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甲勝,指導:胡業(yè)彬*(.安徽中醫(yī)學院,安徽合肥30038;.安徽省中醫(yī)院,安徽合肥30038)
從腎論治老年冠心病的研究
楊甲勝1,指導:胡業(yè)彬2*
(1.安徽中醫(yī)學院,安徽合肥230038;2.安徽省中醫(yī)院,安徽合肥230038)
在腎虛客觀化研究中發(fā)現(xiàn),腎虛所致的神經內分泌免疫功能失??赡転槔夏旯谛牟〉陌l(fā)病機制;補腎方藥可多途徑,多靶點對其發(fā)病機制進行有效干預。
冠心?。焕夏耆?;發(fā)病機制;補腎法
冠心病屬于中醫(yī)“胸痹”“心痛”范疇,多發(fā)于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近年來研究認為,腎虛在老年冠心病發(fā)病中起主要作用?,F(xiàn)將腎虛在老年冠心病發(fā)病中的機制與研究進展作一概述。
1.1 性激素水平失常與冠心病腎虛患者性激素水平明顯低于正常,男性患者睪酮降低、雌二醇升高;女性患者表現(xiàn)為雌二醇降低[1]。研究證明,雄激素水平的降低與動脈粥樣硬化及血栓形成有關[2-3];生理水平的睪酮具有抑制動脈損傷后內膜增生的作用[4];生理水平的雌激素有調脂,擴張血管,增進血流及抑制動脈粥樣斑塊形成的作用[5-6]。補腎方藥可以升高鼠血清T水平[7],減少LDL氧化修飾,保護內皮細胞功能,穩(wěn)定動脈硬化斑塊[8-9],調節(jié)一氧化氮與內皮素平衡[10],從而發(fā)揮對心血管系統(tǒng)的保護作用。
1.2 免疫功能紊亂與冠心病研究發(fā)現(xiàn),老年腎陽虛證患者的、和與非腎陽虛各組比較有顯著性降低,CD8+有顯著性上升[11];腎陰虛證患者補體C3、C4水平升高[12],而冠心病病人外周血中及細胞的百分率低于正常組[13],補體C3、C4水平高于正常組[14],提示免疫功能異常與冠心病關系密切。老年人尚有T細胞過度凋亡,并有上調的凋亡級聯(lián)反應及促凋亡基因FasL及TNFR1的高表達[15],而Fas系統(tǒng)誘導細胞凋亡導致動脈粥樣斑塊形成及斑塊不穩(wěn)定已有定論[16]。
1.3 血壓與冠心病方素欽等[17]研究分析表明,腎虛證患者收縮壓、脈壓、平均動脈壓顯著高于對照組。高血壓為冠心病獨立危險因素,而脈壓增大與冠狀動脈病變嚴重程度密切相關[18-19]。
1.4 其它腎陰虛患者多有紅細胞變形能力受損[20],紅細胞膜脂流動性降低和微黏度升高[21],脂質過氧化物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等酶活性下降[22],上述改變均參與冠心病的病理過程[23]。
2.1 補腎固本法沈為興等[24]用補腎顆粒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其心絞痛及心電圖的有效率分別為87.1%和67.7%,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補腎法還能提高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的血NO、NOS、SOD,明顯降低血ET、MDA、CRP,療效明顯且沒有毒副作用[25-26]。
2.2 補腎溫陽法邱保國[27]認為冠心病多以心陽虛衰為主,但其本多源于腎陽虧虛,臨證常以附子湯加減治療。楊權生等[28]認為陽氣不足是冠心病發(fā)病之本,治療應以扶陽益氣法貫穿于整個過程。張大創(chuàng)等[29]用中藥封包熱敷虛里穴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結果治療組心絞痛臨床癥狀、心電圖、動態(tài)心電圖等指標的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孟燕[30]以溫陽通痹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患者,發(fā)現(xiàn)中醫(yī)癥候、心絞痛癥狀及CRP改善情況優(yōu)于對照組(P<0.05),尤適宜于不能耐受硝酸脂類的患者。
