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科學家們從大豆、竹子等材料中提取纖維。紹興東江工藝編織公司總經理單興海做了10多年黃草編織生意,受這個思路的啟發(fā),他打起了黃草的主意。
2005年,單興海帶了黃草,到了杭州林特研究所,檢測能否紡紗。檢測結果顯示,黃草中單根纖維的長度為1.2毫米,植物纖維含量為55%,完全能夠紡紗!
他與浙江大學開始合作:研發(fā)黃草纖維紡織材料,還被列為省重大科技專項。先將黃草曬干、打碎,從中提取草漿粕,然后以此為原料,提取纖維素纖維,再經過紡絲成型和后處理工序,經過5年的反復實驗,黃草終于被紡成了絲線。2噸干黃草可提取1噸纖維,售價最低每噸2.5萬元,經濟效益明顯。
今年5月,這個項目驗收通過,還申請了5項國家發(fā)明專利,其中2項已經獲得授權。它天然、可再生,生產過程無污染,吸汗、透氣性好、易染色。
不久的將來,你穿的襯衫上,成分標簽上很可能寫著一個新名詞——黃草纖維。
(責編:王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