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小軍 常燕飛 陜西省扶風縣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扶風 722200)
腦卒中是一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為共同特征的急性腦血管疾病,卒中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指腦血管疾病發(fā)生后出現的以情緒低落,活動能力減退,思維功能遲緩為主要特征的一類情感障礙[1]。我們采用自擬疏肝解郁湯聯合氟西汀治療卒中后抑郁,觀察其療效,報道如下。
臨床資料 病例來源為 2006年 9月~ 2009年 9月在我院住院患者,選擇符合納入標準的 122例,其中治療組 62例,對照組 60例。在 122例患者中男性 68例,女性 54例;年齡最小的 50歲,最大者 70歲,平均年齡 (64.28+ 2.2)歲。按卒中類型分,腦出血 46例,占38%,腦梗死(包括腦血栓形成、腦栓塞、腔隙性腦梗死)共 76例,占 62%。根據卒中部位分,基底節(jié)區(qū) 76例 (占 62%),丘腦 28例 (占 23%),腦葉 12例 (10%),腦干 6例(5%)。
納入標準 ①符合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的腦卒中診斷標準[2],并經頭顱 CT或 M RI檢查確診;②符合《中國精神疾病分類與診斷標準?第三版》(CCMD-3)的診斷標準,確立有抑郁癥的存在[3];③年齡在 50~ 70歲間;④繼發(fā)于腦血管疾病急性期(2周)以后,符合抑郁癥診斷的輕中度抑郁。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 HAMD評分,總分 <8分為正常,8~ 20分為輕度抑郁,20~ 35分為中度抑郁,≥35分為嚴重抑郁。)⑤神志清楚,有一定表達能力,無器質性精神障礙及癡呆。
治療方法 兩組患者均給予急性腦血管病規(guī)范藥物治療(部分大量腦出血病人行微創(chuàng)錐顱血腫清除術)和基本康復訓練,并予以心理疏導治療,兩組均給予鹽酸氟西汀(商品名:開克,常州四藥生產,批準文號:H-19980139),20mg,每日 1次 ,口服。
治療組再予以自擬疏肝解郁湯口服,藥用:柴胡、郁金、陳皮、桃仁、紅花各 15g,枳殼、石菖蒲、香附、半夏各 10g,炒酸棗仁 30g,甘草 3g,水煎服每日 1劑,早晚分服,每次 100m L,4周為 1個療程。
療效標準 全部病例均于治療前及治療 8周后進行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
統計學方法 采用 SPSS12.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兩組間評分比較采用t檢驗。
治療結果 兩組治療前后 HAMD指數評分 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 HAMD指數評分比較
討 論 腦卒中后抑郁是腦卒中常見的并發(fā)癥,卒中后抑郁影響患者的肢體言語功能康復和生活質量提高。西醫(yī)發(fā)病機制目前有兩種學說,一為:“原發(fā)性內源性學說”,認為 PSD的發(fā)生與大腦損害后的神經生物學改變有關[4],一是“反應性機制學說”,認為腦卒中病人病后出現語言肢體功能障礙等殘疾及由此帶來的社會及家庭角色改變,使其產生了無用感,絕望感和包袱感等,這對抑郁癥的發(fā)生或程度加重起了促進作用。選擇性五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鹽酸氟西汀是一類新型抗抑郁藥,能特異性地選擇性抑制 5-HT進入突觸神經細胞,從而使關鍵突觸部位的 5-HT活性增加,可改善抑郁情緒,還能加快偏癱病人的康復治療過程[5]。中醫(yī)認為卒中后抑郁即中風后之郁癥,是因卒中患者難以承受突如其來的偏癱、語言艱澀等功能障礙而思慮過度,憂思郁怒傷肝而發(fā)病,情志內傷是中風后抑郁癥之重要病因,憂郁傷肝,氣機郁滯不僅加重痰濁瘀血內阻,且阻礙中風康復,加重病情。
對卒中后抑郁的治療,《證治匯補?郁證》中云:“郁病雖多,皆因氣不周流,法當順氣為先”。因此對其治療以疏肝理氣,解郁安神,化痰活血之法,以使氣機通暢,氣血調和。本方以柴胡、郁金、枳殼為君藥以疏肝理氣,炒酸棗仁解郁安神,半夏、陳皮燥濕化痰,桃仁、紅花活血通絡,菖蒲開竅醒神,甘草養(yǎng)肝血,安心神,調和諸藥。諸藥配合亦能改善氟西汀常見的不良反應如口干、食欲減退、惡心、失眠等癥狀。
本研究結果顯示,自擬疏肝解郁湯聯合氟西汀治療卒中后抑郁 HAMD總分明顯改善,療效顯著,副作用少,優(yōu)于單純氟西汀組。
[1] 馮曉秋,甘照儒.腦卒中后抑郁的中西醫(yī)治療概況[J].中西醫(y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06,6(4),517-518.
[2] 顏文偉.抗抑郁藥的藥理及臨床應用 [J].中國新藥與臨床雜志,1998,17(2):1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