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三分之二的時間是緊張,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失落,二者之間的臨界點就是我站在兒子宿舍的樓下沖他揮了揮手。
年初的時候,當朋友們得知我兒子參加2009年高考,就有好心而又有經(jīng)驗者告訴我,高考前有三次模擬考,只要把這三次考試的成績加起來除以3,大概就是高考的成績了,再和以往的高考錄取線對照一下,就大致知道能上什么學校了。于是我天天盼望著模擬考,盼了一次盼二次,盼了二次盼三次;終于,模擬考考完了,又盼著正式的考試。高考的前一天,兒子對我說:“老爸,你千萬莫接莫送,你千萬別可憐巴巴地站在考場門口,一切同我平常上學一樣?!蔽艺f:“是你考又不是我考,我干嘛可憐巴巴地站在校門口?!笨傻搅说诙?,我坐在辦公室里心神不安,最終還是跟領導請了假,打的直奔考場,還是可憐巴巴地跟一大群可憐巴巴的家長一起,在烈日下焦灼地等待。終于考完了,兒子鐵青著臉出來,我剛要開口說什么,他豎起手指說:“噓,別吵,我一個字也不會說?!彼谇懊孀?,我像個跟班似的可憐巴巴地跟在后面,還真是一個字也不敢問。
考完了就等分數(shù)出來了,那陣子我真像條擱淺的魚,在沙灘上亂跳。早早地就跟電信留言,叫他們第一時間通知我;那幾天我?guī)缀跆焯炫吭陔娔X前等著分數(shù)出來,兒子的身份證號、準考證號、座位號,那么老長的一大堆數(shù)字,我全能背下來;分數(shù)終于出來了,我又抱著那一大本報考指南幫他填志愿,一個個學???,一個個專業(yè)比較,幾天之內(nèi)就成了關于中國高校情況的專家;志愿報上去,就等錄取結果了,又是漫長的等待;在我預計結果大概會出來的那一夜,我通宵未睡,坐在電腦前反復地輸入查詢號,凌晨五點鐘的時候,在電腦上我終于看到了兒子的錄取通知書。
九月的時候,我送兒子到異地的高校,幫他打理好一切,叮囑了一番后就往樓下走,走到樓下正要上車的時候,兒子趴在窗臺上沖我喊:“老爸,再見!”我沖他揮揮手說:“我走了,好好干!”那一刻,我悵然若失,兒子大了,終于開始離開父母獨立生活了,我再也不能沖他指手畫腳,指導他訓他了;那時候,我的腦子里冒出個不恰當‘的比方,我感到兒子就像一匹被我圈養(yǎng)了十八年的駿馬,而如令,我搬開了柵欄門,沖他揮手,對他說:生活無限廣闊,跑吧,兒子!
(李奕摘自《現(xiàn)代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