2.3 補腎活血法王彩路等[31]認為胸痹是以腎虛為本,血瘀、寒凝、痰濁為標,自擬補腎通脈湯治療48例,總有效率90%。楊瑞雪等[32]使用益腎活血膠囊治療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40例,該藥不僅能降低患者Hcy水平,且能改善患者內皮功能,對于高半胱氨酸所致心絞痛的療效明顯高于對照組。
2.4 補腎化痰法腎虛痰濁與老年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33]。葉建芳等[34]以益腎化瘀祛痰中藥治療糖代謝紊亂合并心絞痛30例,總有效率93.3%。
2.5 補腎解毒化濁法陳靜等[35]認為預防老年冠心病心絞痛發(fā)作應以補腎入手。蔣曉霞等[36-37]認為冠心病以腎虛為本,痰、瘀互結為患,而痰瘀膠結,易得熱腐而化生為濁邪,濁邪多兼火毒,因此泄?jié)岜丶媲寤鹗侵委熽P鍵,藥用連翹、野料豆、赤芍、萊菔子、楮實子等為基礎方治療,療效顯著[4]。
隨著腎虛證本質的細胞分子水平研究的不斷進展,腎虛導致冠脈疾病的理論不斷得以豐富和證實,篩選出一些有效方藥并在臨床應用中得以驗證。但是相關方藥的劑型單一,缺乏適合臨床急救治療的速效劑型。今后應適當增加隨機、對照臨床試驗的樣本量,注重對遠期療效的觀察;同時也應加強對現(xiàn)代醫(yī)學理論的引進、應用,達到優(yōu)勢互補。
[1]方素欽.中老年人腎虛證與性激素及免疫功能的研究[J].福建中醫(yī)藥,2002,33(2):1.
[2]高倩萍,富路,李元十,等.睪酮在雄兔體內的抗動脈粥樣硬化作用[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6,14(3):213-216.
[3]司全金,李小鷹.老年雄激素低下患者血液凝血和纖溶系統(tǒng)的變化[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05,7(3):157.
[4]樓亞梅,徐哲榮.十一酸睪酮對雄性家兔動脈內膜損傷后的修復作用[J].中國動脈硬化雜志,2007,15(4):272.
[5]史櫻,阮祥燕.圍絕經婦女雌激素與內皮互關系探討[J].中國婦幼保健,2005,20(4):497.
[6]李艷,李世榮.雌激素對冠心病致病因子作用的研究現(xiàn)狀[J].內蒙古醫(yī)學雜志,2005,37(11):1039-1041.
[7]黃瓊霞,曹繼剛,舒勁松.補腎毓麟湯對腎虛性生殖功能障礙大鼠生殖激素影響的實驗研究[J].湖北中醫(yī)學院學報,2007,3(9):22-24.
[8]費震宇,王文健,關明,等.補腎煎對去勢高脂血癥兔ox-LDL及ox-LDLmRNA表達作用的實驗研究[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3,23(7):439-440.
[9]張軍平.補腎抗衰片對動脈粥樣硬化氧化應激狀態(tài)的干預[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9,15(4):279-281.
[10]文樂兮,張廷武,尤昭玲,等.補腎復方對去勢雌性恒河猴NO和ET水平的影響[J].浙江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0,34(1):56.
[11]李慶陽,鄭家縑.老年腎虛與T細胞亞群關系[J].福建中醫(yī)學院學報,2001,11(2):5-6.
[12]全建峰,吳曉康,孫曉紅.腎陰虛證患者的血清免疫球蛋白G、A、M及補體C3、C4相關性研究[J].現(xiàn)代中醫(yī)藥,2004(5):53-54.
[13]唐關敏,朱良楓.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超敏C反應蛋白、T細胞亞群及免疫球蛋白補體的變化[J].浙江實用醫(yī)學,2005,10(6):389.
[14]劉年鳳.冠心病患者免疫反應的變化研究[J].贛南醫(yī)學院學報,2003,23(3):274-275.
