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早以前,我就想撰文論述當代湖湘書法藝術的杰出代表、引領湖湘書壇風騷幾十年的標志性人物顏家龍先生——介紹他的生平事跡和藝術成就,論述他的書法藝術特色和時代意義,以及可能對未來所產生的影響。可是,由于本人才疏學淺,加上認識上的不深入等諸多因素,我怕因自己個人情感慣性的驅使造成藝術觀點的偏執(zhí),所以一直沒有匆促成文。
去年,我曾經就顏先生寫過一小段文字,因為是報刊之約,受文體和字數(shù)的局限,內容很少涉及顏家龍先生的書法創(chuàng)作,而多是從人際交流、藝術活動等方面著墨。及至一直有意猶未盡之憾。
這次?!端囆g中國》濃墨重彩地做一期“顏家龍書法藝術專題”,約我寫篇主打稿?!端囆g中國》的動因與我內心的愿望一拍即合,促使我在鍵盤上敲打出今天的命題《顏家龍書法藝術論》。
藝術評論從來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本人文章的觀點屬一孔之見,并不想左右其他任何人的思想。也不為同化別人的藝術觀點。所以歡迎討論和批評。
一、研究顏家龍書法藝術的意義
在湖湘文化的發(fā)祥地岳麓書院,有一首名聯(lián):“惟楚有材,于斯為盛”。這聯(lián)真切地反映了楚地湖湘自古以來人文薈萃、英才輩出的景象。僅書法一途,聲震華夏、名垂青史的人物就有歐陽詢父子、釋懷素、何子貞等,幾年前,由有關專家集體評選出來的二十世紀十大書法家中,就有毛澤東、齊白石兩位湖南書家忝列其中。如果有人問,在省域之內,當今湖南書法家里目前影響最廣、聲名最響、藝術成就最高的書法大家是誰,我想,這很容易得到大家眾口一詞的回答一顏家龍。由此,以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客觀地看待問題,說顏家龍是二十世紀湖湘書法的杰出代表,是當代湖南書法的標志性人物,是湖湘書風的繼承者、引領者、開創(chuàng)者,一點也不為過。
作為書壇中人,筆者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就知道了顏家龍先生的書名。
1980年,先生的行書作品“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入選在沈陽舉行的全國第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同年,湖南省第一屆書法篆刻作品展覽在長沙舉行,先生的行書作品“云鶴游天,群鴻戲?!眳⒄梗@得廣泛好評,并就此確立他在湖南書壇的藝術地位。
1984年,湖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成立,先生被推舉為副主席。同年參加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被選為理事。從此,先生很自然地成為了湖南書法藝術群體的排頭兵和先行者。特別是1991年,在湖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第二次會員代表大會上,先生被選為主席。此后,在十多年的時間里,先生一直主持湖南書協(xié)的工作直至年高引退。
期間,先生引領著書法湘軍穩(wěn)步前進,年復一年,舉辦各種各樣的書法賽事和展覽,組織藝術交流等各種重大的書法活動,創(chuàng)辦湖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書法篆刻研修班等,為湖南書法事業(yè)的發(fā)展做過大量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培養(yǎng)了一批又一批優(yōu)秀的藝術人才。
