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瑞娟
(廣州市越秀區(qū)圖書館,廣東 廣州 510080)
用文化點亮視障讀者的生活,通過倡導“悅讀”理念來影響視障讀者的生活方式,讓“悅”和“讀”相伴,化閱讀為“悅讀”,使視障讀者樂于走進圖書館,并以人性化的閱讀氛圍、多姿多彩的興趣小組活動、多層次的技能培訓、多種媒介的文獻資源推介、多元的文化服務模式,滿足他們的“悅”讀心境和“悅”讀需求。
網(wǎng)絡資訊時代視障讀者選擇來圖書館讀書學習,多是被圖書館得天獨厚的館藏、舒適的環(huán)境、溫馨的氛圍等人性化的閱讀環(huán)境所吸引。圖書館閱讀環(huán)境中體現(xiàn)出的功能、科技與人文關懷交融的特色,使得為視障讀者文化服務的渠道和空間得以進一步拓展,更使得圖書館真正成為一處視障讀者“悅”讀的地方。
要讓視障讀者走進圖書館,首先便是讓他們有途可尋。公共圖書館內應具備完善的無障礙環(huán)境,導盲標識系統(tǒng)就是圖書館規(guī)范管理服務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視障讀者閱讀環(huán)境設計中不可或缺的服務設施。鋪設盲道將視障讀者引至閱覽室,樓梯或電梯間、衛(wèi)生間,甚至和館外的盲道連通;在館內安裝語音導盲系統(tǒng);在樓梯、衛(wèi)生間等處安裝緊急呼叫系統(tǒng);在電梯按鈕、呼叫按鈕等處增加盲文點字等,隨時能夠向視障讀者傳達出空間方位,為視障讀者來館查閱文獻資料、上網(wǎng)等自助學習做及時定位。一個暢通、安全的環(huán)境,不僅可以減少視障讀者的無助與焦慮,同時還可以讓視障讀者感受到一份溫馨和關愛,體現(xiàn)了圖書館的人文精神。
營造良好的“悅”讀環(huán)境是現(xiàn)代化圖書館為視障讀者提供優(yōu)質服務的重要前提,而室內功能及布局是“悅”讀環(huán)境設計的核心內容,它主要依賴于人性化的設計意蘊。首先要充分考慮視障讀者的特殊需要,減少不適應性,從室內功能及視障讀者的行為習慣上考慮布局,確定框架,根據(jù)視障讀者的心理需求進行空間的設計與分割。盡可能將多類資源統(tǒng)籌在一個大平面內,集盲文書庫、電子閱覽、音像資料等為一室,從視覺、聽覺、觸覺上滿足視障讀者的心理需求。這種開放式的布局模式為視障讀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使他們得一室而覽全貌,實現(xiàn)典藏與服務相結合,書庫與閱覽一體化的“人書合一”式的人性化服務,成為讀者“悅”讀、學習、休閑的重要場所。
圖書館的公益性服務和個性化服務,能最大限度地滿足視障讀者的“悅”讀需求,使更多的視障讀者獲得及時的服務。在視障讀者閱覽室,他們不但可以“悅”讀醫(yī)學按摩、推拿、文學、歷史、娛樂等方面的盲文讀物,還能利用電腦助視器、MP3播放機、盲文點字顯示器、盲文打字機、盲人寫字板、盲人中國象棋、盲文讀物、音像制品等多種無障礙信息技術,學習進修和獲取知識技能,充實了視障讀者的精神生活。
以館員耐心周到的服務感染視障讀者,用館員的熱心溫暖視障讀者,隨時聽取他們渴望文化幫扶的呼聲。2009年12月我們進行了一次“陽光‘悅’讀我作主——視障讀者閱讀調查”,就視障讀者信息(性別、年齡、文化程度、職業(yè))、視障讀者對圖書館的評價(館舍環(huán)境與設施、設備、圖書館開展的促進視障讀者“悅”讀的主要活動、對盲文文獻、電子資源利用情況)、視障讀者對圖書館服務的滿意情況(讀者反映意見的途徑、服務態(tài)度、專業(yè)水平)、視障讀者認為目前圖書館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建議等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我們真誠的服務以及與視障讀者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充分了解和掌握視障讀者的“悅”讀需求,并針對服務現(xiàn)狀進行了有效的改善,進一步提高了視障讀者服務質量,讓他們享受更多的實惠,享受“悅”讀的便利,享受活動的精彩,享受圖書館人的熱情和激情。
