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青 劉洪付 蔡亞飛 蔡玉蘭
大棚早熟西瓜-秋茬西蘭花二種三收栽培是江蘇響水縣小尖鎮(zhèn)大面積推廣應用的一種規(guī)范化高效栽培模式。大棚早熟西瓜12月中下旬育苗,2月上中旬定植,5月中旬和7月上、中旬收瓜;西瓜收后拉秧耕地曬垡。秋茬西蘭花7月中下旬育苗,8月上、中旬定植,10月上、中旬開始采收。該規(guī)范化模式,經5年實踐平均產量為西瓜78 000 kg/hm2(頭茬瓜 54 000 kg/hm2,二茬瓜 24 000 kg/hm2),西蘭花18 900 kg/hm2,年平均收入達 173 700元/hm2。 其配套技術措施如下。
選擇早中熟、產量高、品質好、耐寒、商品性好的優(yōu)良西瓜品種,如蘇蜜一號、寧蜜、署保、日本大金星、甘甜無籽等。
①苗床準備 采用大棚套小棚加地膜加蓋草簾的“三膜一簾”四層覆蓋。用直徑8 cm,高10 cm營養(yǎng)缽,缽內裝營養(yǎng)土達4/5后,排于苗床,升溫2~3天經水滲透后播種已浸種催芽的種子,每缽1粒,然后蓋營養(yǎng)土1.5 cm厚,再蓋一層地膜。營養(yǎng)土配制是用肥沃的大田熟土6份、腐熟圈肥4份混合過篩,再加腐熟搗碎的雞糞15 kg/m3,三元復合肥2 kg/m3,50%多菌靈、 辛硫磷顆粒劑 50~80 g/m3充分混合而成。
②苗床管理 播種至出苗,床溫白天控制在28~33℃,夜間控制在 20~25℃,夜間或陰雪天加蓋草簾。出苗70%后揭去地膜,床溫白天20~26℃,夜間10~17℃。定植前7天適當降溫進行煉苗。苗齡45天左右,幼苗3~4片真葉,子葉完整,葉柄葉片粗壯,根系發(fā)達時,即可定植,定植前1天噴一次葉面肥+多菌靈500倍液,做到帶藥帶肥定植。
①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獲后,盡早把土地深翻晾曬冬凍滅菌殺蟲。施肥作畦、覆膜:施腐熟優(yōu)質土雜肥7 500 kg/hm2以上、三元復合肥(氮20%、磷10%、鉀 16%)1 200 kg/hm2、尿素 375 kg/hm2、硫酸硼 300 kg/hm2、硼砂 30~45 kg/hm2,普施、溝施各半,施用 3%辛硫磷顆粒劑 22.5~37.5 kg/hm2分層施勻,整平后灌水一次,并于定植前5~7天作畦,用1.2~1.5 kg/hm2的杜爾對水噴灑壟面,噴后蓋地膜升溫。
②適期定植 2月上、中旬,棚內地溫穩(wěn)定在11~12℃以上時,在晴天上午定植。淺溝畦栽,溝寬0.4~0.5 m,溝深 0.2~0.3 m,經試驗示范適宜栽植密度為有籽瓜10 500株/hm2左右,無籽瓜9 000株/hm2左右,培好土,澆透定植水。
①溫度管理 定植后3~5天內,保持棚溫白天30~32℃,夜間 15~18℃;瓜大小長足后白天提溫,夜間降溫,加大溫差;晴暖天氣溫度超過35℃適當通風降溫,中午要防止溫度過高燒苗,把溫度降至30℃以下,溫度升高加大放風口,陰天不放風,遇連陰天關閉風口。
②肥水管理 前期控制澆水,勤中耕、松土、曬土。甩蔓坐瓜前不澆水,以防徒長化瓜。坐瓜后澆水,進入膨瓜期保持土壤見干、見濕,3~7天澆一次水。西瓜成熟前5~7天停止?jié)菜?。西瓜伸蔓初期,穴施餅?50~1 050 kg/hm2,或腐熟的禽糞肥7 500~11 250 kg/hm2。幼果雞蛋大小時結合澆水沖施三元復合肥(氮 20%、磷 10%、鉀 16%)115~165 kg/hm2,硫酸鉀75~90 kg/hm2;7天后再施三元復合肥225 kg/hm2左右,有利于第二批瓜坐瓜。第一批瓜采收后第二天施子蔓肥,促進子孫蔓生長。1 hm2施三元復合肥225~300 kg+磷酸二氮鉀 4.5~6 kg+水 3 000~3 750 kg。后期用0.3%~0.5%的尿素或磷酸二氫鉀液葉面噴施,采收前7天停止施肥。
③植株調整 當主蔓長到50 cm時選留主蔓和2條健壯側蔓,坐瓜前不留叉,坐瓜后生長勢弱的少留分叉,去掉第一雌花。西瓜長到碗口大時開始選留1~2條子蔓,將結瓜節(jié)位前子蔓全部打掉;西瓜長到雞蛋大小時疏瓜,主蔓保留1~2個瓜,子蔓留2個瓜,保留園整瓜,疏去病瓜、弱瓜、畸形瓜;結瓜前壓蔓,瓜前重壓,瓜后輕壓,用土壓在瓜蔓靠近生長點1 cm處。
