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彬 江 俊 吳崇華
江蘇大豐市人民醫(yī)院 大豐 224100
包皮環(huán)切術是外科門診的常見手術,用于治療包皮過長及包莖。局麻下施術、手術時間較短、恢復快、不需住院。但由于手術部位的特殊性和敏感性,加上患者及家屬相關醫(yī)學知識缺乏,以及手術同意書上列舉的一系列可能發(fā)生的并發(fā)癥,使患者產(chǎn)生焦慮、恐懼。當反應過于強烈時,會嚴重影響麻醉、手術順利進行及術后身體恢復。我科 2008-07~2009-06對 49例外科門診行包皮環(huán)切術的患者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并與同期 49例行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進行對比,現(xiàn)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 98例,年齡 12~42歲。包莖 18例,包皮過長 80例,按手術預約單時間先后順序分為觀察組(護理干預組)和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組),各 49例。2組麻醉用藥、麻醉方法、手術方式均相同。2組病情、年齡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按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由相對固定護士對患者進行護理干預。
1.2.1 建立干預基礎:接到手術通知單,手術護士對患者進行術前訪視。內(nèi)容包括熱情接待病人,主動向患者作自我介紹,給病人一個良好的第一印象。詳細詢問病情、藥物過敏史。了解患者和家屬心理狀況及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情況。幫助患者了解手術室環(huán)境,使患者感到被尊重、關心,從而對醫(yī)務人員產(chǎn)生信任及親切感,為護理干預打好基礎。
1.2.2 認知干預:由于病變部位的敏感性,我們采用一對一知識宣教,講解包皮、包莖的危害,手術的重要性,術前準備的意義,手術的過程、步驟、配合要點,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不適及應對措施。并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屬提出的問題,消除思想顧慮,增強治療信心。
1.2.3 心理干預:患者存在害怕恐懼、羞怯、緊張等心理問題。針對不同的心理問題,采用交談、發(fā)放健康宣教卡、手術須知卡的形式進行心理干預。引導患者傾訴內(nèi)心的苦悶,將負性情緒發(fā)泄出來。對患者自身疾病產(chǎn)生的焦慮、抑郁、恐懼心理予以理解同情并進行安慰、疏導,必要時通過治療效果好且性格開朗的病友現(xiàn)身說教,使患者以積極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
1.2.4 行為干預:指導術前做好陰莖部位皮膚清潔衛(wèi)生,3~5次/d,包皮能翻起者要洗凈包皮垢,然后將翻轉的包皮及時回復原位,以免引起包皮水腫、嵌頓。手術前常規(guī)備皮,預防術后感染。術中指導患者正確地呼吸及放松,與患者談論其感興趣的話題,分散其注意力。對特別緊張的兒童可專人陪護,握住其手,穩(wěn)定情緒,緩解恐懼心理,以使手術順利進行。術后有部分患兒出現(xiàn)面色蒼白、出虛汗等暈厥現(xiàn)象,給予臥床休息 30m in,飲少量糖水可緩解上述癥狀。
1.2.5 恢復期干預:術后及時排尿,不要因怕痛或怕污染敷料而造成尿潴留。術后切口如有疼痛,特別是排尿后疼痛加劇,可適當口服止痛藥。成人術后 3d內(nèi)口服雌激素或鎮(zhèn)靜劑,以防陰莖勃起引起疼痛甚至出血。術后臥床休息 3~5d,1周內(nèi)避免劇烈活動和從事重體力勞動,下床活動時穿寬松的棉質內(nèi)褲,避免身體站立過久使局部血液循環(huán)不佳,影響切愈合。保持傷口局部清潔、干燥,分泌物較多時及時清除,可用 0.5%碘伏棉球消毒傷口 4~5次/d。術后第 3天拆除凡士林紗布,可減少傷口出血的機會,以后每隔 1天換藥至痊愈[1]。如切口敷料滲血、滲液、污染應及時換藥,切口癢時勿用手抓以防切口裂開。已婚者術后 6周內(nèi)禁性生活。禁止盆浴,保持大小便通暢,排便時避免污染切口,便后洗凈臀部,保持會陰部清潔衛(wèi)生。
