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肝炎是指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超過6個月,血清學(xué)、病毒學(xué)、生化學(xué)試驗等臨床檢查陽性者。轉(zhuǎn)氨酶升高是肝細胞損害的主要表現(xiàn)之一?,F(xiàn)代藥理研究證明,許多中藥在保肝降酶方面有著獨特的優(yōu)勢和療效。患者如能辨清病情,積極輔以藥茶自我調(diào)養(yǎng),相信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濕熱中阻
表現(xiàn):兩脅脹痛,口苦口臭,惡心厭油,無饑餓感,全身困倦,或見身目發(fā)黃,小便黃赤,大便粘滯或先干后溏,舌紅苔黃膩。
藥茶:①苦參龍膽茶:苦參24克,龍膽草1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20分鐘,去渣后(或加少許白糖)每日數(shù)次等量溫服。②公英二草茶:蒲公英30克,垂盆草30克,甘草6克,煎服方法同上。③青葉虎杖茶:大青葉、虎杖各30克,煎服方法同上。④茵陳大黃茶:茵陳30克,大黃6克,煎服方法同上。
肝郁脾虛
表現(xiàn):兩脅脹滿或疼痛,納食減少,脘痞腹脹,面色淡白,乏力懶言,大便不成形或稀溏夾有未消化食物,舌淡苔白。
藥茶:①柴陳佛手茶:柴胡12克,陳皮12克,佛手12克,沸水沖泡,代茶頻飲。②郁金甘草茶:郁金5克,甘草2克,研末,開水沖服,每日3次飲服。③二苓人參茶:豬苓24克,茯苓24克,人參12克,水煎服,每日2次飲服。
瘀血阻絡(luò)
表現(xiàn):兩脅刺痛,部位固定,晝輕夜重,面色晦暗,肝脾腫大,質(zhì)地較硬,出現(xiàn)肝掌、蜘蛛痣,女子月經(jīng)不調(diào),舌質(zhì)暗、邊有瘀點或瘀斑。
藥茶:①丹赤活血茶:丹參20克,赤芍24克,加水500 毫升,水煎濃縮至200毫升,每日分2~3次溫服。②紫參二花飲:紫參20克,水紅花子12克,紅花12克,煎服法同上。③玫瑰當歸茶:玫瑰花9克,當歸9克,馬鞭草15克,開水沖泡代茶飲,每日2次。
肝腎陰虛
表現(xiàn):右脅隱痛,腰酸腿軟,頭暈?zāi)垦?,耳鳴眼澀,口燥咽干,失眠多夢,或見手足心熱,夜間睡時汗出、醒則汗止,舌體偏瘦,舌紅少苔。
藥茶:①枸杞首烏茶:枸杞子30克,首烏20克,加水500毫升煮沸5分鐘,去渣取汁,加紅茶2克沖服,每日溫飲數(shù)次。②二子降酶茶:五味子6克,女貞子12克,研末沖服或水煎頻服。③山梅茶:山楂15克,烏梅20克,開水沖服,每日數(shù)次。
小貼士:服用藥茶前最好請中醫(yī)辨證,以準確對癥;如需藥物治療,應(yīng)在堅持用藥的同時服用藥茶。同時要注意休息,均衡飲食,戒除嗜食辛辣刺激、暴飲暴食、吸煙、飲酒等不良飲食生活習(xí)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