④人工授粉 晴天上午9:00前,陰天上午9:00~11:00進行,選留第2~3朵雌花進行授粉,側蔓上第1~2朵雌花備用。人工把雄花摘下、將花冠掰去,把雄蕊放在另一株的雌花柱頭上輕輕涂抹,并插牌標記,定瓜后將多余的幼瓜和雌花全部去掉,在瓜膨大期采用松蔓、墊瓜、翻瓜等措施促進果實膨大,提高瓜的商品性。
⑤病蟲害防治 猝倒病、立枯病、枯萎病、疫病、病毒病等病害用72.2%普力克、重茬劑1號、20%病毒A 等藥劑防治,7~10天一次,連噴 2~3次;蚜蟲、飛虱用10%吡蟲啉、撲虱蚜200倍液防治。
第一批瓜在開花后35~40天成熟,第二批瓜在開花后30~35天成熟。采瓜根據皮色、卷須和果實的形態(tài)變化和授粉標記日期進行采收。采收在上午進行,要用剪刀剪收。5月中旬開始采收,7月下旬結束。采收成熟度根據市場遠近決定,長途運輸的收八成熟,短途運輸的收八九成熟,當地銷售的,在完全成熟時采收。
①穴盤育苗 選用中早熟優(yōu)秀、山水等品種。將成品基質裝滿128孔的聚乙烯塑料盤的穴盤孔,盤面拉平并輕輕壓緊,平放畦面,澆適度水,過2~4 h后,每孔一粒種子,再撒上少量多菌靈藥土,澆透水,蓋少量培養(yǎng)土,以蓋沒種子為度。
②苗床管理 出苗前,白天20~30℃,夜間15~20℃;齊苗后,白天 20~25℃,夜間 15~18℃;第一片真葉出現后,白天 20~25℃,夜間 13~18℃;定植前 5~7天,逐漸降低苗床晝夜溫度,白天15~20℃,夜間10~12℃。苗棚溫度高于30℃,覆蓋遮陽網降溫,遮陽網于定植前7~10天逐漸撤去?;|干需少澆一些水,齊苗后晴天每天上午9:00~10:00澆一次水,澆水量要適中,陰雨天不澆。定植前5~7天逐步加大通風量,定植前3~4天逐步減少澆水量,種苗出圃前1天噴1次75%百菌清800倍液。
定植前10~25天,翻耕土地,施足基肥,基肥一次性施用生物有機肥1 800 kg/hm2,三元復合肥(氮20%、磷 10%、鉀 16%)600~750 kg/hm2,過磷酸鈣(含磷12%以上)1 200 kg/hm2,硼砂(含硼量80%以上)22.5 kg/hm2,將肥料旋耙翻入土中;作畦定植,畦面行間交錯定植,呈品字形,定植密度63 000株/hm2左右。定植深度4~5 cm,定植孔用土封嚴稍壓,防苗坨與土壤接處虛空。晴天下午3:00以后定植,陰天可整天定植。定植后當天澆足定根水,并充分浸透畦土。
①肥水管理 遇伏旱適量灌水,可灌跑馬水,只要求土壤濕潤,不能漫灌水。每次灌水后及時中耕培土、除草。追肥第一次于定植后5~7天,追尿素90~120 kg/hm2。第二次于定植后 25~35 天、8~10 片真葉時。施用三元復合肥(氮 20%、磷10%、鉀16%)225~300 kg/hm2。于兩株中間穴施,穴深 8~10 cm,施后土蓋嚴;第三次在定植后45~55天,植株15~17片真葉時,追三元復合肥 225~300 kg/hm2。
②及時用藥防治病蟲害 西蘭花主要病害有立枯病、霜霉病、黑腐病等,可用72.2%普力克、85%乙膦鋁、77%可殺得等農藥防治,5~7天噴1次,連續(xù)用藥2~3次;主要蟲害有蚜蟲、菜青蟲、甜菜夜蛾、小地老虎等,可用 70%艾美樂、2.5%菜喜、10%除盡、敵百蟲等農藥防治。在西蘭花顯現幼小花球后,禁止噴撒農藥。
保鮮出口的花球橫徑11~14 cm,縱莖長15~16 cm;速凍加工的花球橫徑為16~18 cm,縱莖長16 cm。采收時,下刀要準、穩(wěn)、保留3~4片葉,花球緊密堅實,深綠色,花粒細小,沒有黃花蕾、病斑及蟲斑,單個花球質量280 g以上,莖基部不空心。內銷標準要求:花球不松散,沒有病斑和蟲斑,花球深綠色,花球和莖長度不超過 12 cm。每天早上 9:00~10:00,下午 3:00~4:00后進行采收,晴天上午10:00以后停止采收,下雨天不采收,每天采收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