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妮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文化知識的豐富,健康指導和教育措施在突發(fā)性耳聾疾病中顯得非常重要。因為突發(fā)性耳聾導致聽力下降,甚至使聽力喪失,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質量。所以,對此類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識,建立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已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我們對40例突聾患者進行心理分析和健康教育,在有效調動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其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建立、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消除危險因素避免傷害,進而達到促進和保護健康的目的,取得明顯的治療效果,現(xiàn)報道如下。
從2008年3月~2009年3月,我們共收治40例突聾患者,其中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齡從12~73歲,將其分為積極參與健康教育組與消極參與健康教育組兩組,分別為28例、12例。
突聾患者由于發(fā)病突然,聽力下降甚至喪失,并伴有耳鳴眩暈癥狀,病情反復。患者毫無思想準備,擔心疾病預后?;颊叱3霈F(xiàn)焦慮、煩躁、悲觀失望等,情緒波動大,嚴重影響患者的睡眠,影響疾病的恢復。因此,加強對患者心理的分析和健康教育以及用藥指導,可使突聾的治療效果有明顯的提高。
使患者明白健康的重要性及健康心理的標準和表現(xiàn)形式,針對其心理狀態(tài)對癥護理,使患者了解情緒和健康的關系。讓患者認識到此病治愈的希望很大,使其減輕思想負擔,配合治療。同時教會患者如何控制情緒,調動積極情緒,自覺參與到預防與治療突發(fā)性耳聾疾病的行動中。
1.4.1 教育的方法
根據患者病情、年齡、性格、文化修養(yǎng)和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差異,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盡量符合患者個體化的要求,開展個性化護理[1]。主要方法有講授法、談話法、勸服法和閱讀專科教育資料法。從入院宣教到出院指導逐一進行。
1.4.2 教育內容
突聾患者的入院環(huán)境介紹,床位醫(yī)生護士介紹,突聾疾病的基本知識,疾病伴隨的癥狀,預防和保健措施,心理疏導,飲食要求及目的,休息與活動,用藥的觀察,良好的生活習慣,聽力曲線圖的意義,出院指導。
經過3個月的觀察,積極參與組患者治愈率達95%,消極參與組治愈率達42%,積極參與組患者心理狀態(tài)良好,對疾病有一定的認識,形成良好生活習慣[2]。
突聾的發(fā)生、發(fā)展與人們的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密切相關。健康教育主要達到的目標是如何使人們建立與形成有益于健康的行為和生活方式、保護聽力、減少失聰人群、提高生活質量,從而達到促進和保護健康的目的,有利于減少突發(fā)性耳聾疾病的發(fā)生。因此,對突聾患者開展心理分析及健康教育很重要。但在健康教育的同時,應根據患者的知識水平、教育水平、年齡、學習的動力和健康狀況等,注意所選擇教育目標與患者的需求相符合,開展個性化心理護理,才能使健康教育有效進行。
[1]肖玉芳,溫建清.實施人性化星級護理服務研究[J].護理學雜志,2004,19(5):7.
[2]張愛民.突發(fā)性耳聾的綜合治療與療效評價[J].中國醫(yī)師雜志,2003,5(4):514-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