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仕潘
(海南省瓊海市潭門鎮(zhèn)農業(yè)服務中心 571431)
海南省瓊海市屬東部沿海地帶,溫光條件好,冬季以種植泡椒為主,約占冬季瓜菜種植面積的60%左右,年栽培面積超過3333.3hm2,是海南省最主要的泡椒產區(qū)。2007年冬季引進福湘秀麗泡椒在潭門地區(qū)試種獲得成功,2008年冬季全鎮(zhèn)已推廣種植246hm2,總產量 1.18萬 t, 平均每 667m2產量3206.7kg。我們經過多年來的生產實踐與栽培經驗,總結出了一套泡椒高產栽培技術,現將其介紹如下。
用干凈田園土500kg,生物菌有機肥50kg,椰糠、谷糠50kg混合均勻,覆蓋農膜堆漚3~5d,翻堆后即可裝盤育苗?;蛴酶蓛籼飯@土、腐熟農家肥、椰糠混合均勻,三者比例為6∶2∶2,再用50%多菌靈1000倍液邊淋施邊翻動均勻,然后覆蓋薄膜悶2~3d,重新翻動后裝盤育苗。
先曬種2~3h,然后將種子放入50~60℃溫水中浸10~15min,不斷攪拌,讓其自然降溫,撈出浮籽,再繼續(xù)浸種6~8h,撈出后洗凈催芽。每667m2用種量40g。
于9月中旬~10月上旬播種。選用100孔育苗盤育苗,每667m2用35~40張。將配制好的營養(yǎng)土裝入穴盤、壓孔,每孔播1~2粒,種子平放,覆土1cm加蓋2cm長的稻草,澆足水分,并搭建拱棚覆蓋遮陽網或白色農膜以防大雨。
(1)水分:播種后應勤澆水,保持苗床濕潤。(2)施肥:幼苗2片葉時淋施0.5%氮磷鉀復合肥水溶液,3~4片葉時淋施1%高濃度復合肥水溶液,每次施肥后用清水洗葉防止肥害。(3)病蟲害防治:真葉長出后,用50%金雷多米爾水分散粒劑500倍液或72.2%普克力水劑1500倍液防治猝倒病,用5%吡蟲啉水劑1000~1500倍噴霧防治蚜蟲、薊馬。
整地時,每667m2撒施石灰粉50~75kg,筑畦寬(連溝)1.5m、畦高30cm以上,做到雨后畦溝不積水。畦面每667m2撒施過磷酸鈣50kg、腐熟農家肥500~750kg、生物菌有機肥 100kg、三元復合肥 25kg、氯化鉀25kg,再用鋤頭將肥料與畦面土壤混合均勻,覆薄土,澆足水分,覆蓋地膜。
苗齡 20~25d、葉齡 6~7片真葉時移栽,每畦種2 行,株距 30~35cm,每 667m2栽 3000~3500 株。 定植宜淺并封嚴定植口,定植后澆足定根水。
泡椒生長需土壤濕潤,但又忌漬水。采果前勤灌,最好是淋施,也可溝灌結合噴淋畦面,采果后保持土壤濕潤。灌水不宜超過1/2溝,速灌速排,最好是澆水或采用微噴滴灌。
提苗肥:定植后7~10d,每667m2施腐熟糞水500kg、或三元復合肥 5~7.5kg、或尿素 5kg;掛果肥:當果實直徑2~3cm時,每667m2施三元復合肥15~20kg(開溝深埋肥或打孔施入);壯果肥:進入采收期后重施追肥,每667m2施高濃度復合肥20~25kg加鉀肥10kg,以后每采收1~2次追肥1次,共追肥4~5次,每次施肥結合灌水1次;葉面肥:結合噴藥勤噴葉面肥,選用生物有機葉面肥,如磷酸二氫鉀、氨基酸、云大120、VT1000菌劑葉面肥等,提高果實品質。
第1個果坐住后,及時摘除分枝以下的側枝,并摘除下部的枯葉、老葉。如果植株生長弱小,摘除門椒,減少營養(yǎng)消耗,有利于集中坐果、果實大小均勻和穩(wěn)產高產。
3.4.1 病毒病 可選用2%菌克毒克劑250倍液加0.04%云大120水劑1500倍液,或20%病毒A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加NS-83增抗劑100倍液噴霧防治,5~7d噴 1次,連噴 2~3次。
3.4.2 疫病 可選用64%殺毒礬600倍液加鏈霉素,或58%雷多米爾600倍液加75%百菌清800倍液,或69%安克600倍液噴霧防治,5~7d噴1次,連噴 2~3次。
3.4.3 細菌性葉斑病 可選用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加細菌角斑絕1000倍液,或3%中生菌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4~6d噴1次,共噴 2~3次。
3.4.4 炭疽病 可選用50%施保功3000倍液加72%鏈霉素3000倍液,或80%炭疽福美600倍液加70%甲基托津600倍液噴霧防治,4~6d噴1次,共噴 2~3次。
3.4.5 蚜蟲、薊馬 可選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10%啶蟲脒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葉面正反面噴霧防治,5~7d噴1次,共噴2~3次。
3.4.6 螨蟲 可選用1.8%齊螨素1500倍液,或1%農哈哈1500倍液葉面噴霧防治。
3.4.7 菜青蟲 可選用1.8%阿維菌素乳油15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或10%除盡懸浮劑1000倍液防治,4~6d噴1次,連續(xù)噴殺2~3次。3.4.8 地老虎 可選用48%樂斯本(毒死蜱)乳油100倍液,或40%辛硫磷乳油600~800倍液灌根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