大多數(shù)視障讀者有“悅”讀需求,但沒有“悅”讀條件,他們渴望改變自身的現(xiàn)狀,急需圖書館的知識援助。免費為視障讀者舉辦的計算機知識、網(wǎng)絡知識培訓,不僅讓他們學到了計算機網(wǎng)絡知識、盲人永德讀屏軟件的應用,增加工作技能和就業(yè)優(yōu)勢,增強就業(yè)信心,還教會他們如何上網(wǎng)“悅”報看書,通過網(wǎng)絡通訊工具與親友聯(lián)系、溝通感情等,從而使視障讀者有所學有所樂,減少了孤獨感。同時讓視障讀者享受到實惠和溫暖,在精神上感受到政府的關懷。
在圖書館視障讀者閱覽室,通過專用軟件的語音導航,使視障讀者能夠無障礙地操作電腦。有了這些讀屏軟件,視障讀者可以充分發(fā)揮聽覺、觸覺和語音這三者的特長,以彌補視力上的缺陷,消除他們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數(shù)字鴻溝。這樣,無論是先天失明不認識漢字的視障讀者,還是后天失明對盲文不太熟悉的視障讀者,都可以利用鍵盤、話筒或手寫輸入板來操作電腦;同時通過語音輸入或點視器、打印來獲得信息,進行網(wǎng)上沖浪、聽音樂、創(chuàng)作、理財、英漢翻譯、收發(fā)電子郵件、上傳及下載信息,甚至還能參加遠程的自學考試和中央廣播電視大學的學習。一位視障讀者馮阿姨經常來館在網(wǎng)上搜索最新流行資訊,并通過讀屏軟件了解其中的內容,“這些是盲文書上所沒有的,作為視障讀者,我們更渴望接觸最新鮮的東西。”還有一位林阿姨,今年61歲了,她是圖書館的???,一個癡迷的“Q群好友”。2004年以前,老人沒有去過圖書館,這個看似十分普通的公共閱讀地帶,對老人來說是個無法逾越的籬笆墻,“去了也白去,沒有我可以閱讀的書。”如今,老人眼前的世界發(fā)生了巨變,學會上網(wǎng)與東北、新疆、海南的盲人朋友交流當?shù)氐男侣?,交流生活的感知,甚至還交流最近流行的網(wǎng)絡歌曲。老人說,家里的電腦雖然也可以上網(wǎng),但是她還是愿意到圖書館來,在公共閱讀地帶,擁有平等的閱讀權利,對老人來說意味深長。
利用圖書館自身資源和優(yōu)勢,為視障讀者舉辦法律維權知識講座,講解何為法律援助、申請法律援助的條件及程序;列舉與他們實際生活密切相關、極具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法律知識、涉及的問題、案例,就家庭婚姻問題、工作生活保障問題、家族財產問題等進行現(xiàn)場咨詢解答,使他們了解更多與自身權益密切相關的法律知識,懂得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幫助他們克服自卑心理,尊重他們的人格,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填平他們心靈的鴻溝,體會社會的愛心、人間的溫暖。
豐富視障讀者的文化娛樂生活,增進圖書館與視障讀者之間的和諧“悅”讀關系,于快樂“悅”讀中尋找生命的意義。通過舉辦貼近視障讀者生活的“悅”讀活動,包括配樂詩朗誦、粵曲欣賞、計算機知識問答、流行歌曲欣賞、計算機興趣班、象棋興趣班、電影導賞會等,開啟他們的心靈之門,拉近他們與社會的距離,讓他們以“悅”讀會友,向健全人展示當代視障讀者積極、樂觀、向往美好生活的精神面貌。同時大大增進了圖書館員與視障讀者的互動,也讓圖書館員體會到視障讀者對關愛的迫切需求,感受到愛與真誠的真正含義。
圖書館雖然無法讓視障讀者重見光明,但卻有責任和義務想方設法幫助視障讀者吸取知識和信息,跟上時代的步伐,為他們提供一個相互交流、接觸世界的平臺,為他們創(chuàng)造接受教育、豐富文化生活的條件,提高他們參與社會生活、全面融入社會的能力,使他們能與正常人一樣充分享受政府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務,共享先進文化建設成果。
