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文清
臨近下班的時候,老板叫我過去,一臉誠懇地對我說:你們部門的工作績效一直很好,本來不打算讓你們部門裁人的,可其他幾個部門都裁了,實在沒有可壓縮的空間了。從你們那再裁兩個人吧,明天早上把名單報給我。
我暈暈乎乎地回到辦公室,大伙都沒走,以為有什么突擊任務(wù),都在等著我。我擠出一點笑容,告訴大家沒事了,都回去吧。
早就聽說別的部門報上去的名單,老板從沒調(diào)換過,以至于現(xiàn)在許多員工不看老板的臉色也要先看我們這些部門主管的臉色,沒想到我也能當(dāng)一回老板,體會一下踢人飯碗的滋味。吃過晚飯,我開始梳理手下的幾個同事,琢磨著究竟叫誰走人。我把手下的幾個同事一個個地在腦海中掂量來、掂量去,喃喃自語。我妻子是做人力資源管理的,見我犯難便提出建議:客觀公正,以業(yè)績能力說話,這樣對事不對人,老板也不能說你什么。我不耐煩地說:你打住,我自有辦法。
我拿出紙筆把這幾個人的名字一一寫下來,左右衡量,劃來劃去。有幾個綜合表現(xiàn)一般的卻不能報上去,他們都有后臺,我不想觸霉頭。剩下的幾個人可劃歸兩類,業(yè)務(wù)能力很強的不太聽話,向我討好獻媚的業(yè)績一般。
讓誰走呢?最不聽話的老王和小張倒是合適的人選,可讓他們走了,部門的整體業(yè)績就可能下降,那我每個季度的效益獎也就泡湯了。如果叫老趙和小李走了,就少了對我點頭哈腰、笑臉相迎的,那我這個主管的形象和質(zhì)量就要大打折扣了,而且不能及時了解辦公室內(nèi)部的動向了。這讓我左右為難,看來這為官之道也不簡單啊。
就在我頭昏腦漲的時候,突然靈光一現(xiàn),想出了一條妙計。我把這兩組名單各調(diào)換了一個人,這樣搭配感覺很好??筛吲d了沒兩分鐘,又犯難了,去掉哪一組呢?我急中生智,決定把兩組名單全部上交,讓老板定吧,無論哪一組走人,都是一個聽話的和一個不聽話的。決定權(quán)交還領(lǐng)導(dǎo),還顯得咱聽領(lǐng)導(dǎo)的。
第二天下午,老板公布裁員名單,裁掉的兩個人都是我認為聽話的。老板公布完名單后看了我一下,眼光有點異樣。當(dāng)時,我感覺被裁掉的人好像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