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嫻
(廣西師范大學圖書館,廣西 桂林 541004)
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發(fā)明雕版印刷術(shù)的國家,也是現(xiàn)藏雕版圖書最多的國家。遠在隋唐,我國就已經(jīng)有了雕版印刷術(shù),開始有“版本”①之稱;南宋尤袤的《遂初堂書目》標志著版本目錄的形成;及至清代,隨著考據(jù)學的興盛,版本研究蔚成風氣,版本目錄盛行于世,版本目錄學亦隨之興起。版本目錄學是研究印刷本與作者構(gòu)想文本之間關系的一門學科。因為,手稿的筆跡通常很難辨認,排字工或雕刻工往往會弄錯,校對人員有時也沒有校對出這些人為的錯誤。②由于文本在印刷中竄入異文,排除未經(jīng)認可的變化使之更接近作者的原文文本,是版本目錄學家的基本工作。明末清初的私人藏書家錢曾,對我國古籍版本目錄學做出了重要貢獻。
錢曾,虞山(今江蘇常熟)人,字遵王,號也是翁,自稱貫花道人,生于明崇禎二年(1629年),卒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終年73歲,是明末清初著名藏書家、版本目錄學家。他出身名門望族,生長在物質(zhì)生活優(yōu)裕的家庭,而從不追求奢侈的物質(zhì)享受,也不在官場上鉆營,追求名利。他把平生精力放在采集遺書秘籍,抄校宋元精槧上。正如他在《述古堂藏書目·自序》中所言:“余二十年,食不重味,衣不完采,摒當家資,悉藏典籍……然平生所嗜,宋槧為最?!逼溆疡T定遠把他這種愛好成為“佞”。
年輕時,他跟隨其族曾祖錢謙益(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明末清初著名學者、藏書家)學習收集、整理和校勘圖書,終生以藏書為業(yè)。錢曾博識好古,傾力購書,抄書所用紙墨精良,并嚴加???,仔細正誤,質(zhì)量極高。他繼承父親錢裔肅(字嗣美,號澹嶼)豐富的藏書,又得到錢謙益“絳云樓”燼余之秘籍,同時往來于當時的學者、大藏書家吳偉業(yè)、曹溶、毛晉父子等人之間,借校傳抄善本珍籍,以此來豐富其藏書。他在《讀書敏求記》卷一經(jīng)部《陸德明經(jīng)典釋文》中記述了自己與朋友葉林宗相互傳抄秘籍事:“我兩人購得秘冊,即互相傳錄,雖昏夜扣門,兩家童子聞聲知之,好事極矣?!?/p>
同時,他還跟隨錢謙益學習詩文。其詩流易有余,不求警冊,純樸逼真,引人入勝。如《蝶》:“曲廊回處正斜曛,弄影隨風自作群。曾恃粉衣欺艷雪,幾緣香夢惹行云。斜穿簾幕深深見,飛過池塘故故分。送得南風花草盡,正教愁煞杜司勛?!卞X謙益對遵王的詩大加贊賞,晚年編選《吾炙集》時,即標遵王詩于篇首,以示對遵王的器重。
錢曾建立了專門收藏宋本和其他善本的藏書室——述古堂。他另外的兩個藏書室曰“也是園”、“莪匪樓”。錢曾藏書豐富,品種多,質(zhì)量精。他“嘗以家藏圖籍,分類銓次”,編成3部藏書目錄:其一為《也是園書目》,著錄項最簡單,只記所藏書名、卷數(shù),為簿錄甲乙的登記簿,便于稽查藏書,但其收錄圖書最多,達3800余種,超過了《四庫全書總目》的收書數(shù)字;其二為《述古堂藏書目》,著錄項除記所藏書名、卷數(shù)外,間或記錄冊數(shù)、版本,便于求書,共收錄圖書2200余種;其三為《讀書敏求記》,錄錢氏藏書之精華,專記宋元精槧或舊抄、舊校,尤為詳記版本,對書的次第完缺、古今異同都加以標明和考訂,共收錄圖書634種。這3種書目,詳略不同,體例各異,對研究我國古典版本目錄學均有參考價值,特別是《讀書敏求記》尤為如此。