動員社會力量,招募志愿者,利用圖書館豐厚的資源,搭建文化幫扶平臺。建設一支關愛視障群體、熱愛視障讀者文化事業(yè)、掌握視障讀者特殊服務技能的志愿者工作隊伍,為持續(xù)開展送幫助、送溫馨、送文化、送服務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營造一個“關注視障讀者事業(yè)、關心視障讀者群體、關愛視障讀者文化”的陽光幫扶氛圍,倡導愛心助殘,從對視障讀者一次笑聲、一次掌聲、一次攙扶、一次關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從為視障讀者讀一本書、做一件事、唱一首歌做起;把理解和行動自覺融入其中,用文化的陽光燃起視障讀者的心燈。
為了能夠更好地幫助視障讀者“悅”讀,吸取知識,志愿者和圖書館員除了要掌握圖書館的基本技能外,還要學習盲文及盲文計算機輸入法,要熟悉盲人軟件的使用,要學習朗讀的技巧,掌握閱覽區(qū)內音響設備等專用設施的操作和維護等。圖書館員還需要接受多方位的導盲服務技巧培訓,去了解視障讀者的學習、出行、飲食等習慣。廣州市盲人協(xié)會主席陳陽親自為越秀區(qū)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和志愿者進行了“為視障讀者服務技能培訓”,用視障人士的親身體會告訴我們,能恰如其分地幫助視障讀者是一門藝術,很有學問,就像一種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
3.3.1 上門服務
由文化助殘志愿服務隊為出行不便的視障讀者提供服務,解決他們買書難、看書難的問題。有針對性地編制推薦書目、專題書目、新書通報等,開展通訊聯(lián)系,建立送書上門“悅”讀檔案,收集、記錄他們的詳細情況,如特點愛好、“悅”讀傾向,并根據(jù)他們各自的需求,制訂服務計劃,以便隨時聯(lián)系,進行特色跟蹤服務,還可根據(jù)讀者的特殊需求,開展電子圖書、有聲讀物光盤復制等服務。
3.3.2 面對面朗讀服務
隨著盲人受教育面的擴大,生活水平的提高,他們的“悅”讀需求也更趨多樣化。為了讓盲人享受到世界的美好,聆聽到世界的聲音,可由圖書館員或志愿者為視障讀者“面對面朗讀”,可采取一人朗讀一人聽或多人聽的方式,同時也可考慮通過預約,安排上門服務。還可錄制電臺資訊節(jié)目,讓讀者從多角度了解政治、經濟、文化、教育、體育和衛(wèi)生等方面的知識,根據(jù)需要定期播放,并將錄制的朗讀文章提供借閱服務,這種服務更加人性化,符合不同視障讀者的個性化要求。
視障讀者作為最需要幫助的弱勢群體,需要整個社會的理解和關愛,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能夠喚起更多的人們關注這一群體。在圖書館事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基點上,進行思維創(chuàng)新,提高服務水平,完善服務設施,以“一流的水平、一流的服務”讓這個“視障讀者精神家園”紅火起來。通過溝通、學習、交流,讓視障讀者走進無障礙“悅”讀空間,用愛心點燃視障讀者心中的光明,用真情傳遞黨和政府的關懷,用實際行動去詮釋“科學發(fā)展觀”與“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
[1] 胡靖華.論公共圖書館為視障人士的服務.圖書館論壇,2006(1).
[2] 陳熒.盲人的眼睛.圖書館建設,2008(10).
[3] 王茜.圖書館閱讀環(huán)境設計中的人性化結構.內蒙古科技與經濟,2009(10).
[4] 譚繡文.讓盲人平等利用公共圖書館.國家圖書館學刊,2006(3).
[5] 吳冰芝.林錦芬,楊凌云.圖書館服務視障讀者研究.新世紀圖書館,2008(4).
[6] 鄧簽.服務視障人士 構建和諧社會.圖書館,2007(1).
[7] 肖永英,梁培之.英國為視障讀者提供的圖書館服務.圖書館建設,2006(4).
[8] 王淑秋.為盲人讀者服務盡顯人文關懷.圖書館建設,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