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憶我在江蘇省如皋市林梓初級中學讀書的那段崢嶸的歲月,最值得感念的,自然是幾個氣宇軒昂,行俠風度,肝膽皆冰雪的老師。
陳實老師
陳實,初三的語文老師兼班主任,一個學識淵博,頗有學者風度的才子。新生體育測試那天,他拍拍我的肩膀,微笑著說,你就是一(1)班的一號蔣保華吧?我受寵若驚,詫異不已。窘迫之間,連連點頭。于是,他勉勵我好好努力,力創(chuàng)佳績。我喜不自禁,引以為傲。一個出身貧寒家庭的學生,一個從未走出小鎮(zhèn)的孩子,一個常常被外人淡漠的兒童,深承如此眷注、褒揚和鞭策,對他自我人生價值的確認,未來人生發(fā)展的走向,愛與感恩情愫的養(yǎng)成,將產(chǎn)生怎樣不可估量的影響!
陳老師寫一手好字,遒勁、剛健、力透紙背的行書,散發(fā)著大氣磅礴的氣勢、豪情奔放的旋律,讓我無數(shù)次地潛心模仿;陳老師寫一手好文章,老到暢達、潑俏雋永的字里行間,彰顯著他精練深沉、高山流水的文人氣質(zhì),讓我無數(shù)次地陶然其間;陳老師慷慨激昂、聲情并茂的演講,悠揚清朗、余音繞梁的歌聲更是讓我如癡如醉,樂不思蜀。
尤為瀟灑得意的是他的課堂,眼界高遠、心胸開闊、趣味優(yōu)雅,自在極了!課如其人——清爽、精神!記憶中,他總喜歡穿件白色的夾克衫,襯著他不高的身材,顯得特別帥氣。偶爾指間夾根煙嘴,間或熟練地一彈,大有“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俠客風范。他上課似乎總是“輕輕地來”,潛伏在哪個同學的座位上,作壁上觀“虎”斗,在同學的困窘不堪和大家的嬉笑聲中,教室漸漸靜下去;這時,他帶著狡黠的微笑,慢慢站起身來,邊踱上前去邊開始了“話說上次我們談到……”的正題。隨著他身體的游移,我們的思維也迅速走進了課堂。他上課,從不帶書本,更不用教輔書。偶遇上級檢查或是心血來潮,夾本備課筆記,也是“束之高閣”,“擱置不論”。兩支粉筆,一口妙語,45分鐘一氣呵成;下課了,他又總是“悄悄地”離去、“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空留我們一臉期待。
聽陳老師的課,絕對是種享受。(即使后來,我成為教師,成為他的徒弟,再次坐到他的課堂里,感覺還是那般美妙的享受。)在他的課堂,沒有絢爛多姿的現(xiàn)代多媒體,沒有絮叨不止的問答,沒有天花亂墜的文本肢解。有的就是虔誠、質(zhì)樸、真摯的朗讀,讓你在吟詠誦讀之間,涵泳母語三昧,領(lǐng)略民族語言的美麗;有的就是平等自由的對話,與文本、與作者、與學生,游弋在字里行間,解構(gòu)魅惑,建構(gòu)魅力;有的就是聽說讀寫的抱樸含真,循序漸進地提升語文素養(yǎng)。這種干凈、素樸、有趣、智慧、幽默的課堂,既是他的人格輝映,無疑也影響著我后來的治學方式(不枝不蔓、追本溯源、嚴謹精深)和人生態(tài)度(高雅的品味,浪漫的格調(diào),率真的性格)。
徐福如老師
徐福如,初二的數(shù)學老師兼班主任,一個自學成才,頗有關(guān)東大漢氣度的豪杰。第一堂數(shù)學課結(jié)束后,作為班長兼數(shù)學課代表的我,惴惴不安地緊跟其后來到辦公室。他笑容可掬地問我上學期數(shù)學測試的成績。我頓時困窘得滿臉通紅,吞吞吐吐地坦白考得很不理想。(雖然在班級名次尚可,但這樣的成績的確令人羞愧難當。初一的數(shù)學老師,年邁體衰,每次課堂總是手捧課本或是教參,肘支講臺,從頭讀到尾。這種“文學式的閱讀教學”,讓我的數(shù)學抽象思維基本停留在簡單識記階段。)他依然保持著燦爛的笑容,追問我確切的成績。我只得支支吾吾地擠出幾個數(shù)字:八——十——四。他頓時斂起笑容,正色辭嚴地告訴我:作為班級的領(lǐng)頭羊,首先要在其位謀其政,遇事沉著冷靜,戒驕戒躁;其次,學習要謙虛謹慎,學會質(zhì)疑問難,并努力攻堅克難,不可淺嘗輒止;再次,個人要志存高遠,有目標才有內(nèi)驅(qū)力,有計劃才有行動力,有成績才有說服力。一語驚醒夢中人,簡單的對話,厘清了我紛雜散亂的學習生活,也確定了人生的第一個發(fā)展目標,更對我生命狀態(tài)的校正和學習動力的調(diào)整起到關(guān)鍵性的作用。
