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窮,可是我很虛榮。
像一切淺薄的小女人一樣,我迷戀著那些花花綠綠的衣服和美麗鞋子。在商場的射燈下,它們優(yōu)雅的造型和它們的價格,同樣讓人眼暈。
寒冬來臨,看著冬靴們的價格朝著2000元大關(guān)一路狂飆,再捏一捏癟癟的錢包,我覺得自己的人生真是個“杯具”!
不料,有朋自遠南粵來,將我的“杯具”變成了“洗具”……
原來鞋子:也能山寨
當(dāng)我在機場出口看見閨蜜的時候,她正踩著一雙長靴朝我款款走來,一如上次見她時那般妖嬈。我認得這雙靴,某知名品牌今冬新款,兩天前我曾在商場見過,然后被它那高達1800元的價格嚇得灰溜溜地走掉。
兩個還不算太淺薄女人相聚,話題依然離不開美容和服飾。最終,我們的談話七彎八拐之后終于落在了她那雙靴子上。對于它的價格,我弱弱地從1800元猜到了800元,再不敢往下猜時,她伸出三根手指——300大洋!
“仿貨!”閨蜜笑得十分得意。
我頓時就囧了!果然南粵多“山寨”!
那些傳說中的內(nèi)幕
“我這鞋和專柜的鞋可是一個廠做出來的,怎么能說是‘山寨!”閨蜜撇撇嘴,一整晚的諄諄教導(dǎo)和掃盲活動拉開了序幕。最后的結(jié)果是,她總算讓我明白了幾個事實。
1那些貌似光鮮無比的女鞋品牌,自己根本不生產(chǎn),只買代工廠的產(chǎn)品,換個商標而已。也就是傳說中的“貼牌”。包括那個在所有商場都設(shè)專柜、所有虛榮女都熟悉的百×也是如此。
2別看這些鞋子毫無品牌價值,但并不妨礙它們擁有一顆Lv般的雄心——定價高出成本N倍。暴利啊暴利!赤裸裸的暴利!
3它們的代工廠生產(chǎn)完這些品牌的訂單后,會自行加量生產(chǎn),也就是閨蜜腳上那種。淘寶上美其名日:原廠加單。真正的原廠加單與原單相比,質(zhì)量做工毫無二致。
4淘寶上除了原廠加單,還有山寨貨。質(zhì)量好的山寨貸也能和專柜貨長得一模一樣。
逛正品的街,買山寨的鞋
閨蜜這番話,徹底粉碎了我對專柜的幻想。于是,我開始連夜翻淘寶。據(jù)說通宵逛淘寶是宅女們共有的強迫癥,我也不例外。
閨蜜卻十分堅決地阻止了我,她說淘寶的圖片是世上最不靠譜的東西,買鞋就必須先去專柜看款式、試大小,“把暴利的商場當(dāng)做我們的試衣問、試鞋間,這才是目前專業(yè)淘家晟靠譜、最I(lǐng)N的做法。”
我又囧了:“還可以這樣?”宅女如我,居然OUT到了如此地步。
第二天,我們輾轉(zhuǎn)N個商場。終于,我指著一雙標價1498元的長靴,十分有底氣地對售貨小姐說:“這款,38碼,拿給我試一下,”在售貨小姐的殷勤服務(wù)中,我穿上了那雙昂貴的靴子在鏡子前來回擺pose。嗯,款式大方,大小合適,上腳的感覺很舒服。按照閨蜜的事先指點,我慢悠悠地脫下了靴子,裝模作樣地檢查靴子的皮質(zhì)和細節(jié),卻在暗中調(diào)動起所有的腦細胞,以當(dāng)年背文言文的功力記住靴子內(nèi)側(cè)那一串長長的貨號,然后對滿臉期待的售貨小姐說:“我再考慮一下!”接著,馬上拖著閨蜜逃離專柜,掏出手機,趁那串貨號還停留在我的腦海之時,以最快的速度將它記到手機上。
接下來的事情就輕車熟路了:回家、開電腦、登錄淘寶、輸入貨號、搜索……。一番比較,找到家四鉆賣家,她很誠實地告訴我,她家的鞋是山寨貨,但是和專柜貨長得一樣,一口價288元。
如此價差,真是喜得我兩眼放光。我一邊在心里狂喊“萬能的淘寶啊”,一邊點下了“立刻購買”。
三天后,靴子寄到。打開包裝,我再一次口了一除了款式抄襲了專柜貨之外,顏色、材質(zhì)和做工根本是比地攤水準還地攤水準!當(dāng)我十分郁悶地找到賣家時,曾經(jīng)熱情無比的掌柜變得愛搭不理:
實物和圖片有色差我早有聲明;
材質(zhì)和做工是見仁見智的問題,憑什么你說不好就不好,
我說了是仿貨,我沒撒謊,
款式?jīng)]問題,你得承認,
要退貨,可以,自己付郵費吧!
事實再一次教育了我;淘寶有風(fēng)險,出手需謹慎啊!
“山寨鞋”的血統(tǒng)論
“喂,我剛聽說了。百×的仿貨主要來自有兩個地方,一是廣東一帶,二是蘇州太倉。廣東仿貨水準高,和專柜貨基本沒兩樣。太倉的仿貨據(jù)說很爛,你這家伙該不會這么倒霉,遇到太倉賣家了吧!”一個多月后,閨蜜在QQ上找我。
自從上次買鞋失敗,閨蜜—直很過意不去。她總覺得是她害我竹籃打水一場空,還搭上了幾十塊的郵費。
不得不承認,閨蜜這一番不知道從哪兒打聽來的“血統(tǒng)論”是有一定道理的。眾所周知,百×集團就在廣東深圳,它的代工廠也是廣東的。近水樓臺先得月,廣東一帶的鞋廠造出來的仿貨自然遠甚于遙遠的蘇州。況且,廣東一省的“山寨”水準之高,地球人都知道。
深夜,我徘徊在淘寶,無聊地搜索著那一款美麗的靴子,心里的“草”再一次瘋長。當(dāng)我無數(shù)次“拔草”失敗之后,在閨蜜的遠程遙控指揮下,我找了一位來自廣東的賣家,確認她家的貨來自深圳后,我以318元的價格,再次買下那雙冬靴。
幾天以后,當(dāng)我打開快遞員送來的鞋盒,我直接懷疑我收到的是一雙專柜正品。南粵擅“山寨”,斯言誠哉!
接下來的日子里,“敗家”的我開始熱衷于重復(fù)著同一個流程:逛商場-試穿-記貨號-上淘寶-搜索-尋找廣東賣家-下單。
當(dāng)季的長靴短靴,反季的涼鞋涼拖,還有各種款式美麗的單鞋……,那些曾經(jīng)價格高高在上的品牌,終于從淘寶源源不斷地進入了我的鞋柜,讓專柜暴利統(tǒng)統(tǒng)見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