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跑作為小學各學段的重點教材,是一項比較枯燥的運動項目,學生難以在規(guī)定的課時內保質保量完成教學內容,因此,設計、選擇多種訓練形式,是激發(fā)學生興趣、提高訓練效果的關鍵。根據(jù)小學生的特點,我運用教學實驗方法來選擇快速跑運動并進行教學,為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一點參考。
一、教學研究對象和實驗方法
1.研究對象
江西師大附小四年級4個教學班,共計280名學生。實驗前,我們分別隨機抽取四年級三、五班為實驗組,二、四班為對照組;本次實驗圍繞教學實驗方法,開展嘗試教學研究,對照組圍繞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同時控制兩方授課時間和授課內容而進行。
2.實驗研究方法
(1)問卷調查法。本次問卷對實驗組學生和對照組學生在實驗前后進行調查,共回收問卷280份,其中有效問卷280份,有效率為100%。
(2)對比實驗法,實驗前后對快速跑運動的基礎認識、快速跑運動的技能水平進行比較得出結論。
3.實驗步驟
(1)激發(fā)興趣階段。學生在室內通過多媒體設備觀看高級教練的技術動作教學錄像,觀看田徑比賽錄像,可以看到動作的分解,使學生形成比較正確的動作表象,如進行起跑、途中跑等基礎的講解,給學生建立起感性認識,初步引導學生確定其學習的目標;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快速跑運動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及跑游戲的有趣性,激發(fā)了學生對快速跑的興趣。
(2)引導興趣階段。圍繞教學的重點設計一系列的游戲練習。如:擺臂、小腿后收、高抬腿跑、后蹬跑、小步跑、車輪跑等等動作編成套路,指導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有節(jié)奏地練習,這樣,學生注意力集中,而且激發(fā)了學生積極參與訓練的興趣。
(3)主動參與階段。教師創(chuàng)設教學情景和布置一些簡單的教學任務,啟發(fā)學生思維,組織學生自己去練習思考,突出練習的量和密度。經過學生自主練習以后,教師進行對該項技術的評估和考核,并且組織相關技術內容的小群體比賽。
(4)積極發(fā)展階段。鼓勵學生在課余參加跑步運動,讓學生自己組織競賽并邀請教師擔任裁判,學校也適時開展快速跑趣味游戲等比賽。
(5)有所追求階段。在教學中,本人常模仿一些明顯比賽場景,還送一些名將名字給他們,滿足他們對成功的追求。
二、結果與分析
1.提高了小學生對快速跑的興趣并享受到成功的樂趣
快速跑是孩子們生活中最簡單又不可缺少的一種游戲。嘗試游戲教學法打破了傳統(tǒng)體育教學先進后練的程序,滿足了學生急于探求的好奇心和好勝心,上課時,注意力集中,學習自覺主動,意志比較頑強,組織紀律性好。本人采用問卷調查對比分析,問卷內容包括學會對待跑運動的態(tài)度和享受成功體驗等。
調查結果顯示,在對待快速跑興趣方面實驗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見表一。
讓學生在體育課享受快速跑運動樂趣的認識上,實驗組65.7%享受跑運動的樂趣,對照組只有41.4%享受成功,說明實驗組喜歡快速跑的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見表二。
對照班小學快速跑基本技術能力顯著提高。
2.游戲化教學使學生對快速跑的技能得到迅速提高
在發(fā)展奔跑速度的游戲教學過程中,應根據(jù)小學生活潑、好奇、求異、好勝心強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游戲與競賽活動,有針對性地加強簡單技術和淺易知識的傳授、誘導和點撥,學習各種發(fā)展移位速度的形式和方法。如移動游戲、追逐游戲、搶占游戲、競賽游戲等。
從表中可以看出,實驗前,實驗組與對照組各項運動無明顯差異;實驗后,實驗組的成績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這充分說明運用游戲教學后的成績有了明顯提高。
三、結論與建議
通過調查研究,50米快速跑課堂采用游戲化教學,能有效提高學生的50米快速跑知識技能。課堂教學模式即激發(fā)興趣——引導興趣——主動參與——積極發(fā)展——有所追求,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對50米快速跑感興趣,從而達到愛學一會學一學會?!?作者單位:江西師范大學附屬小學)
□責任編輯: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