1.2.6 自我護理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在患者手術結束離院前再次收集資料,評估患者對疾病相關知識的了解程度,自我護理能力。與患者及家屬共同制定自我護理計劃。
1.2.7 建立患者聯(lián)系卡,進行隨訪與咨詢:在手術結束離院時進行登記護患聯(lián)系卡,告知隨訪時問、方法、隨訪電話號碼。在手術后 1周內(nèi)進行隨訪,了解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評估患者切口疼痛、敷料滲血、滲液情況,飲食、服藥、心理、社會等方面存在的護理問題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
1.2.8 幫助患者建立有效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加強與家屬溝通,及時了解患者及家屬的心理活動,動員患者家庭給予心理支持,照顧患者生活,督促患者自覺遵守術后醫(yī)囑。
1.3 評價指標 (1)觀察 2組手術過程中恐懼程度。無恐懼及不適感為 0級;有輕度恐懼,無或有輕度不適感,但不回避為 I級;有恐懼感并試圖回避為Ⅱ級;有強烈恐懼感盡力回避,需要醫(yī)生護士協(xié)助體位進行者為Ⅲ級[2]。(2)觀察比較 2組手術過程中疼痛程度。采用詞語評定量表法[3],根據(jù)術中患者對疼痛語言描述,將疼痛分為 3度。無疼痛為 0度;輕度疼痛,可以忍受為 I度;重度疼痛,難以忍受為Ⅱ度。(3)比較 2組切口愈合率。(4)滿意度調查。采用患者滿意度調查表(醫(yī)院提供)在患者來院拆線時進行調查,滿分 100分,90分以上為滿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 SPSS 10.0統(tǒng)計軟件處理,進行檢驗。
見表 1~3。
表1 2組術中恐懼程度的比較 例(%)
表2 2組術中恐懼程度的比較 例(%)
表3 2組術后切口愈合率、護理工作滿意率的比較 例(%)
過去我們一直認為包皮環(huán)切術手術時間短、手術小,護患病溝通很少,并沒有將整體護理模式應用到門診小手術病人身上。但手術作為一種應激源??蓪е禄颊弋a(chǎn)生比較強烈的生理、心理應激反應,當反應過于強烈時,會嚴重影響手術、麻醉的順利進行及術后身體的恢復。如果個體在應激事件發(fā)生之前對其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即可相對緩解心理和生理的應激反應[4]。
本研究中觀察組采用術前與患者進行交談,了解心理狀態(tài)和需求,提供有關信息,并于術前、術中、術后給予針對性護理干預,恐懼、疼痛程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說明通過護理干預給患者充分的心理準備和護理支持,使患者在心理上、行為上都接受手術,減輕對手術的心理壓力和恐懼心理,從而減輕了對手術的應激反應程度,充分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和自我控制能力,提高患者對疼痛的耐受力和對手術的依從性。觀察組在恢復期對患者飲食、生活、自我護理方面給予正確、科學的指導和護理干預,使患者對切口的護理知識及術后注意事項有了一定的了解,認識到術后科學的生活習慣、合理的飲食、正確的切口護理、按時服藥,均有利于切口的愈合和術后康復。同時,患者在接受治療、護理宣教中,既治愈了疾病,還學到了預防保健知識,建立了良好的護患關系,使患者、家庭、醫(yī)護人員之間相互支持、相互理解,提高了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率。觀察組切口愈合率及護理工作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1)。
本研究結果顯示,對包皮環(huán)切術患者行護理干預,可減輕或避免由于手術造成的生理和心理創(chuàng)傷,降低手術帶來的恐懼、疼痛,提高切口愈合率和護理工作滿意率。
[1]莫雪微,羅惠冰,林雪香.包皮環(huán)切術拆除凡士林油紗最佳時間的探討[J].臨床護理雜志,2007,10(5):74.
[2]袁曉紅.食管癌病人手術前后焦慮狀態(tài)調查及護理對策[J].護理學雜志,2001,16(4):240-241.
[3]趙寶昌,崔秀云.疼痛學[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284.
[4]勇琴歌,曹璞.護理干預對經(jīng)皮腎動脈支架植入患者術前焦慮的影響[J].護理學雜志,2005,20(21):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