《讀書敏求記》初稿曰《述古堂藏書目錄題詞》。錢曾雅好聚書,又恐其時久必散,故擇其藏書最佳之本,手所題識,仿歐陽修《集古錄》之意匯為《讀書敏求記》?!蹲x書敏求記》共4卷,除傳抄本外,其刻本如下:雍正四年(1726年)趙孟升刻本,乾隆十年(1745年)沈尚杰雙桂草堂刻本,道光五年(1825年)阮福小瑯?gòu)窒绅^刻本,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潘仕誠刻海山仙館叢書本。然間有謬誤,清末管庭芬、章鈺相繼廣征博引,一一為之校正,糾其訛誤,并將各家對該書的評語、批注一同編入,輯補成《錢遵王讀書敏求記校正》4卷,有民國十五年(1926年)章鈺自刻本,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商務印書館《叢書集成》本,現(xiàn)通行有1984年書目文獻出版社之丁瑜點校本。
《讀書敏求記》分經(jīng)史子集之目。經(jīng)之支有六:禮樂、字學、韻書、書、數(shù)、小學;史之支有十:時令、器用、食經(jīng)、種藝、豢養(yǎng)、傳記、譜牒、科第、地理輿圖、別志;子之支有二十:雜家、農(nóng)家、兵家、天文、五行、六壬、奇門、歷法、卜筮、星命、相法、宅經(jīng)、葬書、醫(yī)家、針灸、本草方書、傷寒、攝生、藝術(shù)、類家;集之支有四:詩集、總集、詩文評、詞?!蹲x書敏求記》繼承了四部分類法的核心內(nèi)容,同時,又依據(jù)當時典籍流傳的現(xiàn)狀、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以及個人藏書的實際,對四部分類法進行了改造,這種探索精神值得充分肯定。但其分類有一定的缺陷,存在著隨意性和不嚴謹性,表現(xiàn)在:第一,將各種書籍放在同一級別上,混淆了一些類目的統(tǒng)分關系。如《讀書敏求記》卷一中將“字學”、“韻書”和“小學”并列為一類實為不妥,我們通常認為“小學”包括“文字、音韻和訓詁”,而《讀書敏求記》將它們劃歸為同一級別,這樣的分類有重復之嫌。第二,某些類別太繁瑣,容易使讀者產(chǎn)生混亂的感覺。如《讀書敏求記》卷三中的“奇門”、“卜筮”、“星命”、“相法”、“宅經(jīng)”等類目,紛繁復雜,令人無所適從。③
錢曾的《讀書敏求記》是一部善本解題書目,也是我國一部非常有特色的版本目錄,是我們研究版本目錄學的專著。錢曾對版本目錄學的貢獻就集中地體現(xiàn)在這本書里。
《讀書敏求記》除著錄書名、著者(少數(shù)不知著者則標明“不知何人作”字樣)外,尤其詳記卷數(shù)和版本。我們今天的古籍著錄的內(nèi)容仍然包括以上這些最基本的著錄信息?!蹲x書敏求記》收錄的634種圖書,有632種著錄了卷數(shù),另外兩種書的卷數(shù),由丁瑜先生依校本作了補正;同時,《讀書敏求記》幾乎對每種書的版本情況都進行了著錄。如史部《傅霖刑統(tǒng)賦楊淵續(xù)刑統(tǒng)賦》。《刑統(tǒng)賦》藏本有二:一是延祜丙辰刻本,東原郄氏韻釋,趙孟頫序,后有李方中《韻釋刑統(tǒng)續(xù)賦》;一是至正壬辰抄本,鄒人孟奎解,沈維時序。
