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豐富幼兒對家庭成員的情感,我設(shè)計了“手指大家庭”游戲。首先,我告訴幼兒:“五根手指長短不一,但它們都同時長在一只手上,好似一個大家庭?!逼浯?,我伸…大拇指說它是爸爸,并問幼兒:“爸爸會干什么?”有幼兒說:“爸爸會開車?!蔽冶惆阉幦胧种赣螒蛑校骸按竽粗甘前职?,爸爸開汽車,嘀嘀嘀,嘀嘀嘀?!弊尯⒆觽儗W著爸爸開車的樣子,煞有介事地開起車來。再次,我告訴幼兒食指是媽媽,中指是哥哥,無名指是姐姐,小指是寶寶,并引導幼兒把它們編入手指游戲中,如“中指是哥哥,哥哥拍皮球,啪啪啪,啪啪啪”,“小指是寶寶,寶寶敲小鼓,咚咚咚,咚咚咚。”就這樣,五根手指都被一一編入家庭成員之中,孩子們在游戲中細細品味著家庭的幸福。
木頭人
王 霞
這天,我和孩子們一起玩“木頭人”游戲。當說到“不許說話不許動”時,孩子們畢恭畢敬地坐好,活動室里頓時安靜了下來??刹灰粫?,幾個“小調(diào)皮”就動了起來,嘴里還嚷著:“累死了!”我想,這種過于安靜的方式對幼兒來說是不快樂的。于是,我打破以往的游戲規(guī)則,啟發(fā)孩子們想出了更多玩“木頭人”游戲的方法。第一種:兒歌念完,擺出一種動物的造型:第二種:兒歌念完,擺出自己認為最有趣的造型;第三種:念咒語,換造型;第四種:用“魔棒”點到誰,誰就自由做動作,再一點就恢復(fù)原造型。此后,孩子們每一次玩這個游戲都非常開心和投入,他們的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也得到了發(fā)展。
顏色賽跑
程玉芳
為了讓幼兒通過比較選出可做染色的紙,我和他們一起做了“顏色賽跑”小實驗。即收集一些生活中常見的不同質(zhì)地的紙,如畫紙、舊報紙、銅版紙、宣紙、衛(wèi)生紙、包裝紙……將這些紙裁成一樣長短寬窄的紙條,并準備一些有色水。實驗開始時,幼兒各選一張自己想要的紙條,同時將各自紙條的一端浸入有色水里到事先折好的痕跡。在同樣的時間里,誰的紙條浸的顏色部分長、又不易爛就符合染紙的用紙要求。用這種與眾不同的方法,不僅可以讓幼兒選出染紙,還能讓幼兒體會到一種成功的喜悅。
開花店
龔惠平
數(shù)學知識比較抽象、枯燥,幼兒往往難以理解和應(yīng)用。為此,我結(jié)合日常生活設(shè)計了一些數(shù)學小游戲。比如,“開花店”游戲。我在生活區(qū)里投放了品種各異的花、圖片、花泥等材料后,讓幼兒以“石頭剪子布”的形式選出各自所擔當?shù)慕巧?店主、顧客、收銀員等)。顧客需根據(jù)花的品種說出所買花的朵數(shù)和顏色,如買2朵紅色的玫瑰花、4朵白色的水仙花等;店主根據(jù)顧客的要求負責發(fā)貨;收銀員負責收銀。就這樣,幼兒自由開心地進行著游戲。他們不斷地運用已有知識經(jīng)驗去解決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從而提高了在生活情境中應(yīng)用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