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話
學歷高的人這樣講話
1.一次我在清華食堂吃飯,對面坐了一對情侶,只聽女孩對男孩說:“我還沒吃飽,想再吃一塊那種扇形銳角餅?!蔽野迪?清華女生果真不一樣,我們平時只是稱那種餅為三角餅。不知二人結婚后,她會不會這樣叫男孩吃飯:“喂,那個不規(guī)則多面體過來!”
2.某同學獻血。大夫:“同學,請把胳膊彎一下?!?/p>
同學:“彎曲角度多少?”
大夫:“同學,請把手一握一放?!?/p>
同學:“頻率多少?”
3.某教授去醫(yī)院看眼睛,艱難地描述癥狀:“呃……嗯……就是那個……物體跟它的像不能重疊在一起……”N久,大夫阿姨突然頓悟了:“您是說看東西有重影兒吧?”
4.某醫(yī)生去買菜,對賣肉的大師傅說:“師傅,來一個豬腎?!备愕脦煾狄活^霧水,沒有理他。這時旁邊過來一個人說:“這個腰子我要了?!庇谑?,肉攤上僅剩的一只豬腰子,被人搶走了。
(北京劉曉東供稿)
智力沖關
10元錢哪去了?
3個人住宿,共交300元,每人出100元。
過后老板說今天住宿優(yōu)惠,退50元。叫服務員退給他們。
服務員貪了20元,給他們一人10元。
3個人等于一人給90元,共270元。加上服務員貪的20元,共290元。
問:還有10元哪兒去了?
趣味謎語
伸張正義(猜一醫(yī)學名詞)
愚公移山(猜一醫(yī)學名詞)
(福建石獅薛宗進搜集)
(答案在本期找)
言論
如果將餐廚垃圾中的油脂(垃圾油)提取出來,它將是一種寶貴的資源。雖然垃圾油已經(jīng)失去再次食用的營養(yǎng)價值,但其在工業(yè)上可用于制作硬脂酸、脂肪酸,是生產(chǎn)橡膠、肥皂、化妝品的重要原料。
——何東平教授和他的研究團隊提出建議
飯館菜炒之前一般要先過油,在這道“滑油”工序中,好油可反復使用七八次,而地溝油最多三次就變黏,且有哈喇味兒。另外,室外溫度較低時,地溝油會像棕櫚油一樣凝固。因此,冬天可以據(jù)此來判斷真假油;夏天則可通過冰箱來檢驗。
——特級廚師馮鵬為消費者傳授“辨油心經(jīng)”
一個中型酒樓每月用油800斤左右,好油每斤3.7元至4元,便宜油每斤2.7元至3元,在油上打主意,每月省下的不到千元。此外,使用地溝油并不能節(jié)約成本。比如水煮魚,正常油一般可以多次使用,如果是地溝油,下次就用不了,反而不劃算。
——某酒店老板舉例證明酒樓使用地溝油并不劃算
我們當前所觸目驚心的“地溝油”,不是“地溝油”本身存在問題,而是“地溝油”的流向出了問題……對于治理,不是去聲討“地溝油”的存在、去消滅,也不是要每一個人都去掌握識別食用油的技術和能力,而是要通過更加嚴格的監(jiān)管,控制它的流向,讓它走向資源再利用的道路。
——《長江日報》評論員李瓊認為地溝油是個流向管理問題
與其一味在地溝油技術檢測難題面前躊躇不前,不如切換角度,大力倡導技術較為成熟的相關綠色開發(fā)產(chǎn)業(yè)。這不僅符合低碳經(jīng)濟的政策導向,更可以從根本上保證百姓的身體健康,何樂而不為呢?
——經(jīng)濟學博士馬紅漫建議以市場化途徑解決地溝油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