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軼捷 楊 慧
(1 運城市規(guī)劃設計院 2右玉縣林業(yè)局)
要提高城市的綠化覆蓋率,增加城市綠量,改善城市的環(huán)境質(zhì)量,不僅需要平面綠化,還要把平面綠化和垂直綠化有機地結合起來。垂直綠化是通過利用介質(zhì)物體的表面積,向物體索取綠化空間,以達到節(jié)約土地、增加綠量、提高生態(tài)質(zhì)量、美化生活環(huán)境的目的。垂直綠化具有占地少、見效快、綠量大的優(yōu)點,不僅能夠彌補平地綠化之不足,豐富綠化層次,而且可以增加園林建筑的藝術效果,使之與環(huán)境更加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是改善人居生態(tài)環(huán)境、拓寬城市綠化空間的有效途徑。
附壁式為最常見的垂直綠化形式,依附物為建筑物或土坡等的立面,如墻面、斷崖懸壁、擋土墻等,利用攀援植物打破墻面呆板的線條,柔化建筑物的外觀。以吸附類攀援植物為主,北方常用爬山虎、凌霄等,南方多用量天尺、油麻藤、倒地鈴等。在配置時應注意植物材料與被綠化物的色彩、形態(tài)、質(zhì)感的協(xié)調(diào),并考慮建筑物或其他園林設施的風格、高度、墻面的朝向等因素。較粗糙的表面,如磚墻可選擇枝葉較粗大的種類,如具有吸盤的爬山虎,有氣生根的常春衛(wèi)矛、凌霄等;而表面光滑、細密的墻面,如馬賽克貼面,則宜選用枝葉細小、吸附能力強的種類,如絡石、小葉扶芳藤、常春藤、蜈蚣藤等。建筑物的正面綠化時,還應注意植物與門窗的距離,并在生長過程中,通過修剪,調(diào)整攀援方向,防止枝葉覆蓋門窗。用攀援植物攀附假山、山石,能使山石生輝,更富自然情趣,景觀效果倍增。在運三高速公路兩側(cè)的裸露石壁,栽植適應性極強的五葉地錦,在一年四季均有觀賞價值,同時又能起到固土護坡、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利用攀援植物把籬架、矮墻、護攔、鐵絲網(wǎng)等硬性單調(diào)的土木構件變成枝繁葉茂、郁郁蔥蔥的綠色圍護,既美化環(huán)境,又隔音避塵,還能形成令人感到親切安靜的封閉空間?;h垣式通常以卷須類與纏繞類植物為主,不同的籬垣類應選擇不同的適宜材料。在庭院和居民區(qū),應充分考慮攀援植物的經(jīng)濟價值,選用可供食用或藥用的種類,如絲瓜、苦瓜、扁豆、菜豆等各種瓜果類以及金銀花、何首烏等藥用植物。柵欄綠化若為透景之用,種植植物宜以疏透為宜,并選擇枝葉細小、觀賞價植高的種類,如矮牽牛、蔦蘿、絡石、鐵線蓮等,并且種植宜稀疏。如果柵欄起分隔間或遮檔,形成綠籬或花籬,宜選用膠州衛(wèi)矛、凌霄、薔薇等。
普通的矮墻、石欄桿、鋼架等,可選纏繞類的金銀花、探春、何首烏及具吸盤或氣生根的爬山虎、蔓八仙、鉆地楓等。蔓生類攀援植物如薔薇、藤本月季等應用于墻垣的綠化也極為適宜。運城市的禹香苑小區(qū)在臨次干道的矮墻內(nèi)側(cè)種植薔薇等觀花類植物,細長的枝蔓由墻頭伸出,形成“春色滿院關不住”的喜人意境。臨黃河大道的部分單位圍墻,用薔薇、凌宵、爬山虎等混植綠化,春季薔薇姹紫嫣紅,夏季凌霄紅花怒放,秋季爬山虎紅葉似錦,在各個季節(jié)都成為道路景觀的很好襯托。
棚架式的依附物為花架、長廊等具有一定立體形態(tài)的土木構架。此形式多用于人們活動較多的場所,可供人們休息和談心。棚架的形式不拘,可根據(jù)地形、空間和功能而定,“隨形而彎,依勢而曲”,但應與周圍的環(huán)境在形體、色彩、風格上相協(xié)調(diào)。棚架式攀緣植物一般選擇卷須類和纏繞類,木本種類如紫藤、中華獼猴桃、葡萄、木通、五味子、炮仗花等。人們坐在棚架下休息、乘涼的同時,又可欣賞這些植物的花果之美。運城御澤苑居住區(qū)中心綠地內(nèi)布置的花架,選擇凌霄與紫藤,與環(huán)形花架相得益彰,別有一番風味。
其依附物主要為電線桿、路燈柱、高架路立柱、立交橋立柱等。吸附式的攀援植物最適于立柱式造景,不少纏繞類植物也可應用。由于立柱所處位置大多交通繁忙,廢氣、粉塵污染嚴重,立地條件差,因此應選用適應性強、抗污染并耐陰的種類。爬山虎的應用最為普遍,還可選用木通、南蛇藤、金銀花、小葉扶芳藤等耐陰種類。如北京、天津等城市用地錦、常春藤等綠化立交橋,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既美化了環(huán)境,又提高了生態(tài)效益。