書目提要在我國淵源較早,是我國目錄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之一。早期的書目提要主要有3種體例:敘錄體提要、傳錄體提要和輯錄體提要。④至清代,我國的書目提要又出現(xiàn)了一種新的體例,即版本提要。這種提要的內(nèi)容一般包括:①描述版本的外在特征,使人讀提要如見原書;②記錄版本鑒別的經(jīng)過,論證所下的論斷;③記述流傳經(jīng)過;④與他本比較,評判此本價值。從某種意義上說,版本提要是版本著錄內(nèi)涵的擴大。錢曾的《讀書敏求記》開創(chuàng)了這種版本提要,把我國版本目錄學的發(fā)展推向了新的高度,他在提要中多談版本,少論學術(shù)、思想、傳記之類的東西,如《讀書敏求記》卷第四集部:
虞伯生道園學古錄五十卷
是集分《在朝稿》、《應制錄》、《歸田稿》、《方外稿》四種,總名《道園學古錄》。鏤刻精雅,行世本從此翻雕,間取仇勘,訛謬處絕少。知嘉、隆以前學人,信而好古,非若近日槧書者淆亂芟改,師心自是也。
盡管在宋代,已有私人藏書目錄不同程度地記載了圖書的版本情況,但遠非實際含義的版本提要,如晁公武的《郡齋讀書志》不是每篇提要都記載有版本,尤袤的《遂初堂書目》間或記錄版本,陳振孫的《直齋書錄解題》對版本的記述既零散又不規(guī)范?!蹲x書敏求記》這種版本提要,著錄深入,版本的研究成果以此形式表現(xiàn)出來,它對以后提要的編寫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如《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編寫就是受到了它的影響。
錢曾是一位“見聞既博,辨別尤精”⑤的版本目錄學專家。他以自己研究善本的經(jīng)驗和心得,在《讀書敏求記》中較全面、系統(tǒng)地提出了鑒定版本的科學的方法,即從版式、款式、字體、刀刻、印紙和黑色等物質(zhì)特征中找出一定的規(guī)律,來確定雕印的年代;再從祖本、子本或原版、修版來定版本的價值。這些方法開拓了目錄學的研究領域,為古籍版本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初步基礎,對我們今天的古籍版本鑒定仍有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如:
卷一 小學 方言十三卷 “舊藏宋刻本《方言》,牧翁為予題跋。紙墨絕佳,后歸之季滄葦。此則正德己巳從宋本手影舊抄也。”
卷二 史 資治通鑒二百九十四卷 “……吾家《通鑒》有大字宋本,復有宋人手披者半部??嚏U精工,烏絲外標題周遭殆遍,尚是宋時裝潢,未經(jīng)今人攙訂者。然總不若此本之矜重?!?/p>
卷二 地理輿圖 王象之輿圖紀勝二百卷 “……刻鏤精雅,楮墨如新,乃宋本中之佳者。”
卷二 地理輿圖 朝鮮八道圖一卷 “……鏤版樸雅,繭紙堅致,裝潢悉依宋時工匠?!?/p>
卷三 子 成玄英疏莊子二十卷 “南京解元唐寅藏書,北宋槧本之佳極者?!?/p>
卷三 醫(yī)家 難經(jīng)三卷 “陸孟鳧先生云:‘《難經(jīng)》從未見宋槧本?!枇粜乃言L,僅購得此舊抄,字法俱模松雪翁。疑是元人所書,不識賞鑒家以為然否?”
