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興福
洪家塢隧道位于贛、皖、浙國道主干線景婺黃(常)高速公路白沙關(浙贛界)—婺源C4合同段,橫跨江西省德興—婺源縣界。隧道進口里程為K16+630,暗洞口里程K16+760,出口里程K17+378,全長748 m,其中明洞150 m,暗洞598 m,內輪廓線由單心圓及中墻直線組成,半徑為5.56 m。
隧道進口穿越剝蝕~侵蝕性丘陵中,微地貌以低丘間夾“V”字形沖溝為特征,呈左高右低之勢,偏壓嚴重,長約15 m,右線偏壓段洞頂覆蓋淤泥厚2 m~4 m。洞口段強風化狀板巖,節(jié)理發(fā)育,破碎,質軟強度低,屬Ⅴ級。淤泥層主要由分布右線覆蓋層至右側拱腳處,厚約3 m~6 m。地下水主要為基巖裂隙水和地表滲水。
1)洞口淺埋偏壓段邊坡加固。右線15 m長淺埋偏壓段邊坡,用φ 108×8 mm管樁注漿加固抗滑,防止左側山體側向變形滑坡傾覆,其余邊仰坡采用錨噴支護加固。2)右線淺埋偏壓段洞身上斷面開挖支護。右線淺埋偏壓段,由于覆蓋淤泥質黏土,拱腳以上不宜成洞部位,采取明挖暗做法施工,即淺埋覆蓋淤泥層盡可能一次挖去,及時完成支護,然后拱部施工反壓套拱,回填缺口,穩(wěn)定邊坡,再按照暗挖法進行下斷面施工。3)主洞洞身開挖支護。為保證施工工序有效銜接,保證安全施工,摒棄原設計“雙側壁—中洞的三導洞先墻后拱法”施工方法,結合實際情況,決定采用“中導洞先施工,左右單洞正臺階先拱后墻法”進行施工。
中導洞在完成洞口仰坡加固后先行施工。開挖尺寸為6.32 m×5.89 m,支護后的凈空能滿足ZL50裝載機出碴。中導洞采用臺階法,人工開挖,開挖長度0.8 m~1.0 m,臺階長度3 m~5 m。
中導洞支護主要以柔性為主,中隔墻混凝土澆筑采用大塊模板一次成型。主洞開挖和襯砌時必須采取有效措施,保護好中隔墻,減少對中隔墻的振動,一側開挖施工前,須在另一側對中隔墻進行支撐加固,確保中隔墻不承受單向側壓力。
1)淺埋偏壓山體地表邊坡加固。淺埋偏壓山坡必須進行抗滑加固,加固范圍為反壓套拱頂以上約10 m~15 m,主要參數(shù)如下:抗滑鋼管樁采用φ 108×8 mm無縫熱軋鋼花管,加固平均長度約5 m~8 m,樁頭嵌入基巖約0.2 m~0.5 m,間距1.0 m×1.0 m,梅花形布置,內注20號水泥—水玻璃漿液雙液注漿,初始壓力為1.0 MPa~1.5 MPa,終壓 2.5 MPa。施工時,先清理坡面,注漿前,噴射5 cm~8 cm厚C20混凝土封閉。
2)其余坡面洞口邊、仰坡加固。隧道中導洞施工前,洞口左側邊坡高度較高,最高約25 m,原設計采用4 m砂漿錨桿,間距1.2 m×1.2 m,梅花形布置,20 cm×20 cm φ 6鋼筋網,10 cm 厚C20噴射混凝土。邊坡采取自上而下臺階式開挖支護,坡度為1∶1。在邊坡范圍設置間距為2 m×2 m的泄水孔,呈梅花形布置。
3.3.1 暗洞明做開挖與支護
