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伶 朱晶華 韓 明
(江蘇省如皋市農(nóng)業(yè)技術推廣中心 226500)
我市早春大棚黃瓜以栽培耐低溫的津優(yōu)1號等品種為主。津優(yōu)1號是由天津黃瓜研究所選育,瓜條長30cm左右、粗3~3.5cm,皮色綠、刺瘤較多,長勢強、結瓜多,適宜春季大棚早熟栽培。
可選用大田土 (最好是蔥蒜土或草炭土)6份、腐熟有機肥3份,再加入適量過磷酸鈣配制營養(yǎng)土,配好后進行消毒。黃瓜根系再生能力弱,應采用塑料缽育苗。將準備好的營養(yǎng)土在溫暖處堆放7~10d后裝缽,營養(yǎng)土面距缽口1~1.5cm,擺好營養(yǎng)缽后,覆蓋1~2層地膜以提高地溫,如果地溫過低可采用電熱線加溫。
用55℃溫水溫湯浸種,待水溫降至30℃左右時,浸泡6~8h,種子吸足水分后撈出瀝干,用濕布包好置于28~30℃條件下催芽。催芽過程中翻動2~3次,使其受熱均勻,增加透氧量。種子露白后,置于-1~0℃低溫下12~24h,以提高幼苗抗寒力,種子發(fā)芽后選擇晴天播種。
在5cm深地溫不低于15℃時播種。播種時先澆透底水,每個營養(yǎng)缽放1粒種子,將種子芽端朝下插入營養(yǎng)土中,覆1.5cm厚營養(yǎng)土,再覆蓋地膜保溫保濕。
出苗前保持白天溫度 28~32℃、夜間 17~20℃;出苗后及時揭去地膜,白天降至22~25℃、夜間15~17℃。苗期地溫盡可能保持在20~23℃,適當通風,降低濕度。第1片真葉展開后,采用大溫室育苗,晝夜溫差保持在5~8℃,如遇陰雨天氣,應采用白熾燈或日光燈補光。定植前7~10d進行煉苗,白天溫度23~25℃、夜間10~13℃,以適應外界氣溫。定植前1d噴灑1次75%百菌清,做到帶藥移栽。
我市主要采用大棚套小棚栽培,一般在3月中旬選擇晴天定植。定植前10d覆蓋大棚薄膜,每667m2施復合肥25kg、腐熟人畜糞2000kg,全層施入或畦中開溝深施。筑深溝高畦,畦面做成龜背形,畦寬(連溝)1.35m。雙行種植,行距67cm、株距35~40cm,每667m2栽2500~2700株。定植后覆蓋地膜,用土封實定植孔。
定植后以防凍保溫為主,緩苗前不通風,保持溫度32℃,夜間加蓋草簾;緩苗后適當通風降溫,白天保持28~30℃、夜間注意保溫,陰雨天氣揭開草簾延長光照時間。盡量延長大、小棚揭膜時間,一般在搭架前揭除小棚膜,于4月下旬撤除大棚邊膜,頂膜保留至采收后期。定植后保持土壤濕潤,及時補水。
(1)溫度管理:白天保持 28℃、夜間 15℃,同時根據(jù)棚內(nèi)溫度靈活掌握通風量和通風時間。(2)水分管理:進入盛瓜期后,根據(jù)土壤含水量,每隔5~7d灌水1次。(3)肥料管理:薄肥勤施,每采收2~3次施1次尿素,每次施10~15kg。
4月上旬注意防治霜霉病、枯萎病和疫病,做到無病早防、有病早治、綜合防治。霜霉病可噴施25%甲霜靈1000倍液或64%殺毒礬500倍液防治,枯萎病可噴施75%百菌清600倍液防治,疫病可用瑞毒霉400倍液灌根防治。危害大棚黃瓜的害蟲主要是蚜蟲,可用10%吡蟲啉1000倍液噴殺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