卷四 集 王右丞文集十卷 “此刻是麻沙宋版,集中《送梓州李使君》詩,亦如牧翁所跋,作‘山中一半雨,樹杪萬重泉,’知此本之佳也。”
卷四 集 石田先生文集十五卷 “是書雕造精妙,為元刻中之上駟,楮墨簇新,古香可愛。”
版刻在不同的時代和不同的地區(qū),可能形成一定的風格。由于刻書人在資金財力、??彼揭约翱虝そ车募妓?、所習風尚等方面的差異,從而使版刻風格自成一系,然同一時期、同一地區(qū)又相互影響,這種風格可以從版刻的字體、行款、紙張、墨色、裝禎等形式中反映出來。錢曾用賞鑒的眼光,歸納出版本的外在形式特征,辨別版本,這就是后人所推崇的“觀風望氣”方法,足見其影響之深遠。⑥
善本書目是我國目錄的重要類型之一。它對保存祖國文化遺產(chǎn)、校勘版本等起著重要的作用。我國最早的善本書目便是錢曾的《讀書敏求記》。
《讀書敏求記》記錄的善本隨處可見,如:
《春秋經(jīng)傳集解》三十卷,南宋刻本,墨跡如新,古香馣薆,視為鎮(zhèn)庫典籍。
《輿地紀勝》二百卷,鏤刻精雅,楮墨如新,乃宋本中之佳者。
《五臣注文選》三十卷,宋本,鏤板精雅,覽之殊可悅目。
《風角鳥占經(jīng)》一卷,為宋抄本,人間少見。
《顏氏家訓》七卷,是書為宋人名筆所錄,辯析精當,沈君學識不凡,仇勘此書,當時稱為善本;兼之繕寫精妙,古香襲人,置之幾案間,正奇寶也。
《讀書敏求記》是錢曾特意從《也是園書目》、《述古堂藏書目》中篩選出珍版圖書編就的,因此,此書一出,名傾一時。相傳錢曾將《讀書敏求記》藏于書篋之中,嘗隨身攜帶,秘不示人。一次,江南典試官朱彝尊設宴邀請文人學士,錢曾被約與會。席間,朱彝尊秘派人以黃金美裘賄賂錢曾的書童,竊取《讀書敏求記》原稿,命書吏多人半宵抄出副本。我國許多罕見的宋元古籍善本,都被錢曾記載于該書中,保存下來,這是錢曾對我國古典文化的貢獻。
《讀書敏求記》所體現(xiàn)的重視版本研究、推崇善本的思想意識為后來的藏書家們所接受,使清代形成了收藏善本的風氣,出現(xiàn)了更多的善本目錄,如后來記錄版刻年月、刊本流傳庋藏、鑒賞、采擇、集版本之大成的于敏中等于1775年編撰的《天祿琳瑯書目》,就是參考了《讀書敏求記》而進一步規(guī)定了善本目錄的體例的。錢曾對我國版本目錄學的貢獻毋容置疑。
注釋:
① 彭斐章.目錄學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17.
② 版本是以雕版印本為主體而包括寫本、活字本、批校本、手稿本在內(nèi)的一個大概念,大約相當于異本,即不同的本子。見:杜澤遜.文獻學概要[M].北京:中華書局,2001:86.
③ 毛瑞方.試析《讀書敏求記》分類方法及其學術(shù)意義[J].津圖學刊,2004(4):59.
④ 敘錄體提要源于書序,我國古代文學作品曾有過簡單敘述作品主題旨意的所謂“言其作意”的書序。西漢劉向在整理圖書和編纂書目過程中,給所校的每一部書都寫了一篇敘錄,闡明校讎經(jīng)過,介紹作者生平,敘述學術(shù)源流,辨別圖書真?zhèn)?,評價圖書得失。傳錄體提要是王儉在編《七志》中所用:“不述作者之意,但于書名之下,每立一傳。”輯錄體提要基本上是引用成文,廣泛輯錄一書有關的資料,如序、跋、題記、歷代目錄的敘錄、注釋、列傳中的敘述文字等于書名之下,成為提要,供研究參考之用。見:彭斐章等.目錄學[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1986:105.
⑤ 永瑢等撰.四庫全書總目·讀書敏求記提要[M].北京:中華書局,1965:745.
⑥ 賈衛(wèi)民.試論《讀書敏求記》在版本目錄學上的意義[J].津圖學刊,2004(3):64.
[1] 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M].上海:商務印書館,1957.
[2] 來新夏.古典目錄學淺說[M].北京:商務印書館,1957.
[3] 錢曾撰寫,丁瑜點校.讀書敏求記[M].北京:書目文獻出版社,1984.
[4] 魏隱儒,王金雨.古籍版本鑒定叢談[M].北京:印刷工業(yè)出版社,1984.
[5] 姚伯岳.版本學[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6] 曾凡英.關于《讀書敏求記》的性質(zhì)[J].圖書館雜志,2003(8).
[7] 趙榮蔚.論黃丕烈藏書題跋的獨特個性[J].圖書與情報,2009(3).
[8] 傅榮賢.劉歆學行考略[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