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碧君 張霞意 閆麗麗
肝硬化可導致門脈血流動力學改變,側(cè)支循環(huán)的建立,附臍靜脈是常見側(cè)支循環(huán)通道。本文總結(jié)分析我院近年來收治的肝硬化并附臍靜脈重開放的病例,以探討超聲檢查附臍靜脈重開放對肝硬化的診斷價值。
一、病例資料 收集2006年9月~2008年6月期間我院收治的肝硬化門脈高壓伴附臍靜脈重開放患者62例,男50例,女12例,年齡11~77歲,平均年齡44±10歲。其中乙型肝炎肝硬化55例,丙型肝炎肝硬化2例,乙、丁型病毒重疊感染性肝炎肝硬化2例,酒精性肝硬化3例。Child-Pugh A級6例,B級41例,C級15例。
二、檢查方法 受檢者禁食12小時。使用GELOGIQ400及GELOGIQ5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通用公司,美國),凸陣探頭,頻率2.0~5.0MHz?;颊呷∑脚P位,經(jīng)右肋緣下縱切掃查門脈右支并測量血流方向及速度。劍突下縱切、橫切顯示并測量門脈矢狀部血流方向及速度。劍突下縱切、右肋緣下斜切及肋間斜切尋找附臍靜脈肝圓韌帶段是否擴張,如有擴張,則往下追定,并測其管徑內(nèi)徑及觀察血流方向。在上述切面掃查中,觀察肝臟實質(zhì)回聲、膽囊壁情況。左肋間掃查脾臟,于脾門處測其厚徑和長徑。超聲診斷附臍靜脈重開放的標準是附臍靜脈內(nèi)徑>3mm,并探及離肝血流。
三、統(tǒng)計學處理 采用x2檢驗和Wilcoxon秩和檢驗,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一、患者一般情況 附臍靜脈重開放患者表現(xiàn)出腹水征和肝功能變化;在附臍靜脈重開放組有27例患者行胃鏡或CT檢查,其中23例(85.17%)存在食管胃底靜脈曲張。
二、附臍靜脈重開放患者的聲像圖表現(xiàn) 表現(xiàn)為肝臟回聲粗糙、分布不均勻,肝包膜不光滑、脾腫大,門脈主干增寬,出現(xiàn)腹水,其中附臍靜脈內(nèi)徑在5~13mm(圖1-2)。其中Child A級為5~13mm,B級為5~12mm,C級為5~10mm。
圖1 肝硬化患者肝臟回聲粗糙并附臍靜脈開放
圖2 肝硬化患者肝臟回聲粗糙、分布不均勻并附臍靜脈開放、腹水
臨床診斷肝硬化主要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和其他檢查來綜合考慮。病理學檢查是診斷肝硬化的金標準。但肝組織學活檢有創(chuàng)傷,臨床上難以應用到每個患者,由于取樣誤差等原因,病理學診斷出現(xiàn)假陰性率可達24%[1]。
國內(nèi)湯治民等用超聲檢查123例肝硬化患者,發(fā)現(xiàn)附臍靜脈重開放發(fā)生率高達39.02%[2]。附臍靜脈自門脈左支囊部至腹壁臍切跡,其位置表淺,不受腹腔氣體干擾,只要沿著門靜脈左支的走行檢查至鐮狀韌帶附近,就可以發(fā)現(xiàn)。有時附臍靜脈內(nèi)徑不是太寬,二維圖像顯示不清,這時應用彩色多普勒,適當調(diào)節(jié)速度范圍、血流濾波,就能快速地顯示出附臍靜脈內(nèi)的彩色血流信號,從而確定其是否擴張及其血流方向[3]。
在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癥患者中,附臍靜脈的數(shù)量可超過10條,內(nèi)徑可達6mm以上[4]。當附臍靜脈內(nèi)徑>3mm,并探及離肝血流時提示有門靜脈高壓癥[5~7]。
[1]BEDOSSA P,DARGERE D,PA RADIS V.Sampling variability of liver fibrosis in chronic hepatitis C[J].Hepatology,2003,38:1449.
[2]湯治民,高繼康.肝硬化失代償期超聲征象與評價[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4,5(4):260-263.
[3]唐杰,溫朝陽.腹部和外周血管彩色多普勒診斷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407-410.
[4]楊繼碧.附臍靜脈的解剖學觀測 [J].四川解剖學雜志,2006,14(3):50.
[5]夏建國,李鳳華,朱彩霞,等.門靜脈高壓臍靜脈再通的超聲檢測及其臨床意義 [J].中國超聲診斷雜志,2006,22:828-830.
[6]曹小玲,張欲曉,謝昭鵬,等.117例慢性肝炎超聲診斷與病理對照分析[J]. 臨床超聲醫(yī)學雜志,2004,6(2):75-77.
[7]周永昌,郭萬學.超聲醫(yī)學[M].3版.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1998,780-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