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袋梨黃粉蟲的防治
黃粉蟲是危害梨果的普通害蟲,在沒有推廣梨果套袋時,對其無需單獨防治,在除治其它害蟲的同時該蟲即可消滅,因此不是重點防治對象。近幾年隨著套袋梨的推廣,黃粉蟲逐漸泛濫成災。特別是近幾年果品價格下滑,造成果園管理粗放,使黃粉蟲的基數(shù)連年劇增,現(xiàn)在不僅樹體的翹皮里有,果臺上在發(fā)生盛期也有,給套袋梨生產(chǎn)造成嚴重威脅。因此有效地控制黃粉蟲的危害成了當前套袋梨生產(chǎn)的關(guān)鍵。
黃粉蟲1a發(fā)生8~10代。以卵在果臺、樹皮及枝干的殘留物上越冬,春季梨樹開花時孵化為若蟲,在翹皮下的嫩皮處刺吸汁液,6月中旬,一部分陸續(xù)向枝干轉(zhuǎn)移為害,部分仍在翹皮下繼續(xù)繁殖后再爬出為害。翹皮是其繁育的大本營,6月下旬即可看到入袋危害的跡象,以后逐漸泛濫成災。防治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黃粉蟲以卵在樹體的翹皮,果臺、枝干的殘留物上越冬,以翹皮下為多,利用冬春梨樹休眠時節(jié)至開花前刮除樹干、樹枝及枝杈處的翹皮,清除樹體周圍的殘留物,深埋或帶出園外燒掉,減少越冬基數(shù)。
在梨蚜萌動時噴5%的柴油乳劑或3~5°Be的石硫合劑,既能有效的殺死樹干及果臺上的蟲卵,又能鏟除黑星病輪紋病病菌,一舉兩得。噴5%尼索朗乳油2000倍殺卵效果明顯,在梨樹開花前也可用此法來殺卵。
梨樹開花后,黃粉蟲已孵化成若蟲潛伏到翹皮下的嫩
皮外吸汁生活,此期可向樹體輸內(nèi)吸殺蟲劑如撲虱蚜、大功臣等。利用樹體內(nèi)的水分傳導殺滅黃粉蟲若蟲。
在套袋時用藥棉或濃煙葉水浸過的棉花及過濾嘴煙頭的海綿物把梨柄包緊。因黃粉蟲大都是順梨柄入袋危害,當其爬到袋口時,因防蟲物的異味使其滯留袋外,待噴藥時殺死。此法應注意一是袋口要扎緊,二是浸棉的藥液濃度不宜過大(200倍以上),三是使用藥棉套袋時注意預防中毒。
6月中旬黃粉蟲由潛伏繁殖轉(zhuǎn)向爬向梨果為害。因其順枝干爬行蟲體暴露在外,是用藥除治的關(guān)鍵期。此時正是麥收大忙季節(jié)。一定要注意觀察抓住時機,適期用藥,把蟲消滅在入袋之前。前期噴藥以枝干為主間隔5d,以后間隔7d整樹都要噴勻。常用的殺蟲劑對其都有除治效果,要注意交替用藥。
一般在5月下旬套袋,6月中旬是黃粉蟲入袋盛期,也是麥收夏種大忙時節(jié),往往由于農(nóng)活忙,對黃粉蟲觀察除治跟不上,造成入袋為害。如此期適時用好殺蟲劑,預防病菌侵染,躲過黃粉蟲第一次入袋高峰期。到6月下旬再套袋也可,但梨的外觀稍差。這只是補救措施,不能大面積使用。
如發(fā)現(xiàn)入袋的黃粉蟲后,首先要消滅外蟲源,控制以后的入袋量,二是用注射針管,向梨袋內(nèi)噴1000倍DDV乳劑熏殺袋內(nèi)黃粉蟲。
現(xiàn)在大部分梨園的黃粉蟲基數(shù)都很大,其抗性也有增強趨勢,只有以防為主、防治結(jié)合、多法并用,環(huán)環(huán)緊扣,才能控制黃粉蟲的危害,保證套袋梨的正常生產(chǎn)。
(南皮縣林業(yè)局,河北南皮061500)張曉青
2010-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