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讓學生學會提問的作用
在課堂教學中,注意學生提問,將實現(xiàn)教學重心由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轉移,根本改變學生學習時的被動地位,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地學習和思考的能力,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1.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積極的思維水平。與學生提問水平相比較,教師的提問往往從自己的思維角度、認知水平出發(fā),并且提問的內(nèi)容常常限制了學生的思維范圍。在這樣的條件下,有些問題一旦超越或低估了學生能回答的能力,就會使學生失去思考問題的興趣,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而學生提問都是從自己需要的角度出發(fā),他們會饒有興趣地去準備問題。針對自己未知的領域,通過觀察、比較、分析和綜合,提出一些有代表性的問題。這樣,他們的思維處于積極狀態(tài),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心智潛能得到有效發(fā)展,思維水平會大大提高。
2.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自主性。要讓學生提問,學生必然在授課之前認真預習新課,主動地去發(fā)現(xiàn)要提的問題。如果學生在預習新課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時,學生會帶著問題認真地聽課,如教師講解后還不能解決問題時,學生在課內(nèi)會主動向教師提問,這樣會發(fā)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3.有利于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一般情況下,多數(shù)學生自我意識強,有個性,有追求,喜歡表現(xiàn)自己。因此,教師要在教學中讓學生提問,這是尊重學生和相信學生的一種表現(xiàn),使學生感到自我存在的價值,便會激發(fā)健康的情感,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
4.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個性
個性是人性在個體上的表現(xiàn)或反映,它是人們在生理、心理、社會諸方面的一系列穩(wěn)定特點的綜合。學生的個性千差萬別,這是由學生的生理、心理、家庭背景、生活環(huán)境等許多因素影響而形成的。要讓學生提問,教師必須要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松民主的教學環(huán)境,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讓學生提問,必須面向全體同學,允許每一位學生根據(jù)自己的需要對所學知識存在的疑慮提出問題,這樣便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實際認知水平,創(chuàng)造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發(fā)展學生個性。
二、讓學生學會提問的途徑
1.創(chuàng)設讓學生提問的環(huán)境。學生之所以不敢或不會向教師提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少讓學生提問的環(huán)境。長期以來,教師在教學中只管以長者的身份把自己的知識灌輸給學生,不管學生是否樂意接受,是否能夠接受,不尊重學生的情感和需要,無視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忘記了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即使學生提問,也只是得到老師草率的回答,未能得到老師的鼓勵,有時學生想要提問,卻沒有時間。因此,營造民主的教學氛圍,建立正確的評價導向,給學生提問的時間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教學中要建立新型的師生合作關系,教師要尊重學生,要與學生平等相處,要創(chuàng)設一種寬松的民主氛圍。教師不能過分提高自己的權威,要讓學生感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教師不是至高無上、完善無缺的。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鼓勵學生提問,靈活應用各種方法有效改進學習效果。教師對學生的提問是認真回答,還是置之不理?這顯然是一種對學生提問的態(tài)度問題。課堂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組織者,在教學中起主導作用,教師要讓學生提問,就應該建立起鼓勵學生提問的評價導向。首先,給學生心理暗示,讓學生知道敢提問的學生都是好學生。同時,要常表揚愛提問的學生,通過表揚提高學生提問的積極性。其次,對學生提出的任何問題,都應微笑著認真對待。不要輕易否定學生的提問,以鼓勵他們下次再問。再次,對于提問有水平的學生,教師要表揚他,并鼓勵其他同學效仿。
2.教師要引導學生提問。學生不可能生來就會提問,特別是小學生,他們正處在各方面的發(fā)展階段,也不可能知道提問時該提什么或不該提什么,這就需要教師來進行培養(yǎng)。
首先,引導學生養(yǎng)成提問的習慣。提問是一種教學方法,教師的提問是一種教的方法,學生的提問是一種學的方法,如果學生學會了提問,那么學生也就掌握了一種學習的方法。因此,教師一定要引導學生樹立起提問的觀念,懂得學會提問對自身學習帶來的益處,并讓學生做到敢于提問和樂于提問,以養(yǎng)成向教師提問的習慣。
其次,引導學生提高提問的質(zhì)量。學生的提問要少而精。眾所周知,提問是提高教學質(zhì)量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手段應用適當才能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如果學生進行簡單、復雜、不著邊際的低層次提問,不但不能達到教學目的,反而降低教學效果。因此,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所學的內(nèi)容、難點和重點進行提問并展開討論,以引導學生對某一問題進行深層次的思考,提高提問的質(zhì)量。
最后,引導學生把握提問的時間。學生不僅要敢于提問,更要善于提問,提問雖然可以在課內(nèi)任何時刻進行,但在不同的時刻的提問所取得的效果不一樣。因此教師應引導學生善于抓住提問的最佳時機。學生提問的時間要靈活掌握,可在課前、課后,也可在課中。如屬學生個別的問題,而不具有普遍性,學生可單獨在課余時間向教師提問。如碰到疑難問題,甚至中等水平的學生也很難聽懂時,學生應不失時機地向教師提問,以引起教師的關注,使之了解目前多數(shù)學生掌握的實際知識水平?!?作者單位:江西省信豐縣小江鎮(zhèn)中心小學)
□責任編輯:周瑜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