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遂昌縣西畈鄉(xiāng)原黨委書記黃彤興沒有想到,當了10年鄉(xiāng)鎮(zhèn)領導的自己,有一天會因為年終考核不合格,被要求進入“后進干部培訓班”學習。遭遇同樣命運的還有其他8名干部,2名正科級,6名副科級?!跋聧彙焙?,他們被要求參加為期3周的領導干部能力提升培訓班。培訓班結(jié)束后,9人的崗位被重新安排:3名正科級干部轉(zhuǎn)崗,4名副科級干部被安排到重點工程鍛煉一年,排在末尾的兩人改任非領導職務。
從2001年起,浙江各地就對不稱職干部采取了多種辦法予以調(diào)整。浙江溫嶺制定了領導干部辭職的13條標準,具體包括:嚴格任期制,讓到齡的干部退出;落實審計制,讓不廉潔的干部退出;推行評議制,讓群眾不滿意的干部退出;實行淘汰制,讓拖后腿的干部退出;完善考核制,讓能崗不相適的干部退出;建立問責制,讓不作為、亂作為的干部退出。短短幾年間,溫嶺共有40多名各級干部辭職,39名干部待崗。
正是這些探索使浙江基本形成了領導干部退出機制的雛形。其實,早在1996年,浙江寧??h就開始了相關探索,創(chuàng)立了干部調(diào)整考核機制——“扣分制”。就像駕駛員違反交通規(guī)則要被扣分一樣,當?shù)仡I導干部違反有關規(guī)定或在考核中成了落后的“慢跑干部”,也要被扣分。3年內(nèi)累計扣分達到7分的,就必須遞呈辭職書。中央黨校黨建專家王長江認為,打破公務員的“鐵飯碗”,才能保持公務員隊伍鮮活的生命力。“但這些做法是否可行有待驗證,從全國的角度來看也沒有公認的標準?!睆恼憬赡陙碚{(diào)整不稱職干部的人數(shù)來看,調(diào)整比例并不算高。干部退出機制真正實行,最好的方法是制定明確可行的評估程序和進行公務員分類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