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亞尊,李軼華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河北石家莊 050071)
終身教育背景下成人教育有效實施研究*
謝亞尊,李軼華
(河北廣播電視大學,河北石家莊 050071)
終身學習、建設學習化社會等觀念的提出,使成人教育的地位更加重要。對于那些不再參加學校正規(guī)的、全日制的教育,已經步入職業(yè)生涯并具有了一定社會經驗的成人做好教育,需要社會及成人教育工作者明確成人自身的特點,把握正確的成人教育觀念。
成人教育;社會進步;有效實施
1928年,美國心理學家桑代克在《成人的學習》一書中對成人接受教育的能力進行了研究,他以14~50歲的人群為對象,進行了兩年實驗研究,研究證實成人的學習能力雖然隨年齡的增長而下降,但是下降很少,他肯定成人是能夠學習的。
20世紀60~80年代美國最卓越的成人教育學者諾爾斯經過對成人教育的系統(tǒng)研究得出結論,成人學習者與普通學習者有本質的區(qū)別,前者是自我指導性的,后者基本上是教師指導性、依賴性的。成人學習本質上是自我指導學習。
從智力和學習能力方面,成人與普通學習者也有不同。美國心理學家卡特爾將人的智力分為晶體智力與流體智力。以神經生理為基礎的流體智力,如知覺速度、機械記憶、識別圖形關系等,在青少年期以后會隨著年齡的增長緩慢下降,但晶體智力是通過掌握社會經驗獲得的,它不但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相反,隨著經驗與知識的積累會呈上升趨勢。
20世紀末,人們對成人學習能力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深化。1993年美國學者H.伽德納提出的“多重智力理論”表明,每個人智力因素是多重的、獨立的,并不能籠統(tǒng)地認為成人的智力在衰退。學者們在研究中還發(fā)現,智力的內涵在人的一生中實際上是有所變化的。對兒童來說,智力主要體現在學習知識時諸心理功能的綜合反映,成人的智力則不僅依賴心理功能,還更多地依賴知識的積累、社會經驗、環(huán)境及其人的社會化程度等因素。人的學習會隨著年齡的增長,在達到一定的高峰后就會呈現出直線下降的趨勢,這是生理的原因,記憶力會逐漸衰退。但人還有另一種學習機制,即晶體的學習狀態(tài),它以過去的生活或工作經驗為基礎,并借助經驗對新事物進行可持續(xù)的學習。
社會不斷進步,知識不斷更新,一個人根本無法在大學期間充分掌握他今后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識。另外,產業(yè)結構與社會職業(yè)結構的變化對人的智力結構、能力結構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人們只有不斷地學習新的知識、吸收新的思想、掌握新的技能,才能不被知識的洪流所淹沒,才能適應多變的大千世界。
人體從“自然人”成長為“社會人”的過程稱為人的社會化。社會化是一個終身、持續(xù)的過程,社會不斷發(fā)展的實踐要求所有的人包括成年人也要始終根據社會發(fā)展的變遷不斷更新觀念,保持對時代的新認知。成人教育可以糾正成人過去認知的偏差,對成人以往所接受的不符合現實社會需要的思想意識進行更新,消除不利影響,并樹立新的觀念。成人教育可以按照社會的要求對人的能力進行開發(fā)使其很好地適應社會和改造社會。持續(xù)的成人教育會使一個人更富有忍耐性、更民主、更注重自身的發(fā)展。
個性化是指個體在社會活動中形成獨特性、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的過程。成人教育通過對人的道德、智力、能力的培養(yǎng)來提高成人對自我的認識,獲得改造自然、社會和自身的能力,并不斷提升自我,激發(fā)、張揚人的主體意識。成人教育通過不同的教育內容與不同的教育方式使人在受教育的過程中產生興趣、愛好的分別,同時又造成個體的人在專業(yè)領域或技能領域的分別,造成人的職業(yè)分別。成人受教育的過程也是一個通過促進個體不斷追求自由的過程。
成人的學習特點,一直是眾多成人教育理論家所關注和致力研究的問題,綜合他們的觀點,人們一般認為成人的學習具有以下特點:
(1)自我指導性。在成年期,人的自我意識和自律水平成熟或基本成熟,即具有獨立自主的自我概念,整體一致的自我認同感及自我調節(jié)能力。
(2)已經擁有相當豐富的社會經驗和職業(yè)經驗。就他們準備加強學習的領域而言,他們通常已經獲得了某種程度的前景知識,成人的學習是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的再學習、再教育。
(3)學習目的明確。成人在生活中都承擔了一定的社會職責和義務,他們學習主要是為了適應社會和生活變化,提高自己的適應能力和履行自己職責的能力。
在如何促進成人的有效學習方面成人教育者們也進行了不少研究,具有代表性的是,美國成人教育家簡·威拉結合在美國、非洲、亞洲、拉美、歐洲及中東等地40年的成人教育實踐總結出了促進成人有效學習的12條原則,它們被認為是適用于各種文化背景的行之有效的教學原則:作好需求調查,讓學習者參與決定學習內容;使學習者在學習環(huán)境和過程中有安全感;建立師生間有利于學習和發(fā)展的關系;以適當的順序安排學習內容并注意強化;堅持實踐的原則,讓學習者在做中學;尊重學習者,把他們當作學習的主體;注意學習者的認知、情感和心理活動三個方面;讓學習者看到學習的即時效用;明確角色,建立平等的師生人際關系;組織小組活動;鼓勵學習者參與學習活動;實行責任制,讓學習者知道他們學會了。
長期以來,人們把國民生產總值的增長視為社會發(fā)展的主要目標,這種增長模式帶來了嚴重的惡果:環(huán)境急劇惡化,資源日趨短缺,使得發(fā)展難以持續(xù)。成人教育是社會整體的一部分,成人教育應當為可持續(xù)發(fā)展作出貢獻。成人教育應著重發(fā)展以下教育內容:環(huán)境教育,即使個人和社團理解人類活動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相互依存關系,認識到保護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完整性和生物多樣性的必要性;人口教育,即使人們形成人口質量觀念,接受健康的生育文化教育,不斷提高全民素質,豐富精神生活和文化生活;國際理解教育,即使人們學會以寬容、尊重的態(tài)度與別國溝通協商、共同行動,讓更多人掌握國際交往的手段和方法,加深理解,促進和平;社會民主與平等的教育,即向社會各階層宣傳現代化觀念,促進國民的民主意識和文明思想的形成,保障和落實婦女、殘疾人、移民、老人等弱勢群體受教育的權利,創(chuàng)造社會公平的良好氛圍,縮小各人群在成人教育機會上的差距。
[1]杜以德,姚遠峰,李醒東.成人教育發(fā)展縱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2]李中亮.桑代克成人學習理論及其啟示[J].成人教育,2007,(1).
[3]賀國慶,田山俊.諾爾斯教育培訓思想淺析[J].國外職業(yè)教育,2009,(2).
G720
A
1008-469X(2010)04-0089-02
2010-04-18
謝亞尊(1980-),女,河北滄州人,助教,主要從事自學考試等成人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