詞中的伊人意象有著千絲萬縷的一脈相承呢?甚者,莎士比亞的《羅密歐與朱麗葉》、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小仲馬的《茶花女》、勃朗特的《簡·愛》、安徒生的《海的女兒》、司湯達(dá)的《紅與黑》、托爾斯泰的《復(fù)活》與《安娜,卡列尼娜》以及格林童話里的《青蛙王子》、《灰姑娘》、《白雪公主》,克萊德曼的鋼琴曲,達(dá)·芬奇的《蒙娜麗莎的微笑》,帕克拉西黛爾的《斷臂維納斯》,等等等等,在這些精神世界里,伊人意象作為人類共有的最為璀璨奪目、麗絕華美、夢幻神奇、意境朦朧、色彩濃烈,像火一樣熊熊燃燒的精神追求,讓千百年來無數(shù)的人們“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薄?/p>
“還有什么不舍嗎?”,我無限留戀的回望了最后一眼,看著漸行漸遠(yuǎn)的伊人意象,就像《大話西游之仙履奇緣》中最后一刻的至尊寶,在《一生所愛》的淚水里,消失在了蕓蕓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