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 以色列堅持“完整、統(tǒng)一的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巴勒斯坦人想把東耶路撒冷作為巴勒斯坦國的首都,東耶路撒冷曾由約旦控制,但1967年被以色列奪占;美國不承認以色列吞并東耶路撒冷。
邊界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承認巴勒斯坦應當建國,承認以色列為此必須退出約旦河西岸的至少部分地區(qū);巴勒斯坦人希望和談從一個基本立場入手,即以色列在1967年占領的全部土地都屬于未來的巴勒斯坦國;美國也認為,和談起點(但不是終點) 應當是1967年的邊界線,土地交換必須是達成協(xié)議的基礎。
定居點 以色列堅持要求保留以色列人在東耶路撒冷和約旦河西岸的主要定居點;巴勒斯坦人希望拆除所有定居點;美國從未承認約旦河西岸定居點的合法性,但它承認這是既成事實,因而會力促達成妥協(xié)方案。
難民 以色列反對關于歷次戰(zhàn)爭的巴勒斯坦難民應當“有權返回”故土的想法;巴勒斯坦人的正式立場是堅持“返回權”,但經(jīng)常有人談到,這個“權利”可以用賠償來彌補;美國理解以方拒絕接受難民返回的態(tài)度,希望能夠通過向不能返回的人給予賠償和發(fā)展援助來解決這個問題。
安全 以色列堅持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保有安全控制權,并堅持要求巴勒斯坦國基本實現(xiàn)非軍事化;巴勒斯坦人認為,安全來自穩(wěn)定的兩國解決方案而非是否軍事化;美國認可以色列對安全的需要,但也認可巴勒斯坦建國的需要,調和這兩者之間的矛盾,是其外交活動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