隨之,先生的藝術影響也廣及三湘四水、海角天涯。
在做好協(xié)會工作的同時,先生的書藝更上層樓,其個性風格更加豪邁,藝術格調也更顯高雅。在中國書協(xié)主辦的各種畫展和大展中,先生幾乎每有作品展出。另外,先生還在各地主辦個展數(shù)十次,出版書法作品集數(shù)十種,其中最有影響的是2005年在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顏家龍書法藝術展”,出版了大型精裝本書法集《顏家龍書法》。
2000年,先生被中國書協(xié)授予“德藝雙馨會員”稱號:2001年,獲得中國書協(xié)授予的“中國書法藝術榮譽獎”。
就湖南書法來說,自改革開放迄今,這長達三十多年的時間,可以說就是一個時代,是一個百廢待舉、承前啟后的時代,如果從藝術成就和藝術影響等諸多因素來整體觀照,我認為,這個時代的標志性人物無疑是顏家龍。我想,這樣一個時代,是否可以說就是顏家龍時代呢。
由此,我認為,研究顏家龍書法藝術的特色和成因,就有了十分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和歷史價值。
二、顏家龍書法藝術的成因
顏家龍書法藝術有著鮮明的特點,我們研究其風格特征的時候,首先必須了解其書法藝術的來龍去脈,也就是其藝術的基因承接和個性發(fā)展的脈絡。而與其書法藝術的形成和發(fā)展有著最直接關聯(lián)的,首先是他個人的主觀因素,還有伴隨著他成長的人文環(huán)境,也就是其藝術賴以生存的土壤。
1928你說呢1月6日,顏家龍出生在湖南省湘鄉(xiāng)縣延福鄉(xiāng)(今屬漣源市)一書香人家。
眾所周知,在中國近代史上,湘鄉(xiāng)一邑,人文彪炳,聲名顯赫。當年,曾國藩引領湘軍扶江山于即倒。中興社稷,縱橫天下打出了威風,以至得到了世人“無湘不成軍”的贊譽。而湘軍是以湘鄉(xiāng)弟子為中堅,湘鄉(xiāng)人也由此以英勇善戰(zhàn)而聲名遠播。在文學藝術一途,以曾國藩為首的“湘鄉(xiāng)派”也卓有建樹,其人文璀璨、英才輩出的景象徑直成了繼李東陽之后湖湘文化興盛的標志。
在眾多湘鄉(xiāng)籍的名家大儒中,有一位影響了顏家龍一生的賢達,那就是他的叔祖父顏昌峣。顏昌峣是湖南清末民初著名學者和書法大家。據(jù)《顏氏家譜》記載,顏昌峣是顏真卿笫62代孫。顏昌峣早年曾求學于湖湘文化的發(fā)祥之地——岳麓書院,是清代大儒王葵園先生的高足。
顏昌峣學書自少年始,先習顏楷,得雄強厚實之意;后取法歐書,得端莊利落之態(tài);繼而臨漢隸《張遷》、《榮武》、《禮器》,得稚拙古雅之氣;又精研行草,仿李邕《麓山寺碑》,兼攻米書,得勁拔雄強之妙。由此,書名鵲起,廣及湖湘。至今,他親筆書寫的《岳王碑》、《禹之謨墓碑》依然矗立于岳麓山上。
昌峣公治史學。有《中國近代百年史》、《世界歷史學》、《管子校釋》等著作行世,還有行書手卷《曾文正公忮求詩》、《曾文正公格言數(shù)則》等作為字范傳之后嗣。顏昌峣先生曾是毛澤東的歷史老師。毛澤東精通史學,人文練達,這其中肯定有昌峣公傳道授業(yè)的功勞。難怪毛澤東稱贊他是“有道德、有學問”的先生。顏昌峣直到抗戰(zhàn)期間才回歸故里,一直到1944年離開人世,其時,顏家龍才十多歲。
顏家龍年少學書,即是從臨習昌峣公的字范開始。當時他年方十歲,即得到昌峣公手把手的教導。受家風影響,得名家口授心傳,加上顏家龍自身對于書法學習的慧根靈性,他的字日見長進,由此而深得昌峣公的垂愛。這期間。他臨歐書,習漢隸,學行楷,漸漸顯露出沉實雄健的審美傾向。從顏家龍先生早期的書法作品里,我們不難看出有其叔祖昌峣公的影子。
早年,對于顏家龍書法藝術產生深遠影響的,還有一位大家,他就是現(xiàn)代著名書畫家、藝術教育家周達。
