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回到了3班。我告訴我的新弟子,三是我的吉祥數(shù)字,我與三有緣。我人生的第一次出發(fā)和第二次出發(fā)都在三月;來“南中”第一次當班主任也是3班。因為這樣的緣,我和我的新弟子們一見如故——我總是喜歡以不同的方式與他們在第一時間建立親近關(guān)系,我很清楚,我的快樂將與他們糾纏在一起。沒有一個高高在上或冷若冰霜的教師能夠獲得職業(yè)的快樂。我一向認為敬業(yè)不如樂業(yè),認真讀書不如熱愛讀書。
我以“認識……”為話題上了新學期第一節(jié)語文課。
先是認識同學。給他們3分鐘互相介紹,然后請代表站起來介紹他所聽到的。我告訴他們,學會說,是人生的武器;學會聽,是做人的修養(yǎng)。兩位站起來的學生說了同學的籍貫、原學校、性格等,我問另一位同學“你交朋友最關(guān)心對方什么”,她答曰“愛好”,我便問“志同道合最容易成朋友,為什么介紹時丟了呢”?他們笑得很天真、很無邪的樣子,回答我:他們沒說。一個沒有愛好的人是貧乏的人,一個沒有愛好的人生是貧乏的人生。我得讓他們知道。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認識了一個叫馮小桐的男生,他的活潑與開朗遠超出我的想象。這樣沒有絲毫拘謹?shù)牡谝徽n,讓我覺得快樂上課、快樂學習完全是可能的事情。我祝愿他們都能像他那樣快樂!下課我和他聊天,他說他語文是B,語文不好也不喜歡,我說,一學期過后你再跟我說好不好、喜不喜歡吧。我不一定能讓每一個學生愛上語文,但愛上語文課還是可能的(當然不一定愛上考試)。小桐同學說,他會和父母吵架,我說那你就幸福吧,一個允許你頂撞、允許你撒野的父母會是多么寵愛你。
得讓每一個孩子都懂得愛父母,愿意與之聊天,分享,這也是給我們自己的教育減壓。教師永遠不是單打獨斗,得有人和我們戰(zhàn)斗在一起,父母是最合適的人選了。
然后是認識自己。我做了一張卡片讓他們填寫。有人填得非常順暢;有人抓耳撓腮,不知如何下筆。一個明白自己喜歡什么、想要什么的人,才能得到什么。我得提醒他們,首先是認識自己,然后是清晰地認識自己,再是理性地認識自己。
認識我自己——我的個人卡片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愛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座右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歡的書(不超過3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歡的作家(不超過3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崇拜的偶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喜歡做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不喜歡做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喜歡在網(wǎng)絡(luò)上做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喜歡的音樂(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喜歡的運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喜歡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自己最滿意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對自己最不滿意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歡的教師是(特點,不是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喜歡的語文課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最大的愿望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個環(huán)節(jié)里我認識了一個叫周易的女孩,她幾乎是一氣呵成,而且許多答案在我意料之外,顯示了與上一個男生完全不同的書生氣。
再接著是認識語文,先讓他們自己說,在一堆奇里古怪的答案(比如語文就是詩)中,我簡化為語+文,告訴他們張口會說、提筆會寫就是語文。我再問,要會說、會寫的前提是什么?又是一堆答案,我給簡化成了一個字“讀”,從會讀書的孩子不會變壞,到會讀書的學生語文一定不差。我用了很長時間給他們講讀書的意義,我希望他們會讀書,這樣我就可以“偷懶”了。
讀書總是一件說說容易做做難的事。我順便問他們家里訂雜志了沒,一個沒有一本雜志的家庭也是貧窮的,是沒有品位的,我希望轉(zhuǎn)達給他們父母。如果他們父母不熱衷打牌、喝酒、唱K、泡肥皂劇……那就是孩子的福氣了,也是我們的福氣。
最后是認識教材??纯此麄兩险n之前有沒有興趣翻閱教材,考考他們對教材有沒有整體認識,有沒有信息篩選與信息儲存的意識。
我沒忘布置作業(yè):自學并口譯《燭之武退秦師》;出十道題的加點字解釋?!矣谜n題來舉例,哪些字是值得加點的,同學們東一句西一句中統(tǒng)一了“退”和“師”字,前者涉及到使動用法,后者涉及到一字多義。我告訴他們這個故事很好玩,是一場“語文的勝利”,即耍嘴皮子的勝利。
我能看出他們的興奮與期待。先上古文是備課組統(tǒng)一的,愛上語文,首先得愛上古文。能力是養(yǎng)出來的,不是嚇出來的。
(作者單位:深圳市南頭中學)
責任編輯鄒韻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