1)清除淤泥和基坑支護。開挖前,嚴格測量出開挖線,保證右側基地開挖邊線挖至基巖,沿基巖向右外側開挖寬度不超過2.0 m,坡度 1∶0.5,及時施作錨噴支護,在坡腳底設護腳墻,平衡右側開挖邊坡壓力,穩(wěn)定邊坡。2)反壓套拱施工。上斷面開挖至拱腳,按照原設計進行拱架施工(縱向間距0.5 m每榀),20a工字鋼拱架外側鋪設一層φ 28的連接鋼筋,環(huán)向間距1.0 m,安裝時預留沉降量不少于10 cm。鋼架右側拱架落在基巖上,另一端焊接鋼板與坡面巖體密貼牢固,并用錨桿φ 22錨固于巖面。拱架內側鋪設一層φ6鋼筋網(20 cm×20 cm),再吊掛木模,然后噴射C25混凝土,強度達到70%以上,進行反壓套拱的施工。
3.3.2 管棚施工
左線主洞采用40 m管棚進行超前支護,導向墻采用C20混凝土,截面尺寸為0.6 m×0.6 m,導向墻內設 2榀Ⅰ20a鋼架,鋼架外緣設127 mm×5 mm的導向管,鋼管與鋼架焊接。導向墻設置在沿開挖輪廓線以外120°拱部范圍。
3.3.3 偏壓明挖段回填
明挖基坑在套拱混凝土強度達到70%左右分層進行,采用M7.5漿砌片石回填,回填高度至拱頂以上約1.0 m,表層回填黏土1.5 m~2.0 m,采用小型機具,分層夯實,植草綠化恢復地貌。
主洞采用“中導洞先施工,左右單洞正臺階先拱后墻法”進行施工,先開挖軟質巖后開挖硬質巖,即先開挖右線后開挖左線的順序施工。土質部分用人工風鎬開挖,石質地段采用光面爆破。左右線施工掌子面間距為20 m~30 m,正臺階上、下斷面間隔距離約15 m。主洞采用正臺階法施工,環(huán)行開挖并保留核心土,每次進尺0.6 m~0.8 m。主要施工工序如圖1所示。施工工序為:1→2→3右→4右→5右→6右→3左→4左→5左→6左。
1)鋼架。采用Ⅰ20a彎制而成,接頭形式為墊板加高強螺栓連接,間距0.5 m一榀施工。在上下臺階拱腳部位分別設置4根L=4 m,φ 22 mm砂漿錨桿作為鎖腳錨桿。鋼架間采用φ 22鋼筋連接,間距1.0 m。2)系統(tǒng)錨桿。L=4 m,φ 32×3.5 mm注漿小導管,間距環(huán)向0.6 m×0.6 m,梅花形布置,錨桿尾部與鋼架連接。3)噴射混凝土。厚度 25 cm,標號C25,濕噴法施工。4)鋼筋網格間距20 cm×20 cm,φ 6雙層鋼筋網焊于鋼架上。
洞口仰拱和二次襯砌要盡早施工,形成封閉。施工時,先完成右線仰拱二次襯砌,采用9 m長的全液壓襯砌臺車進行施工,拱墻一次澆筑成型;仰拱及填充超前二次襯砌不小于30 m。
通過監(jiān)控量測,能及時調整施工工序,修正支護參數(shù),是指導施工、確保安全的重要手段。洞口量測主要項目:地質及支護狀況觀察,拱頂下沉量測,周邊收斂量測,地表沉降觀測等。量測頻率見表1。
表1 量測頻率
洪家塢隧道進口洞口段埋深淺、偏壓嚴重、地質復雜,通過采取針對性施工措施:偏壓體加固、清除了頂部易坍塌淤泥層暗洞明挖、施作反壓套拱和加強監(jiān)控量測等方法,及時回填明挖缺口,改善了中隔墻受力狀況,實現(xiàn)了隧道安全快速施工。
[1] 關寶樹.隧道工程施工要點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
[2] JTJ 042-94,公路隧道施工技術規(guī)范[S].
[3] 荊志先.墩山雙連拱隧道綜合施工技術[J].山西建筑,2008,34(28):345-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