[15]沈自尹.補腎法調節(jié)腎陽虛證T細胞凋亡的規(guī)律-重塑基因平衡[J].中西醫(yī)結合學報,2004,2(5):321-322.
[16]張玉清,王宇彬.Fas系統(tǒng)誘導細胞凋亡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的研究進展[J].國際內科學雜志,2008,35(4):205-208.
[17]方素欽,林炳輝,葉盈,等.中老年人腎虛證與性激素及免疫功能的研究[J].福建中醫(yī)藥,2002,33(2):1-3.
[18]溫才國.冠心病患者靜息心率脈壓及血脂的臨床分析[J].河北醫(yī)學,2009,15(5):600-601.
[19]王宏宇,胡大一,馬志敏,等.脈壓與冠狀動脈疾病嚴重性的關系研究[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3,31(2):83-86.
[20]郭金瑞,嚴慧芳.慢性腎炎唾液NA+、K+、紅細胞變形能力改變與腎陰虛證相關性研究[J].中醫(yī)藥學刊,2003,21(11):1900.
[21]馮端浩,劉洪尊,高杉.脾虛和腎虛小鼠模型紅細胞膜流動性的變化[J].廣州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03,20(1):21-24.
[22]呂愛平,李德新,易杰,等.脾腎陰虛證模型大鼠自由基損傷的比較研究[J].中醫(yī)藥學刊,2001(6):205.
[23]王敏蓮.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絞痛發(fā)病時血液流變性變化的臨床分析[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09,7(3):42-43.
[24]沈為興,沈俊萍,趙桂香.補腎顆粒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河北職工醫(yī)學院學報,2007,24(4):36-37.
[25]楊煥斌.補腎法對100例冠心病心絞痛NO、NOS、SOD、MDA影響的臨床研究[J].中醫(yī)藥信息,2003,20(6):33-35.
[26]廖欣.補腎法對冠心病心絞痛ET、MDA、CRP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藥信息雜志,2004,11(5):383-385.
[27]韓偉鋒.邱保國研究員論治冠心病探討[J].吉林中醫(yī)藥,2005,25(11):8-9.
[28]楊權生,叛軍會,楊輝等.扶陽益氣法治療胸痹的探討[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5,14(7):657-659.
[29]張大創(chuàng),李根,邢潔,等.中藥封包熱敷虛里穴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療效觀察.中國中醫(yī)急癥,2008,17(7):906-907.
[30]孟燕.溫陽通痹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的臨床研究[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25(3):51-52.
[31]王彩路,焦富英,孫麗斌,等.補腎通脈湯治療冠心病療效觀察[J].中華中醫(yī)藥學刊,2007,25(4):851-852.
[32]楊瑞雪,張繼東,羅緯敏,等.益腎活血膠囊對不穩(wěn)定型心絞痛患者Hcy及ET、TNF-a、NO的影響[J].上海中醫(yī)雜志,2006,40(1):22-24.
[33]羅斌,唐啟盛,侯秀娟.論腎虛痰濁與老年病的關系[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09,15(6):459.
[34]葉建芳,楊國春,李亞梅.益腎化瘀祛痰法治療糖代謝紊亂合并心絞痛30例[J].陜西中醫(yī),2007,28(2):135-136.
[35]陳靜,郭磊磊.補腎化濁方對老年冠心病心絞痛發(fā)作的防治[J].陜西中醫(yī),2005,26(7):631-632.
[36]蔣曉霞,張斌霞,李小龍.補腎泄?jié)岱ㄖ委燁i動脈粥樣硬化45例臨床觀察[J].國醫(yī)論壇,2006,21(5):9.
[37]朱紅俊,陸曙.動脈粥樣硬化痰瘀化濁論[J].中國中醫(yī)急癥,2009,18(1):70.
R256.22
A
1007-4813(2010)06-0847-02
2010-07-21)
楊甲勝(1979-),男,在讀碩士研究生,中醫(yī)師。研究方向:中醫(yī)藥防治老年心血管疾病。
*通信作者:胡業(yè)彬,男,教授,主任醫(yī)師,碩士研究生導師。Tel:(0551)2850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