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兒子文滔剛入一年級,沒多久就回來和我們訴衷腸:“語文老師很貼心,英語老師很溫柔,數(shù)學老師嘛———有點嚴肅?!?/p>
我心里咯噔,表面不露聲色,當即半開玩笑地回應:“哦,咱們文滔心目中的數(shù)學老師難道是———同學們,1加1可以等于2,可以等于3,當然,等于1.5那就更好了!”
話未說完,文滔已是笑翻了。
我話鋒一轉:“小子,你剛剛接觸數(shù)學,數(shù)學其實很嚴謹?shù)?,小?shù)點點錯導致大事故的故事你不是沒聽說過吧……”
從那以后,文滔再也沒提過相關言論,相反喜歡上了數(shù)學老師的嚴而有愛。
在接孩子的時候,我常常會聽到同為家長的一些議論,或多或少,有的家長會對老師的一些做法不以為然。每每聽到這些,我總會忍不住在心里嘀咕:親愛的家長,這些不解、困惑、埋怨,您大可讓風聽見,讓云知曉,可以在成人間互訴,但是,您可千萬不要在孩子面前過多、過實地流露。
讓孩子愛上學習,那是每一個家長都滿心期待的,那是否可以讓孩子從愛上老師做起呢?試想,如果因為我們的無所顧忌的評論、牢騷,讓孩子開始對老師有猜忌、不滿、甚至抵觸,那孩子怎會心無旁騖、全身心地愛上老師,愛上老師所教授的學科?
這位深受兒子喜愛的數(shù)學老師懷孕休假,代班的是年輕的小徐老師。家長們紛紛議論,讓一個這樣年輕的老師來代課,不是對孩子們不負責任嗎?兒子和同學們的心情也不免受到了家長們言論的影響。一次在校園里,小徐老師和我們擦肩而過后,我由衷地贊嘆:“年輕真好,看你們徐老師,活力四射啊,文滔,恭喜你,你有機會感受年輕老師的沖勁兒了?!?/p>
我只想用合適的方式告訴給孩子:所有的老師都有他個人的魅力,美好,無處不在。關鍵在于我們的心境,是否能有心留意?是否能慷慨地給予肯定?
我喜歡大張旗鼓地“宣揚”我所了解的老師的優(yōu)點,文滔也從不吝嗇他對老師的佩服和欣賞,常常,老師的魅力就在他眉飛色舞間花樣綻放———
“王老師好狂啊,我們這個‘矛’字一撇老忘,徐老師就把這一撇拉得很長很長,還說,要是誰還忘記,就從黑板這頭拉到那頭?!?/p>
“唐老師說話算話的,這事過去好幾天了,我們都以為她忘記了,哎,今天她提出來了,太突然了,太激動了!”
“嗨,逃不過曹老師眼睛的,我漏的那頁作業(yè),曹老師‘不懷好意’地說:‘哼哼,小子,想逃過我的法眼?’”
……
可愛的孩子從心底里崇拜每位老師,當然,對老師的有些做法也有自己獨立的判斷。
對于這些孩子認為不對的事情,我會和文滔分析老師為什么會這樣做?說這話做這事兒時的背景是什么?分析來分析去,我們就會幫老師“辯解”:換位思考,老師也有他的道理;或者,老師也是人吶,沒有喜怒哀樂?那豈不是假面人!
有時,看到文滔把某老師的話奉為“圣旨”,我會毫不客氣地“打擊”:“凡事有兩面性,人無完人,老師也不是神,警惕!你別崇拜過了頭哦,有一種情感叫盲目崇拜,那可是很危險的———蒙蔽雙眼,失去判斷。”我危言聳聽。
文滔回擊:“這還要你說?我也在找這位老師的缺點啊———可惜,暫時沒找到!”
哈哈,我樂了!
文滔的小學生涯剛剛過半,作為母親,我內(nèi)心的想法是:學會學習和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同等重要。從愛上老師做起,讓他們多一些尋覓感動的細膩,因此而愛上學習,享受學習,享受快樂!
實習編輯李思涵
www.mochou.cn“在線投稿”
《家教與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