這是攀援植物的逆反利用,利用種植容器種植藤蔓或軟枝植物,不讓其沿引向上,而是凌空懸掛,形成別具一格的植物景觀。如運城市鹽湖區(qū)人大機關大樓,在樓頂四周修建種植槽,栽種爬山虎、迎春、薔薇等,使它們向下懸垂或覆蓋樓頂,效果很好。
陽臺和窗臺的綠化是城市及家庭綠化的重要內(nèi)容,除擺設盆花外,常用繩索、竹竿、木條或金屬線材構成一定的網(wǎng)架、支架,選用纏繞或卷須類植物攀附形成綠屏或綠棚。適宜植物如牽牛、蔦蘿、忍冬、西番蓮、絲瓜、苦瓜、葫蘆、葡萄、文竹等。也可以不設花架,在花槽或花盆內(nèi)栽種薔薇、藤本月季、迎春、蔓長春花等藤本植物,讓其懸垂于陽臺或窗臺外,既豐富了陽臺或窗臺的造型,又美化了圍欄和街景。
一般大面積的墻面綠化、戶外垂直綠化等,多選用地栽。地栽易于生長,便于管理,當年便可見效,種植帶寬度一般為50~100 cm,土層厚度為50 cm,株距50~100 cm。一般離建筑物或附著物50 cm為好。
多用于小型庭院與各種功能的大廳內(nèi)。槽內(nèi)種植土壤應為有機質(zhì)含量高、疏松、透水、透氣性能好的人造土或培養(yǎng)土。可根據(jù)場所性質(zhì)和管理能力栽植一二年生植物,如牽牛、蔦蘿、觀賞葫蘆等,或栽植多年生的爬山虎、凌霄、金銀花等。
多用于綠化面積很小及特殊需要的場所,如賓館、商店等,盆栽一二年生的草藤植物,使其空間充滿生機。還可根據(jù)需要隨意搬放,具有一定的靈活性。
垂直綠化在選擇植物材料時,總的原則是充分利用當?shù)刂参镔Y源,適地適栽。選擇時,必須依據(jù)功能要求、生態(tài)要求、觀賞要求和綠化方式要求,考慮植物攀援習性和攀援能力的強弱以及生態(tài)特性和觀賞特性的不同,考慮植物材料與被綠化物在色彩、形態(tài)等方面的對比和調(diào)和、層次和背景、起伏和韻律、主題與襯托等關系。如秋葉變紅的爬山虎等最適于配置在灰白色或白色的墻面上,而在紅色的磚墻上則較難展現(xiàn)其深秋的風采。
考慮到單一種類觀賞特性的缺陷,在攀緣植物造景中,應盡可能利用不同種類之間的搭配以延長觀賞期,創(chuàng)造出四季景觀。如爬山虎、絡石或常春藤配栽,絡石或常春藤生于爬山虎下,既滿足了其喜陰的生態(tài)特性,在冬季又可彌補爬山虎的不足。在考慮種間搭配時,重點應利用植物本身的生態(tài)特性,如速生與慢生、草本與木本、常綠與落葉、陰性與陽性、深根與淺根之間的搭配,同時還要考慮觀賞期的銜接。以下為幾種較好的木質(zhì)藤本種間搭配:爬山虎+常春藤、爬山虎+絡石、爬山虎+小葉扶芳藤、紫藤+凌霄、凌霄+絡石或小葉扶芳藤、黃香木+薔薇各變種、薔薇+藤本月季不同花色品種。
在攀援植物應用時,要同時關注科學性與藝術性兩個方面,在體現(xiàn)植物自然美的同時,注重意蘊美的利用。很多傳統(tǒng)的觀賞植物富有意蘊美,使植物形象成為某種社會文化、價值觀的載體,成為歷來文人墨客、丹青妙手垂青的對象。現(xiàn)在,人們常用紫藤表示歡迎,用凌霄表示聲譽和名聲,忍冬表示高潔和忠實的愛情等。這些植物的人格化和意蘊美,在造景中如能合理運用,可形成詩情畫意的意境。
我國攀援植物資源豐富,各地均有不少適宜垂直綠化的種類,但絕大多數(shù)尚處于野生狀態(tài)。在山西境內(nèi)的一些觀賞價值較高的野生植物,如土貝母、黨參、穿山龍、山葡萄、杠柳、獼猴桃、黨參、北馬兜鈴等,尚處于“養(yǎng)在深閨人未識”的狀態(tài)。合理篩選馴化這些野生攀援植物,可以豐富垂直綠化種類,迅速提高綠化面積。
[1]臧得奎.攀緣植物造景藝術[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2.
[2]熊濟華.藤蔓花卉[M].北京:中國林業(yè)出版社,2000.
[3]胡長龍.城市園林綠化設計[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
[4]張國強,賈建中.風景園林設計[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