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阮箏
埃及文明的迷人之處在于幾千年的東西都保存了下來,活生生地在你的身邊,好像從來沒有變過。走在沙塵堆積的路上,身著長袍、抽著水煙袋的男人和裹得只露出雙眼的女人與你擦肩而過,就像穿越時空了。怪不得有人感嘆過這個國家的神奇:過去比現(xiàn)在精彩。
幾千年來,埃及似乎也沒有太大的改變。一不小心你就會碰到幾千年前的東西,因為文物實在是太多了,大多數(shù)都不處于保護狀態(tài),也來不及保護。盧克索神廟有太多奇妙的地方,它還見證了埃及宗教歷史的變遷。剛穿過塔門,就會看到一處奇景,那就是在拉美西斯二世庭院的頂部居然有一座清真寺。這就是阿布·伊爾·哈格固清真寺的尖塔;近看清真寺,其入口處的裝飾十分精美,據(jù)說這個清真寺有60 0多年的歷史。不過在埃及,估計幾百年歷史的建筑不能被算作文物吧?,F(xiàn)在盧克索神廟和附近民眾來這里做禮拜的時候,必須沿著另外搭建的梯子爬上離地5米高懸在石柱頂上的清真寺做禮拜,非常古怪。原來,盧克索神廟在被后人發(fā)掘出來前,早已被深埋在尼羅河岸邊的淤泥之下。埃及變成了阿拉伯人的國家后,清真寺就建造在了微微露出泥土外的神廟石柱頂上。等后人開始發(fā)掘盧克索神廟時,已無法拆除穆斯林心中的清真寺了。所以,這座清真寺就這樣被保留了下來。
不光是伊斯蘭教,在盧克索神廟之中,還能看到基督教堂的遺址呢?;浇淌窃诠兰o的羅馬帝國統(tǒng)治時代逐漸在埃及傳開來,后來羅馬皇帝君士坦丁將基督教定為官方宗教,基督教在埃及的傳播又得到官方的認可,發(fā)展迅速。信仰基督教自然就要有基督教堂給基督徒做禮拜,當時還沒有被泥沙掩埋的盧克索神廟就被二次加工改造成了基督教堂。這個教堂就在阿蒙霍特普三世庭院的后面,通過中間的門就可以看到。一看這個教堂,就可以知道它一定是用一座神殿改造的。教堂的前廳墻的浮雕顯示亞歷山大大帝與眾神,廳內(nèi)的浮雕仍然是經(jīng)典的埃及諸神的各種場景。
在歷史的長河中,來來往往的紛爭、宗教變遷都在埃及這塊奇妙的土地上留下了足跡。不過一萬多平方米的盧克索神廟,見證了這些宗教成長和紛爭的過程,卻把自己存在的精神淹沒在尼羅河和歷史的長流中。站在這座神廟前,忽然感到巨大的時空列車從身體上碾過,一片一片喧囂仿佛在夜幕下的微風中若隱若現(xiàn)。
如果你想更快一點了解埃及過去的輝煌,那就直接去埃及博物館吧。兩層的粉紅色博物館,卻收藏了10萬件古埃及各個時期的文物。據(jù)說如果按每件文物看一分鐘計算,全部看完需要9個月時間。任何一件放在其他博物館都能成為鎮(zhèn)館之寶,但在這里只是堆在簡易的陳列柜里,很多連說明都沒有。幾千年的文明劈頭蓋臉而來,估計除了呼吸,啥也記不得了。除了拜訪大家熟知的各式各樣的神廟、法老和金字塔,別忘了在幾百年的老房子前站一站,看一看清一色鑲嵌著阿拉伯式木制百葉窗的斑駁墻壁,聞一聞門前飄來的阿拉伯水煙的淡淡清香,當然還要記得騎駱駝和毛驢。在首都開羅即使是車水馬龍的街道上,也少不了毛驢的身影,至于駱駝,那就更不必說了,它們是很多小城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
除了古跡,一定要去哈利利集市,因為這絕對是開羅最熱鬧的地方了。埃及是亞非貿(mào)易的集散地,這全都體現(xiàn)在哈利利集市了。直道今天仍保留著濃郁的中世紀氣氛,狹窄的街道兩邊整齊地堆放著各種各樣讓人眼花繚亂的東西,以至于好幾次都迷路走不出哈利利了。在哈利利記得買莎草紙和香精。真正的莎草紙是用莎草做的,很柔軟,不會被折斷,能保存的時間比光盤還要久,據(jù)說英美國家的機密都是用莎草紙記錄的,不過我們是無從考證啦。不管怎樣,繪有各種埃及圖案和象形文字的莎草紙,每一件都稱得上是藝術(shù)品,小的幾塊錢,大的幾十塊,多買一些,回來就是最搶手的手信。至于香精,埃及香精的秘密就是純天然。天然香精只有靠耐心和技術(shù)一點一滴地萃取出來,無須酒精就能融合。只需按照自己的喜好挑選混合,就能擁有自己專屬的味道。不過記得一定要討價還價,貨比三家,能不能買到最好、最便宜的東西就看你自己的眼光和嘴皮子了。
