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樹寧,陳引芝,農定產,徐宏,梁高明,黃成豐,何為中
(1.廣西甘蔗研究所,南寧530007;2.河北省邯鄲市凱米克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邯鄲056800)
棵棵無損5%顆粒劑在宿根蔗藥效試驗初報
許樹寧1,陳引芝1,農定產1,徐宏2,梁高明1,黃成豐1,何為中1
(1.廣西甘蔗研究所,南寧530007;2.河北省邯鄲市凱米克化工有限責任公司,邯鄲056800)
試驗結果表明,棵棵無損5%顆粒劑對甘蔗害蟲具有良好的防效和顯著的增產增收效果。施1次該藥對螟蟲的防效是49.1%,綿蚜蟲40.0%~97.7%,薊馬42.1%~62.5%;比CK增產10.1%,差異顯著性達5%水平,效益增長8.6%。施兩次藥對螟蟲的防效是51.4%,綿蚜蟲80%~100%,薊馬45.6%~50.5%;比CK增產14.4%,差異顯著性達1%水平,效益增長11.5%。與標準藥劑呋喃丹3%顆粒劑相比,不管是施1次藥還是兩次藥對螟蟲的防效都差不多,對綿蚜蟲和薊馬的防效則表現出較為明顯的優(yōu)勢;對蔗莖產量施兩次藥較高,施1次藥稍低,差異不顯著。
甘蔗蟲害;農藥防效;蔗莖產量
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與世界人口日益增長的需要決定了農藥仍然是人類用于控制病、蟲、草等有害生物為害的一項重要手段,并在農林生產的發(fā)展中起積極的作用[1]??每脽o損是近幾年在廣西推廣應用的新農藥,據產品簡介,它是一種高效、低殘留的廣譜性有機磷殺蟲、殺線蟲劑,具有內吸、觸殺、胃毒和熏蒸作用,能有效防治刺吮害蟲、取食害蟲、鉆蛀害蟲、地下害蟲等。在該藥劑的配方中添加了一種特有的高分子助劑,除了能促進藥效發(fā)揮,提高殺蟲效率外,還是一種很好的土壤調節(jié)劑,能促進作物生長。本試驗旨在探討該藥劑施用于宿根甘蔗對害蟲的防治效果以及對產量的影響,為甘蔗生產提供理論依據。
1.1 材料
(1)棵棵無損5%顆粒劑(邯鄲市凱米克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2)呋喃丹3%顆粒劑(美國進口母粉配制);(3)供試甘蔗品種為新臺糖22號。
1.2 處理
A.棵棵無損5%顆粒劑施兩次,分蘗期和伸長前期各施75kg/hm2。
B.棵棵無損5%顆粒劑施1次,分蘗期施75kg/hm2。
C.標準藥劑——呋喃丹3%顆粒劑,分蘗期施75kg/hm2。
CK.空白對照,不施任何農藥。
1.3 方法與過程
試驗區(qū)行長8m,行距1.15m,4行為一小區(qū),每小區(qū)面積36.8m2。4個處理,3次重復,共12個小區(qū),隨機排列。周邊設有保護行。試驗地點在廣西甘蔗研究所試驗地進行,土壤肥力中上。上茬甘蔗在2008年3月7~8日收砍,3月下旬破壟松蔸,4月中旬回壟。試驗分蘗期施藥時間為5月13日,后結合中培土;伸長前期施藥時間為6月4日,后大培土。其它田間施肥管理與大田生產一致。12月15日收獲。
1.4 調查項目
施藥后調查甘蔗螟蟲、薊馬及綿蚜蟲為害情況,伸長期調查各月株高長速,收獲前調查甘蔗經濟性狀,收獲時驗收小區(qū)實產。方法按常規(guī)進行。
2.1 對甘蔗害蟲的防治效果
2.1.1 對甘蔗螟蟲的防治效果對甘蔗螟蟲為害程度前后調查了3次,第一次在5月25日(施藥后12d)調查枯心,A、B處理的枯心率與標準藥劑C處理和CK接近,沒有明顯的差異(表1),這可能是施藥的時間不長,藥效還沒有發(fā)揮作用。第二次在6月17日(第一次施藥后35d)也是調查枯心,A、B處理的枯心率與C處理差不多,均明顯少于CK;從防治效果來看,A、B處理分別是51.4%和49.1%,與C處理的52.8%接近。第三次在12月1日(施藥后180多天)調查蛀莖,A、B處理的蛀莖率均稍高過C處理,略低于CK,此時各處理的藥效都已過期,受害率高低應與藥效無直接關系。
2.1.2 對甘蔗綿蚜蟲的防治效果表2為甘蔗綿蚜蟲為害程度調查結果,從前面3次(6月、7月、9月)的調查看,A處理的受害率最低,防治效果達到80.0%~100.0%;B處理次之,防治效果在40.0%~97.7%;C處理在6月和9月調查的防治效果在20.0%~46.6%,7月調查受害率超過CK,防效出現負值。以上表明,A、B處理對甘蔗綿蚜蟲的防治效力優(yōu)異,且明顯好于C處理。12月的調查只有CK存在綿蚜蟲,A、B、C均為零受害,說明這幾個農藥處理對甘蔗后期綿蚜蟲都有一定的防控作用。
2.1.3 對甘蔗薊馬的防治效果表3中可以看出,對甘蔗薊馬為害程度的兩次調查結果是A、B處理受害率都較輕,兩者相差不大,均明顯低于C處理和CK;防治效果A處理為45.6%~50.5%,B處理為42.1%~62.5%。C處理受害率超過CK,防效出現負值,說明該藥劑對甘蔗薊馬效果不佳。
2.2 對甘蔗生長及產量的影響
2.2.1 對甘蔗伸長期株高長速的影響伸長期株高長速調查見表4。6月底株高,從高到低的排序是A>B>C>CK。7~10月份的株高增長量是C最多,其次是A和CK,B最少??梢?,A處理在甘蔗伸長前期株高生長較快,中后期一般;B處理在伸長前期生長較快,中后期緩慢;C處理在伸長前期生長一般,中后期較快。
2.2.2 對甘蔗經濟性狀及蔗莖產量的影響甘蔗經濟性狀調查及蔗莖產量驗收結果得出,A處理莖長為最長,其次為C處理,B處理略超CK;莖徑也是A處理最粗,C處理為次,B處理不如CK;有效莖由多到少的排序為B>C>A>CK。幾個藥劑處理的蔗莖產量都明顯超過CK,A處理產量最高,比CK增產14.4%;C處理第二,比CK增產11.9%;B處理比CK增產10.1%。經統(tǒng)計分析[2],A、C處理與CK的產量差異達到1%顯著水平,B處理與CK的產量差異達5%顯著水平,3個處理之間產量差異不顯著(詳見表5)。
