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大為 王芬 朱建鋒 李棟 李強
(陜西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西安:710021)
硅酸鋯(ZrSiO4)屬四方晶系,具有優(yōu)良的化學及相穩(wěn)定性、高熔點、高熱傳導率和抗熱震性以及良好的離子摻雜性,使其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如硅酸鋯基陶瓷顏料具有高溫化學穩(wěn)定性和呈色范圍寬等優(yōu)點,在新型陶瓷釉料中具有重要的使用價值[2-3]。近年來,發(fā)展起來的微米級硅酸鋯涂層具有化學穩(wěn)定性好,耐高溫、酸堿和有機溶劑的腐蝕,機械強度大,抗微生物能力強等特點,廣泛應用于腐蝕環(huán)境中金屬材料以及其它材料的表面保護。另外,硅酸鋯已經(jīng)應用于核工業(yè)、發(fā)動機熱障礙涂層以及作為潛在的固態(tài)激光材料[1]。
天然硅酸鋯通常含有A l2O3、Fe2O3和TiO2等雜質(zhì),純度較低,難以滿足高科技產(chǎn)品的要求。因此,合成高純、超細、低團聚的硅酸鋯粉體具有重要的意義。高純度硅酸鋯的合成溫度高達1400℃以上,嚴重地制約了其生產(chǎn)應用。
近年來,各種濕化學方法廣泛應用于陶瓷粉體的合成與制備,尤其在制備高純、均一、超細的多組分粉體方面顯示了令人振奮的優(yōu)點。目前制備硅酸鋯粉體的濕化學方法主要有共沉淀法[4]、微乳液法[5]、溶膠-凝膠法[6]、非水解溶膠-凝膠法[7]、水熱法[8]以及另外一些基于其氣溶膠的化學方法。如周艷華等[7]通過非水解溶膠-凝膠法在700℃下低溫合成了硅酸鋯粉體;盧彩飛等[8-9]以氧氯化鋯和硅酸鈉為前驅(qū)體,利用水熱法制備出結(jié)晶性良好,分散性好,粒度小的納米硅酸鋯粉體,粉體呈四方柱狀或四方雙錐;方培育[10]等以氧氯化鋯和硅酸乙酯為前驅(qū)體,氟化鈉為礦化劑,在160~240℃下反應4h合成了片狀硅酸鋯。
水熱法在低溫下可以合成高純的硅酸鋯粉體,但其合成時間長,效率低,能耗高。自微波引入化學領域以來,人們在利用微波誘導或加速某些類型的化學反應同時,也在探索能夠?qū)⑽⒉ㄅc物質(zhì)相互作用時表現(xiàn)出的熱效應和非熱效應應用于超細粉體材料的制備[11]。微波水熱法是將微波引入水熱反應體系中,基于微波體加熱的特性,有可能使得反應體系在較短的時間內(nèi)被均勻加熱,促進晶核的萌發(fā),加速進化速率,降低晶化溫度和減少晶化時間?;诖?,本文擬通過微波水熱法來實現(xiàn)硅酸鋯超細粉體的合成,并探討其合成機理。
2.1 樣品的制備
實驗所用原料主要為市售的氧氯化鋯(ZrOCl2·8H2O,AR)、硅酸乙酯(TEOS,AR)、氨水(NH3·H2O,AR)、醋酸(C2H5COOH,AR)和氟化鈉(NaF,AR)等。
配制0.05mol/L氧氯化鋯溶液50m l,按F∶Zr=0.8(摩爾比)將氟化鈉加入氧氯化鋯溶液中,并進行攪拌使其混合均勻。將正硅酸乙酯(TEOS)按Si∶Zr=1∶1(摩爾比)滴加至氧氯化鋯溶液中,同時滴加氨水使氧氯化鋯和硅酸乙酯完全水解形成溶膠,并將該溶膠體系調(diào)至pH=9,繼續(xù)攪拌2h,然后對該溶膠陳化20h形成前驅(qū)物。取前驅(qū)體40m l加入XP1500型微波消解罐(罐體材料為聚四氟乙烯并有高強度罐套,最高使用溫度為240℃,最高耐受壓力為5.5MPa),放入MDS-6微波消解儀,按溫度控制方式升溫到140~200℃,并在高溫下保溫30m in。反應結(jié)束后自然冷卻,倒出產(chǎn)物,并用乙醇洗滌產(chǎn)物數(shù)次,隨后在70℃恒溫干燥2h。將微波水熱所制備的部分粉體在950℃下熱處理1.5h,研究其結(jié)構(gòu)變化規(guī)律。