起初去埃及是因為鐘情于它的奇跡之旅,所以對于埃及的海是沒有太多期待的。從盧克索去紅海的一路都是沙漠,坐在大巴車里穿越沙漠,對于這片缺水的國度,腦子里根本沒有海的概念。當一次次被沙漠熱浪誤導(dǎo)了視覺之后,紅海終于若隱若現(xiàn),海與沙漠似乎在同一平面,海水似乎隨時會涌過來,又似乎只是沙漠的一條邊界,把沙漠和藍天分隔開。這里的海是那種耀眼的蔚藍,無比清澈到一眼可以望到海底的白沙,海里世界不在神秘,美麗的珊瑚,各種各色的魚類盡收眼底。海風吹到臉上輕輕涼涼的,不是咸咸的。海邊坐落了一個個裝修別致的餐館,那么愜意那么悠閑。路的另一端,是一排風格各異的小店,埃及特色的工藝品琳瑯滿目,更添幾分異域色彩。海水靈動,沙漠枯燥,卻融合無間,神奇的是你能感受到“一半是沙漠,一半是海水”的奇妙。來到紅海邊,登上游艇,感覺海水的顏色總在變幻中,有湛藍、黛青,還有反映著紅珊瑚礁的紅燦燦。紅海,據(jù)說是得名于倒影在海水之中的西奈山巖在日照下發(fā)出的炫目紅色。置身紅海,游船顯得有點多余了,只想化作一條魚,與色彩斑斕珊瑚海草為伴,與歡快嬉戲的魚群共舞,干脆翻身躍入水中,讓溫情的紅海海水洗去一路風塵??上?,人類無法退化到用鰓呼吸,所以一定不要錯過這個世界上最棒的浮潛勝地。在紅海,望著海上的日出,你會忘了是在埃及,只當是到了某個熱帶海灘,卻忘了身后方向還靜靜躺臥著幾座已經(jīng)躺臥了幾千年的金字塔。
真正纏繞著埃及的是兩片藍色,兩片海。埃及東瀕紅海,北臨地中海。如果說紅海藍得輕幻嫵媚,那么地中海藍得深沉樸實。湛藍中透著一股勁、一派力,如一壺濃烈的老窖。地中海邊有埃及最美麗的城市亞歷山大,一座以征服者名字命名的城市,一座被歐式建筑主宰著、小名為“歐洲新娘”的城市。亞歷山大城歷史上曾是埃及的首都,孤零零聳立著的龐貝柱和破落的古羅馬劇場,默默地向前來憑吊者訴說著希臘人和羅馬人在這座城市的昔日故事。亞歷山大現(xiàn)在的美麗大都和地中海有關(guān),去看亞歷山大,其實是去看地中海。登上地中海邊的夏宮,這本是古代七大奇觀排行第七的亞歷山大燈塔之所在,數(shù)千年前,燈塔照亮了地中海的一角,和七大奇觀之首的開羅吉薩金字塔遙相呼應(yīng)。地震毀掉了燈塔,新建的城堡,盡管少了歷史意味,在地中海浪花的映托下,城堡的曲線和色彩都顯得雍容柔美,讓人腳步懶懶的,只想多停一會,再多一會。地中海的名字起得不錯,陸地造就了地中海,地中海卻賦予了陸地獨特的風情:古典、神秘、浪漫。
埃及的浪漫之處,除了你能想象的海,還有你無法想象的沙漠。左邊是浩瀚的大海,閃著耀眼的藍,右邊是廣闊的沙漠,聳立著如山般的巨石散發(fā)著古老的黃,這是怎樣一種的交融,海水的清新味道夾雜著黃沙的朦朧氣味。駱駝只能應(yīng)對金字塔邊的閑庭信步,要深入大漠,唯有四驅(qū)車加埃及大叔。在沙漠中行走本是單調(diào)的,只有不變的黃沙和蒸騰的熱氣。但埃及大叔卻有化腐朽為神奇的本事,用動感的阿拉伯音樂、夸張的舞姿、夸張的方向盤扭動把單調(diào)的旅途變得刺激豐富??癖贾型蝗唤型\囎?,徒步爬上一個坡度很陡的斜坡,瞻前顧后間已經(jīng)被大家拉了下去,沙很松軟,身體就像在寬闊無邊的綢緞上翻滾,但加速度有點驚人。
晚上跟著牧民在星空下歌舞放縱。據(jù)說晚上在沙漠,如果生火烤野味吃,說不定還會引來沙漠之狐,可愛至極。集體仰天倒下,就這么背貼大戈壁,面朝撒哈拉的星空,我清晰地聽見自己的呼吸,世界沒有聲響,只有清風,只有身下戈壁的溫度,一穹閃爍的繁星。流星劃過,心里小小的激動,默默地贊美,卻忘記了許愿。已經(jīng)記不得有多久沒有享受過這樣的寧靜,感受只能用兩個字形容: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