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難寫,因此怕寫;因為怕寫,總寫不好;因?qū)懖缓?,更不愿寫。這似乎是學生寫作的一個怪圈。如何讓學生不怕寫、愿意寫,直至喜愛寫。本文結(jié)合教學實踐,從作文內(nèi)容生活化和培養(yǎng)寫作興趣兩個方面探討這一問題:
一、作文寫作生活化
寫作必須與生活相結(jié)合,必須與學生的思想實際相聯(lián)系。學生為真情而寫作,為興趣而寫作,為交際而寫作。為實用而寫作。總之,是有所為而作。目前,世界各國作文教學有一個共同的趨向,就是向生活靠攏,以內(nèi)容為中心。如日本語文教學界“生活作文”的作文思想。“生活作文”是“通過以生活世界為對象的寫作,在培養(yǎng)語言能力的同時,通過以生活內(nèi)容為中心的討論等活動。深化學生對生活的認識,使學生形成主體性的人格”。又如美國的作文教學有一種盛行的做法,就是“作文題目不受拘束。允許兒童自由選擇,寫作的東西必須是學生真正相信和關(guān)心的”。我國的作文教學改革中有許多類似的做法,如情景作文、實踐作文、整理資料作文及課外練筆等。以上這些作文思想和作文訓練方式雖然形式不盡相同,但它們都體現(xiàn)了作文應(yīng)與學生學習、生活密切相關(guān),而不必拘泥于長短、結(jié)構(gòu),純粹是為了“寫點什么”,不會束縛學生的思想,壓抑學生的個性。使“要我寫”轉(zhuǎn)變?yōu)椤拔乙獙憽?,使“寫假我”轉(zhuǎn)變?yōu)椤皩懻嫖摇?。為使作文生活化,筆者在以下兩方面作了嘗試:
1 作文布置講究“隨意”
我發(fā)現(xiàn)學生平時寫的日記、隨筆等都很好,但課堂上正式寫命題作文時,水平就會降低。這是因為日記、隨筆,他想怎么寫就怎么寫,體裁、宇數(shù)、內(nèi)容各個方面都沒有限制,學生得到充分自由發(fā)揮:而作文則不同,老師規(guī)定了題目、體裁、宇數(shù)以及寫作時間,極像一次寫作考試。各方面限制了創(chuàng)作思維。注意到這種情況后,我在作文課上增加了“隨意”性,即只給出題目、體裁,字數(shù)、內(nèi)容等不作要求。我提倡有話則長,無話則短。長要求沒有廢話,短要求能充分表達自己想耍表達的。沒有字數(shù)的限制,學生寫作起來自由得多。雖然我沒有按照一般要求規(guī)定600字。但他們大都能達到,甚至千字。隨意還體現(xiàn)在作文的布置上。如教學《桃花源記》后我請學生寫“我的‘世外桃源”。的作文。有的學生寫了現(xiàn)在農(nóng)村的新氣象、新風貌,有的學生寫了對未來的憧憬、想象。另外。我還注意結(jié)合學習、學校、社會等各方面的動態(tài)布置作文,如每年的開學典禮后我都要請學生自由抒寫內(nèi)心的感受,因此才有《我真羨慕他》、《明年我也上領(lǐng)獎臺》等內(nèi)心獨自。在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因時、因地、因情而隨意布置作文,學生更大膽寫,更樂意寫,因此能寫得更好。
2 訓練形式講究多樣
生活是作文之源,學生生活越豐富,作文內(nèi)容就越充實。教師要通過課內(nèi)向課外開放,要重視開拓中學生的社會生活視野。培養(yǎng)他們勤于觀察、善于思考、面向社會、接觸實際的良好意識和能力,力求做到寫作題材與學生生活合拍,從而使作文內(nèi)容生活化。要想讓學生真實反映生活,還必須講究訓練形式多樣化。怎樣拓展作文的形式呢?