早就聽聞表兄對他的諸多溢美之辭,甚至有些神話的色彩,將他列為林梓初中“封神榜”之首。誠然,徐老師生活樸素儉約,從不修邊幅,總是給人狂放不羈感覺。然而,一走進課堂,他那凜然不可侵犯的氣勢消失殆盡,以他特有的“詭秘般”的笑容,展現(xiàn)出內(nèi)心的細膩,思維的縝密和愛心的柔美。他真正做到了既教書,又育人。記憶中的數(shù)學課堂,應(yīng)該是數(shù)學生活課堂。因為,在他的課堂中,有近一半的內(nèi)容,是講他的數(shù)學生活成長敘事的。譬如,在生火做飯時,如何邂逅到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由此展開了自學幾何的迢迢荊棘路;又比如,在發(fā)生火災(zāi)時,他如何獨自爬上屋頂,傾力搬下整個煙囪……每每講述這些陳年往事時,他總是慢慢坐下,娓娓道來,每講一句便抿下嘴唇,或是吸一口氣,眼睛半瞇著,還不時揮動他碩大的手掌。我們迷失在他的語言肢體中,“沉醉不知歸路”。突然,橫空一聲“好了!”他便倏地站立起來,繼續(xù)回到“抽象思維體操”中,經(jīng)由剛才看似無意實則有意的“形象點撥”,讓我們豁然敞通,多元求解。
正是這種生活文化數(shù)學的陶冶,形象理性思維的訓(xùn)練,我們才真正接受了“數(shù)”這個上帝的寵物,甚至萌發(fā)了“你,自然,我的女神,我要為你的規(guī)律而獻身”的宏偉目標。其實,數(shù)學的傳奇就是攀登智慧之山的傳奇。這類似于寫作美麗詩賦的傳奇,類似于創(chuàng)作美麗圖畫的傳奇,類似于制作雄偉雕塑的傳奇。然而,一個沒有幾分詩人氣的數(shù)學家永遠成不了完全的數(shù)學家。我們很幸運,在初二時遇到徐老師這樣的數(shù)學王國的詩歌王子,他以手中的“智慧神棒”點醒我們沉睡的心靈,引領(lǐng)我們走上數(shù)學殿堂的康莊大道。未久,我們便自行組建“數(shù)學學習高級研究小組”,在下午放學后,留在教室一起深度研討交流。
陳美蘭老師
陳美蘭,初一英語老師。工詩未必是高僧,陳老師自學錄音成才,讓后輩自嘆弗如。她關(guān)愛學生有如“圣母”一般。記得第一次默寫本發(fā)下之后,我發(fā)現(xiàn)在本子的左上角出現(xiàn)了小小的紅字“①”,很是不解。瞧瞧同學的本子,沒有任何異樣。這才知道,我是班級唯一的滿分。這是我人生之中,第一次擁有“我是第一”的鮮明而強烈的情感體驗。陳老師以這種獨特的方式,獎掖后生,著實讓我感激不盡,終身受用。后來,我對英語學習投入了相當?shù)臒崆椋冀K保持班級的制高點。課前自主預(yù)習新知,背誦單詞,熟讀課文;課上踴躍發(fā)言,積極思考,永葆學習的高峰狀態(tài);課后買來練習冊答案,自主完成并訂正掌握,以便第二天陳老師借我的講授,不出現(xiàn)任何錯誤和遺憾。這種“第一”的“身份確認”和“自我認同”,與其說是種激勵,不如說是一種鞭策,時時催我前行不息。以至于到了初三,英語一課未聽,中考仍是滿分。因為整個初中階段的六冊書本,我已爛熟于心,夸張到清晰記得所有單詞的頁碼。直到今天,我仍然保持著學習英語的激情,而陳老師發(fā)自內(nèi)心的“蒙娜麗莎”般的微笑,也一直感召著我奮進不止。
回憶當年母校教師,多有游俠性格,別有幽懷。初一公民課李霂校長閑靜少言,不慕榮利,剛正不阿,令人心生敬畏;語文課周永萍老師賢惠優(yōu)雅,熱愛生活,與生同樂,很有親和力;初二地理老師陳繼紅,專業(yè)頗有造詣,手繪地圖,嫻熟精湛,課堂亦是“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空云卷云舒”;初三物理錢躍華老師,課堂清新自然,曉暢怡人,板書頗有“曲若行云弦中仙,文如走龍筆下神”的韻味;化學徐福生老師,授課韻律高山流水,猶繞耳邊,至今我仍清楚記得化學的定義……華枝春滿,天心月圓。當我在而立之后,再次回望初中逝水年華時,諸多教師的殷殷教誨,此聲真合靜中聽!
(作者單位:江蘇如皋市教科室)
(本欄投稿郵箱:xt6688107@sohu.com)
責任編輯蕭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