周達,字亮枝,號朗齋,別號達父、朗翁,湖南瀏陽人,生于1905年,卒于1981年6月。幼好文學,九歲即能為人書聯(lián)擬對,頗受鄉(xiāng)里器賞。十七歲考入南京美術??茖W校,后轉入上海美術??茖W校高師科圖音系,獲教于劉海粟、潘天壽、諸聞韻等畫壇大師。1925年學成回湘,先后執(zhí)教于長沙岳云、長郡、明德、周南中學及省立第一師范、省立一中等校。后歷任湖南藝術學院副院長、湖南師大圖書館副館長以及師大藝術系教授等。
顏家龍受周達先生的影響,那是在他進入中學之后。
周達是顏家龍中學時代的美術老師。顏家龍曾師從周達先生學習中國畫和魏碑書法。關于這一段經歷。顏家龍先生曾在自己的《學書瑣記》中有過描述:“我們先是師生之交,后又是同事之緣,聆教與切磋書藝的時日較長。在書藝上他屬多能,以魏碑最具功力。我有一段時間沉浸于魏碑的研究,與他的影響是密不可分的?!?/p>
由此可見,周達正是引導顏家龍由學習唐楷轉向師法北碑的關鍵人物,他對顏家龍書法審美觀的確立,對于他日后書法藝術風格的形成和發(fā)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顏家龍書法藝術風格的形成,在顏昌峣、周達師從關系的直接影響之外,湖湘文化人文環(huán)境的熏陶也不可忽略。
湖湘文化是一種區(qū)域性歷史文化形態(tài),有自己穩(wěn)定的文化特質和時空范圍,從空間上說,它是指湖南省區(qū)域范圍內的地域文化;從時間上說,它是兩宋以后建構起來并延續(xù)到近現(xiàn)代的一種區(qū)域文化形態(tài)。源遠流長的湖湘文化精彩紛呈、群星璀璨,僅岳麓書院就培養(yǎng)出了影響著歷史進程的王夫之、陶澍、魏源、賀長齡、曾國藩、郭嵩燾、左宗棠、胡林翼等優(yōu)秀人才。憂國憂民、實事求是、通變求新、兼容并蓄、敢為人先是湖湘文化的精神傳統(tǒng),更是這一大群湖湘文化人才所表現(xiàn)出來的共同特質。
顏家龍先生的叔祖父顏昌峣是岳麓書院原山長王先謙的高足,也是湖湘文化的優(yōu)秀代表。顏先生的書法繼承其叔祖的傳統(tǒng),自然要受到湖湘文化精神的浸染和熏陶。何況他成人之后,長期在緊鄰岳麓書院的師大工作,與湖南大學人文學院——岳麓書院關系密切。他的書法,明顯地取法過李邕的《麓山寺碑》,而《麓山寺碑》就在岳麓書院的后山里。從上述例證,我們可以非常明確地看出顏先生書法藝術與湖湘文化的淵源。特別重要的是,豪放大氣是湖湘文化的特點,這一特點也深深地影響到顏先生書法藝術風格的形成,使其書法彰顯出雄強瑰偉的正大氣象。
當然,顏家龍書法藝術風格的成因還有很多,他年輕時代曾在中央大學藝術系和浙江美術學院求學,師從于傅抱石、潘天壽等大師,大師們的言傳身教對他的成長必將起到一定的作用。另外,在長期的書法實踐活動中,師友間的砥礪切磋,還有對外的學習、觀摩與交往等,也會對他的藝術產生或大或小的影響。不過,依我看,余下的這些原因或許是次要的,可暫且按下不表。
三、顏家龍書法藝術的風格特征
一個成熟的書法家,其藝術的風格特征與他的個性有關,與他的審美情趣有關,與他取法的對象有關,與他的個人修為和整體素質有關,與他生存的人文環(huán)境也有關,總之,是與他做人有關。
在書法藝術一途,顏家龍是個多面手,他的特長是行書和草書,也兼擅真書和隸書。與近現(xiàn)代許多書法大家一樣,顏家龍走的是碑帖兼容的路子。讀顏家龍的書法,我們既可以清晰地看到其師承的脈絡和取法的淵源,還可以直觀地感覺到其強烈的個性特征和鮮明的審美取向。其個性特征和審美追求是其藝術風格的標志。
顏家龍的書法取法很廣,早年習漢隸,學歐陽詢和李北海,對《麓山寺碑》用功最勤;中年習北碑和六朝墓志,尤其致力于《張猛龍碑》和《張黑女墓志》的學習和研究;行草則取法二王、米芾、黃山谷,于山谷草書最有心得。在顏家龍的作品集里,我們很容易找到他取法上述經典的筆墨印記和心路歷程。
