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目力不及,聽力不深,舌頭不長,但人的欲望無限。讓我們感謝書,感謝書延展了人的感官,滿足了人的需求。書使時間與空間變成一些小小的平面。在書中,我們可以浪跡萬水千山,遍游天下名勝,而無車馬之累、勞頓之苦;在書中,我們可以精騖八極、心游萬仞,覽古今于須臾、觀萬物于片紙:在書中,我們也可以緬懷過去、思索現(xiàn)在、探索未來。正如有人所說:不讀書的人,天和地是狹小的,他充其量只能活一輩子;讀書的人,天和地是廣闊的,他能活上三輩子:過去、現(xiàn)在和未來。
書的本身記載了人類的歷史,記錄了所有的發(fā)現(xiàn)、知識及經(jīng)驗。書籍讓我們了解社會,了解自己,深入人的心靈,指引人們跨越不幸,度過難關;書籍使人遠離孤獨,使枯燥乏味的歲月化為愉快的時日;書籍將各種信念注入人們心中,使人有所信仰有所追求;書籍更將一些崇高的思想深入人們腦海,從而使人們入神忘情,靈魂升華……
讀書的作用顯而易見,作家賈平凹對此深有體會,他的一番表述可道出其中奧妙,讀書能識天地之大,曉人生之難,有自知之明,有預料之先,不為苦而悲,不受寵而歡,寂寞時不寂寞,孤單時不孤單,所以絕權欲,棄浮華,瀟灑達觀,于囂繁塵世而自尊自重、自強自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諂。
于是,“喜歡讀書”成了眾多先哲今賢的共同心聲。
格雷夫人這樣評價過讀書:他們在花園里得到的全部快樂,遠遠不及我在柏拉圖的書中得到的多。的的確確,書是一種奇幻的東西,它滿足了我們的需求,給了我們無限渴望。讓我們從書的厚度里不斷地汲取營養(yǎng),以使自己活得更加充實,更加有意義。
所以,我們應該感謝書,感謝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