表1 甘蔗螟蟲為害程度比較
表2 甘蔗綿蚜蟲為害程度比較
表3 甘蔗薊馬為害程度比較
表4 甘蔗伸長期株高長速
表5 甘蔗經濟性狀及經濟效益比較
2.2.3 經濟效益分析按當年本蔗區(qū)糖廠原料蔗收購價275元/t;棵棵無損5%顆粒劑市場價4300元/t,呋喃丹3%顆粒劑8800元/t;施藥人工費每次每公頃1個工日,每個工日35元計。結果得,A處理經濟效益最好,每公頃比CK增收2821.5元,增長11.5%;C處理次之,每公頃比CK增收2222.8元,增長9.1%;B處理效益略底于C,但差異不明顯,每公頃比CK增收2109.3元,增長8.6%(詳見表5)。
綜上所述,棵棵無損5%顆粒劑在宿根蔗施用,對甘蔗害蟲具有良好的防效和顯著的增產增收效果。
3.1 對甘蔗害蟲的防效:不同害蟲之間防治效果存在差異,對螟害枯心的防效在51.4%和49.1%,施兩次藥(A)稍好過施1次藥(B);對甘蔗綿蚜蟲的防效在80.0%~100.0%和40.0%~97.7%,施兩次藥優(yōu)于施1次藥;對甘蔗薊馬的防效在45.6%~50.5%和42.1%~62.5%,施兩次藥和施1次藥效果相近。與標準藥劑呋喃丹3%顆粒劑(C)相比,對螟害枯心的防效不相上下,對綿蚜蟲和薊馬的防效則表現出明顯的優(yōu)勢。
3.2 對蔗莖產量和經濟效益的影響:施兩次藥比CK增產14.4%;效益增長11.5%;施1次藥比CK增產10.1%;效益增長8.6%。比較呋喃丹,施兩次藥產量和效益都有明顯增加,施1次藥稍低。
3.3 呋喃丹3%顆粒劑在我區(qū)甘蔗生產上作為土壤處理劑使用已有多年,同一地區(qū)連續(xù)使用同一種藥劑容易引起害蟲對該藥劑的抗藥性[3]??每脽o損5%顆粒劑與呋喃丹原藥成分不同,防治對象和使用方法相似,該藥的推廣應用,對防止或延緩害蟲的抗藥性具有重要的意義[3]。建議該藥應在新植蔗播種時、宿根蔗破壟松蔸時施用,每公頃施60~90kg,施藥后蓋土。如能在拔節(jié)伸長期再施1次同等的藥量,這樣就能更有效地控制中后期的蟲害和促進蔗莖生長。
致謝:覃有純,黃建光同志參與了田間調查工作,特此表示感謝!
[1]趙善歡.植物化學保護[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6,238-248.
[2]南京農學院.田間試驗和統(tǒng)計方法[M].北京:農業(yè)出版社,1979,143-148.
[3]葉鐘音.現代農藥應用技術全書[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2,119-124.
Application Test of 5%Kekewusun on Sugarcane Ratoon
XU Shu-ning1,CHEN Yin-zhi1,NONG Ding-chan1,XU Hong2,et al
(1.Guangxi 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Nanning,530007,China; 2.Kaimike Chemistry Industry Co.,Ltd of Handan City,Hebei Province,Handan 056800,Chin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5%Kekewusun was able to control effectively sugarcane pests an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yield.The control effects to sugarcane stem borer,Ceratovacuna lanigera Zehntner and Baliothrips serratus Kobus were respectively 49.1%,40.0%-97.7%and 42.1%-62.5%,and yield increased by 10.1%,profit increased by 8.6%after applying Kekewusun one time,and the control effects were respectively 51.4%,80%-100%and 45.6%-50.5%,and yield increased by 14.4%,profit increased by 11.5%after two time application.As a result,the control effects to Ceratovacuna lanigera Zehntner and Baliothrips serratus Kobus were superior to that of 3%Furadan.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t for cane yield of 5%Kekewusun application in comparison with the treatmentof3%Furadan.
Sugarcane pests;Controleffect of pesticide;Cane yield
S566.1
A
1007-2624(2010)01-0032-03
2009-07-20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07BAD30B04);廣西科技攻關項目(桂科攻0782004-4)。
許樹寧(1954-),男,廣西大新縣人,廣西甘蔗研究所高級農藝師,主要從事甘蔗栽培技術應用與研究。
陳引之(1954-),男,廣西甘蔗研究所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