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奇,金紫華,黃志惠
河南省第一建筑工程集團有限責任公司(450014)
飾面磚大多貼在墻體打底砂漿層上,經勾縫而成。如打底砂漿厚度較厚,則容易出現裂縫、空鼓現象。同時面磚勾縫的裂縫、接槎縫隙,也較為常見。
通過對滲漏墻面的調查研究發(fā)現,產生滲漏的原因有多種因素。
1)局部墻面設計純?yōu)槊烙^起見而將外墻飾面磚(小型)設計成細縫拼接,磚與磚之間難以嵌填封閉材料,易出現漏水。
2)設計外墻窗平齊飾面外端,窗邊容易出現滲漏現象。
3)外墻在不同材料的交接處必須設計柔性連接,但建筑設計中無該細部大樣設計圖。
4)外墻立面如窗臺坡度、鷹嘴、滴水線、穿墻管、金屬門窗與墻體間的接縫等大樣設計中,對防水、泛水細部處理不重視。
1)砌體灰縫不飽滿,存在空頭縫;基底清理馬虎,如不很好清理縫隙、浮漿,不很好修補孔洞和空頭縫,在打底前墻面不灑水濕潤。
2)框架結構外墻砌磚梁底嵌填未密實,此處是漏水的多發(fā)區(qū);墻體與柱之間的連接部位,抹灰后l周左右會出現裂縫,甚至會把飾面磚同時拉裂。
3)打底抹灰層砂漿標號過高或太低,均會導致開裂。一次抹灰厚度超過10mm,也易形成裂縫。
4)凸出外墻的飄板腰線或板墻根交接部位積水或沒抹成圓角,會使水倒灌入墻。
5)穿過外墻的管道和預留孔未作仔細的密封處理。
6)窗安裝未做仔細的防水密封處理。
7)外墻飾面磚與打底層砂漿粘結力低形成空鼓。
8)飾面磚縫勾得不嚴實,沒有專用的勾縫工具,而且留縫比較窄,灰漿難以進入飾面磚內。
房屋交付使用后,住戶進行裝修和安裝空調排氣扇、抽油煙機管、防盜網時,外墻開了孔洞后大多不做密封防水處理,不僅使開孔處漏水,而且會影響鄰屋及孔洞以下的樓房,形成公害(因為飾面磚膠結層的空腔會互相竄水,打底抹灰層和磚砌體會吸水竄水)。
面磚飾面的滲漏是由裂縫通道的毛細孔虹吸作用吸進的水分,被內墻面疏松的粉刷層吸附和積聚而引起的。因此,對滲漏的防治對策是不讓形成毛細孔通道。外墻立面在設計圖紙上應注明打底砂漿的層數和用材,面磚規(guī)格、顏色和粘貼材料,這是防止?jié)B漏的首要環(huán)節(jié)。
1)填充墻砌至接近梁、板底時,應留一定空隙,在抹灰前采用側磚、或立磚、或砌塊斜磚擠緊,其傾斜度為60°左右,斜角縫砂漿必須飽滿,可分2~3次填塞砂漿來彌補砂漿的收縮和下墜。在混凝土框架柱與填充墻交接處,沿墻高每隔間距500mm處設置2φ6拉結筋,伸入墻內長度不得小于500mm。在混凝土框架梁(柱)與填充墻交接處,應設置一層300~500mm寬的鋼絲網片,避免受溫度變化產生收縮裂縫。
2)施工中應嚴格控制砌筑砂漿的飽滿度,在磚孔垂直的情況下,水平鋪灰應用與磚孔模式相同的套板,防止砂漿掉入磚孔中;磚豎縫應先掛灰后砌筑,宜用內外臨時夾板灌縫,并用專用的灰刀壓實補灰,提高墻體的抗?jié)B能力。
3)嚴格控制填充墻的日砌筑高度。施工中,操作者往往將填充墻一次砌至梁底,這樣常因砌筑沉降而造成沿框梁底產生裂縫,形成滲水通道。砌體每日砌筑高度不宜超過1.8 m,如遇雨天,則要控制在1.2 m以內。
水泥砂漿標號過高或太低、一次抹灰厚度超過10mm,都易導致裂縫,所以應嚴格控制外墻抹灰層的水泥砂漿標號和抹灰層的厚度。
在外墻裝飾施工前,要全面、細致的檢查墻體上的裂縫、孔洞、空鼓、梁底縫隙、外窗周邊的縫隙、腳手架穿楞孔等,清除這些縫、孔;如遇瞎頭縫要鑿出寬度大于8mm、深度大于30 m的縫槽,用摻5%~8%膨脹劑的1:2.5水泥砂漿填補密實,堵住滲水通道。
金屬外墻框與洞口的間隙采用發(fā)泡劑填充飽滿,外窗框四周的內外接縫應用密封膏嵌縫嚴實。在外窗口窗框下緣與墻面裝飾面層接縫處應預留5~8mm槽口,并用橡膠密封膏嵌填密實。
解決飾面磚墻面滲漏要從根源上治理,即確保墻體砌筑砂漿的飽滿度,內外墻粉刷打底必須分層抹灰,不能一次成活,面磚的勾縫必須密實無裂縫。只有這樣才能達到綜合治理墻面漏水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