(1)運用形象思維,進行創(chuàng)造想象。我們不妨多讓學生寫一些”假如我是……”“我希望……”“新世紀暢想”“三十年后我們再相見“之類的作文,并且有意識地指導學生多看科幻佳作。讓學生進行合理假設(shè)、推測、聯(lián)想、想象,從而有所創(chuàng)造。
(2)要引入科研文。教師引導學生把考察、種植、參觀、觀察、實驗等科學研究活動的過程、有趣的情節(jié)、獲得的知識及怎樣獲得的寫下來。如,在生物課時組織“用顯微鏡觀察微生物”活動后,讓學生寫科研活動文。因為,學生親身經(jīng)歷了活動的全過程,用顯微鏡觀察到了用肉眼看不到的新奇微生物。學生對此充滿興趣,感受很深。
(3)用日記、童話、寓言故事、改寫、續(xù)寫、擴寫等形式調(diào)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另外,適當鼓勵學生寫一些文學作品,如小詩、小小說、課本劇、生活短劇等,讓學生體會創(chuàng)作的快樂。
二、興趣培養(yǎng)多樣化
1 作文評改要肯定為主。委婉批評。以評改促進寫作
每個學生的文章,只要是認真寫的,都會有可取之處,所以我都給80分以上的高分,以資鼓勵,稍好一點的,則在90分以上。每個學生拿到本子首先看的是分數(shù),分數(shù)一高,即使有批評的,指出不足的地方的,他也能接受。另外評語也很重要,學生很在乎老師對他的文章的評價。我常以聊天式的話語給學生作文寫評語,對學生的作文進行評價。激勵、指導學生寫好作文:對作文中反映出的思想情況提出自己的看法: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目標;在學生精彩詞語、句子、段落下面畫圓圈,用文字加以肯定或提出不足……這樣,學生看老師評改后的作文,覺得你不僅是老師,更是益友,所以建議容易接受。一味的表揚并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因為時間一長他們會麻木,而且他們的文章中的確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所以提出缺點也是必要的。對于批評,我講究放低位置,即放低自己作為老師的位置,把自己放到與學生相等的水平面上指出缺點,并共同探討修改的最好方法。
2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活動激發(fā)寫作
沒有一位文學家的成功不是得益于大量課外閱讀。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必須以讀促寫;要提高文學欣賞水平,必須以讀促賞。因此,我在教學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1)開設(shè)文學欣賞課。在教學中必須讓學生廣泛涉獵各類文學作品,吸取更多的營養(yǎng),增加知識積累。<讀者><散文><語文報)等刊物成了學生的精神食糧。我們常說:要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要有一桶水。這句話只說對了一半。其實教師不但要有一桶水。更重要的是要培養(yǎng)學生自己去找水的能力。宋代理學家朱熹說: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學生閱讀寫作的”源頭活水”還得自己去尋覓。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學生閱讀量大了,知識積累多了,閱讀興趣就會越來越高,“找水”的能力就會越來越強。進而使閱讀寫作漸入佳境,最終達到“書山有路‘趣’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的境界。
(2)讀、剪、評、薦的讀報活動。由學生自己閱讀各種報紙、雜志,剪下自己欣賞的好文章,再由小組評比,最后推薦給全班同學。很多同學僅用一學期時間就積累了上百篇文章,三四本剪報集。閱讀量之大、積累之多,令老師、同學驚嘆。更重要的是,剪報不僅加強了積累,而且使學生養(yǎng)成了主動閱讀的好習慣,在不斷提高自己的同時獲得了精神享受。
除此之外。我還鼓勵學生自編、自導、自演課本劇,不僅能加深對課文的理解培養(yǎng)閱讀興趣,還能夠增強學生的寫作、表演能力。鼓勵學生辦手抄報,促進學生各方面的能力的發(fā)展。鼓勵學生向?qū)W校廣播站、??陡澹岣邔W生的寫作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