我以為,顏家龍先生書法藝術的成長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之前是蟄伏期,在這個階段,他的書法是以學習模仿為主,字雖然寫得好,但還缺少個人的風格和面貌;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初是他的蛻變期,在這個階段,其個人審美取向已經明晰,兼有多方嘗試,風格已現(xiàn)雛形,不過各方面還欠老到,這個時期的創(chuàng)作也以行楷書、隸書為主:九十年代迄今,是他的成熟期,在這個時期,先生“正、大、厚、拙”的藝術風格已經確立,學養(yǎng)厚實、技術熟練、經驗豐富、人書俱老、重在表現(xiàn),其作品也以行草書創(chuàng)作為主。
本文所研究的主要是他的藝術風格成型之后的創(chuàng)作。
顏家龍書法藝術有三個方面的特征:一是筆墨線質特征,二是字形結構特征,三是審美情感特征。顏家龍用筆勢大力沉,點畫精到,線條厚實端穩(wěn),古拙方硬,雄強彪悍;他的結字則偏于方扁,多倚側,富于變化;他的審美特征體現(xiàn)出的是正、大、厚、拙的渾穆氣象。
看顏家龍的作品,無論是線質特征、結構特征還是審美特征,都十分明顯且非常和諧。
顏家龍用筆一筆都不含糊,幾乎是筆筆精到,因而其筆法特點十分突出。他行筆速度整體上不快,中側鋒運用靈活、互換自然,方圓多變,但方筆居多。起行收交待清楚——裹鋒而起。中鋒澀行,回鋒疾收,幾乎很少露鋒,尤其是轉折處更是講究,頓挫明顯、方折果敢、翻轉清晰是其用筆的個性所在??疾焖墓P法,主體源于北碑,有《張猛龍》、《張黑女》的基因,也揉進了唐楷歐陽詢和李北海的古法。因為先生鐘愛趙之謙,他的筆法里也能看到趙字的痕跡。另外,黃庭堅式的長槍大戟在他的書法中也多有體現(xiàn),尤其是在他的草書創(chuàng)作中。顏家龍的書法不激不厲,用筆中和內斂,然而其內功扎實,線質表現(xiàn)卻有骨力彌滿、古拙生澀、厚重沉實之感,他的筆墨實踐似乎印證了古人屋漏痕、錐劃沙之說。
上世紀九十年代之前,顏家龍寫字是用右手寫,在其右手無疾無恙的情況之下,他忽然改用左手寫字,這個舉動,曾經一度讓好多人疑惑不解。這個問題我不曾當面請教過他,只是估摸著這其中一定是有原因的。我想,他在作出改變之前,肯定有過慎重的思考,他是深思熟慮才邁出這一步的。另外,他有意做出這方面的改變肯定與審美有關,與用筆有關,與線質的錘煉有關。
黃賓虹說:“藝術貴在熟而生?!?/p>
或許是在長時間的書法創(chuàng)作中,顏家龍已經不滿意過往的圓熟和流利,不滿意一成不變的程式化的重復,他有意求新求變,以求得一種原始的新鮮的創(chuàng)作沖動,求得質樸與生澀,求得一種古拙與雄健的線質,所以他選擇改變方法,改用左手,利用左手用筆天然的逆行之澀,以達到藝術表現(xiàn)的目的。
顏家龍筆法之大美,在他的行草書創(chuàng)作中表現(xiàn)得尤為明顯。其奔雷急雨的氣勢、長槍大戟的張力、鐵畫銀鉤的骨法讓人過目不忘。
顏家龍書法的結構特征因字體而異,但主體傾向于字形方扁、倚側顧盼。
就正書而言,方扁的字形本是漢隸和六朝墓志共同的特點。這方面,我們不難看出顏書與碑版之間的師承關系。與北碑不同的是,顏家龍正書字形結構除外形方扁源自碑法之外。其大體又趨向于唐楷中宮緊結的字法,尤其是有著歐陽詢和李北海的影子。
大凡書家結字都講究取勢,講究動中求靜。倚側的結字多動態(tài),富變化,見奇崛,讓人感覺行氣靈動。所以多數(shù)書家在書寫正書、行書甚至是草書時的結字多取倚側之勢。最突出的是宋人米襄陽,米字幾乎是字字倚側。不過,其他人倚側多是橫畫取左高右低之勢,利用豎、撇、捺、點等筆劃以求得最終的平衡。就顏家龍的字,連豎畫也稍有向右偏倚之狀。當然,他的字倚側,這只是表象,他給人的審美感受卻是方正的、端穩(wěn)的。這種表現(xiàn)不免令人稱奇。顏家龍研究過米字,但是,說他的書法結構是米法,卻是不然!米字之豎大抵向左倚側,而他向右,這是其顯著特點。
方扁倚側的結字不止是顏家龍正書的特色,他創(chuàng)作的行書和草書也如出一轍。
方扁的結字開張,沉著而穩(wěn)實,給人以嚴謹、肅穆、端莊的直覺;倚側的筆勢富于動感,又帶給人以靈動、活潑、變化的審美愉悅。如此動靜相生,也就構成了顏家龍書法藝術的結構特色。
顏家龍書法的審美特征,我想用正、大、厚、拙四個字來予以總結和概括。這四個字是我多年來觀摩他作品時的直觀感覺。
劉熙載在《藝概》中說:“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日如其人而已?!彼^“人”,這里指的是人的性格、情趣和修為,并非指人的外貌。
與顏家龍先生有過密切接觸的人大抵知道,顏家龍先生骨子里有一種將軍氣度,他性格率真、耿直,為人光明磊落,處事趨于理性化,非常大氣,卻又十分嚴謹、認真。他的性情規(guī)劃出了他藝術人生的軌跡,也直接影響到他藝術審美的價值取向。性情氣質的基因滲透到他的作品之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便是一種莊嚴肅穆、氣勢宏闊的書法圖式。我覺得,顏家龍書法藝術的特征與他的性情和為人已經達到了和諧自然、天人合一的地步。
文如其人。書品即人品。古人的這種論述雖然算不上絕對正確,但是不無道理。因為在幾十年的創(chuàng)作實踐中,我也曾有過“藝術寫心,墨跡即心跡”的深切感受。有人說:“人品的高尚必然反映于書品的風格,但不一定保證其書品的成就能夠高標突出;人品的奇崛乃至低劣也必然反映于書品的風格,當然其書品的成就也有可能高標突出……平正的人品不一定高尚,但高尚的人品多是平正的;奇崛的人品有可能高尚,但低劣的人品一定是奇崛的?!庇纱丝梢姡灶伡引堉t謙君子一樣的人品和德行。他絕對是不愿意也不可能寫出不守法度的、詭異的、陰氣很重的字來。他可能容忍,甚至欣賞野逸乖張的書法,但絕不會效法他人。所以,我以為“正大”二字,應該就是顏家龍先生的本分。作為書法家中的本色演員,堅持他的本色才是其藝術發(fā)展的正途,是其藝術與人生一一對應的不二法門,是其藝術得以傳承的優(yōu)秀品質。
潘天壽說:“以平(正)取勝難,以奇取勝易。以平取勝,每嚴于規(guī)矩法度,故難;以奇取勝,每忽于規(guī)矩法度,故易?!鳖伡引埾壬男愿窈腿似窙Q定了他的藝術取向,以致他的書法只能是以平取勝,所以入規(guī)入矩、法度森嚴是他的本色演繹。當然,正如潘天壽所說的那樣,以平取勝,難!因而我覺得,在如此謹嚴的規(guī)矩中,顏家龍硬是闖出了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這樣的成就更難能可貴。
在既往的文本中,“正大”之義有雅正弘大、弘正極大、公正無私、端正不邪幾種解讀,其中公正無私、端正不邪之說是指行為規(guī)范,而雅正弘大、弘正極大卻與藝術有關?!兑状髩选酚醒裕骸罢螅斓刂榭梢娨?。”明人謝榛在《四溟詩話》卷一中說:“文不可無者有四:日體,日志,日氣,日韻。作詩亦然,體貴正大,志貴高遠,氣貴雄渾,韻貴雋永?!辈苎┣墼谒男≌f《紅樓夢》中寫道,天地有正戾二氣,“清明靈秀,天地之正氣也,仁者所秉;殘忍乖僻,天地之邪氣也,惡者所秉?!?/p>
觀顏書。其作品傳達出來的正大氣象是顯而易見的。這里所說的正大氣象正是古人既往特別崇尚的仁者之相、廟堂之氣。這種大德君子般的高士氣度不是從哪家學得來的,更不是刻意造作裝出來的。它是顏家龍先生的性格和本質使然,是其人生道德修為的表象,是其骨子里流淌出來的。
說其正,首先是因為顏家龍書法圖式總是以堂堂正正、端端方方的面貌出現(xiàn),其次是充溢在其字里行間這種凜然氣度。一個“正”字,既是其作品的外在表象,更是觀者內在的審美直覺。
以我的觀察和認識,顏家龍的字特別適合寫大,越大越具風范,越大越有神采,而且也特別適合書寫楹聯(lián)匾額。他的行楷榜書對聯(lián)“大江東去,吾道南來”,應該算得上是其“正大”氣象的代表作。不過,我這里特指的“大”,并非是指其作品的體量,更不是說他的字形所占有的面積和空間。這個“大”字,指的是其作品中宏闊開張的氣勢和正大光明的“氣象”,是其作品的藝術張力,是其藝術影響的廣度和深度。
蔡邕說:“夫書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陰陽生焉;陰陽既生,形勢出矣?!鼻鍎⑽踺d在《藝概》中說:“圣人作易,立象以盡天意。意先天,書之本也;象,后天,書之用也。”此“象”乃“書勢”的“象勢”。然“書勢”意義在于“字有血肉筋骨,以氣充之,精神乃出”(包世臣《藝舟雙楫》)??梢?,
“氣流”的“象勢”,是筆墨與神采的橋梁。
劉熙載在《書概》中還說:“書尚清而厚,清厚要必本于心行。不然,書雖幸免薄濁。亦但為他人寫照而已?!?/p>
說顏家龍的書法“厚”,是其書法除卻有廟堂之氣外,看上去還顯得特別清新敦厚,結字如此,用筆如此,墨法、章法也都如此??少F的是,其敦實的結構,沉雄扎實的筆墨,力透紙背、入木三分的線質都源自他的本真。
另外,顏家龍的字是典型的“男人字”,與甜媚秀美無關。他的章法、結字、用筆從不纖云弄巧。不刻意干形式,不搔首弄姿,不裝瘋賣傻,不找噱頭。他所追求的,似乎正好是與靈巧相對應的“厚拙”。他的厚拙也是他生命的忠實寫照。
劉熙載在《藝概》中說,“賢哲之書溫醇。駿雄之書沉毅,畸士之書歷落,才子之書秀穎?!笨傊?,顏家龍幾十年的藝術禪定——練功、修德、蓄勢、養(yǎng)氣,他的書法才有了今天的神采,才有了如今這種令觀者肅然起敬的大家風范。
四、顏家龍書法藝術的地位和影響
縱觀顏家龍的藝術人生。我認為,他首先是一位書法大家,他在藝術上完善了屬于自我的特定的表現(xiàn)程式,確立了自己獨特的審美追求和藝術傾向,形成了豪邁、雄強、正大、莊嚴的,被主流社會及廣大民眾所接受的,雅俗共賞且別具一格的藝術風格。最重要的是,他在二十世紀的湖南甚至全國范圍內產生了廣泛且持久的影響。
其次,顏家龍還是書法藝術的活動家和領導者。自1984年湖南省書法家協(xié)會成立到本世紀初,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里,他先后擔任副主席、主席,主持著湖南書協(xié)的工作,為湖南書法事業(yè)的發(fā)展做過大量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
另外,顏家龍從事書法教育幾十年,是湖南書法教育的開創(chuàng)者和奠基人。他為湖南書法事業(yè)培養(yǎng)了大量的人才,他還是一位優(yōu)秀的書法教育家。
當然,顏家龍有畫家出身,還兼有詩人品質、記者經歷。扎實的學養(yǎng)為他的人生平添了厚度,他的詩文也因此而具有華彩。
總之,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迄今。過去的三十年是百廢待興的三十年,是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三十年。在這不平凡的三十年里,歷史賦予顏家龍以重任。作為湖南書壇的代表人物,他以自己優(yōu)秀的藝術和高尚的人格力量影響并引領著湖湘書壇。他為湖南書法事業(yè)所作的貢獻不可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