2.2 樣品煅燒處理及表征
將微波水熱法所制備的粉體在950℃下煅燒1.5h。
采用D/max2200PC型X射線衍射儀(X-ray diffraction,XRD)測定微波水熱及熱處理的粉體的物相組成,并以Scherrer公式計算產(chǎn)品的晶粒尺寸。采用場發(fā)射JSM-6700F型掃描電子顯微鏡(scanning electronm icroscope,SEM)對所合成的樣品進行形貌分析。
3.1 產(chǎn)物的XRD分析
圖1為180℃微波水熱法合成的硅酸鋯粉體的XRD圖譜,從圖中可以看出,采用微波水熱法能直接合成硅酸鋯粉體,但衍射峰弱,強度不高,說明結(jié)晶性能較差。但在180℃下微波水熱合成的粉體為單一ZrSiO4晶相,只在26.9°附近出現(xiàn)單一的尖銳峰,說明微波水熱合成的硅酸鋯晶體在(200)面擇優(yōu)生長。相對硅酸鋯(JCPD,No.80-1807)的特征峰,微波水熱法合成的粉體在26.9°的峰低且寬化,說明所合成的硅酸鋯晶體較小。同時在2θ=26.9°附近還存在明顯的非晶態(tài)峰,這說明該粉體中還存在大量的非晶態(tài)物質(zhì)。因此,需要后期的煅燒才能形成結(jié)晶完整的ZrSiO4粉體。
圖2為180℃微波水熱法處理的粉體經(jīng)950℃下煅燒1.5h的XRD測試結(jié)果。可以看出,該粉體的XRD衍射峰明顯增強,并且其衍射峰變得尖銳,說明微波水熱處理的ZrSiO4粉體經(jīng)較低的煅燒溫度就能得到結(jié)晶完整的ZrSiO4粉體。但從圖上也可以看出,該粉體中也含有少量的ZrO2相,需要進一步優(yōu)化微波水熱處理溫度,提高該粉體的純度。由圖中可以看出,當微波水熱處理溫度為140℃時,所合成的粉體主要是ZrO2相,無ZrSiO4生成。當溫度升至160℃時,合成粉體中的主要物相變成ZrSiO4,但也存在少量ZrO2相。而水熱法[10]在160℃(4h)合成的粉體在1000℃下煅燒后全為ZrO2晶體。隨著微波水熱處理溫度的繼續(xù)升高,ZrSiO4相的衍射峰逐漸變窄,強度增加,而ZrO2峰逐漸減弱,說明ZrSiO4含量不斷增加,而ZrO2相逐漸減少。當微波水熱溫度為200℃時,所得粉體幾乎全為單一的ZrSiO4晶相,充分說明提高微波水熱的溫度有利于合成高純度的ZrSiO4粉體。
表1 不同微波水熱溫度下硅酸鋯晶體的尺寸Tab.1 Crystalsize of zircon bym icrowave hydrothermal synthesi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表1是以立方相ZrSO4的(200)面利用Scherrer公式計算出的合成ZrSiO4粉體的晶粒尺寸,從表中可以看出,盡管180℃下微波水熱處理所得粉體經(jīng)950℃下煅燒1.5h后,其晶粒尺寸從煅燒前的18nm增長至22nm,但生長速度不大,還屬于超細納米粉體。同時,不同微波水熱處理的粉體經(jīng)煅燒后,其晶粒尺寸并不是隨著微波水熱處理溫度升高而逐漸增大,呈現(xiàn)峰值變化,當微波水熱處理溫度為180℃時,所合成的ZrSiO4粉體晶粒尺寸最大,當溫度再提高時,其晶粒不但沒有增加,反而從22nm減小至19nm。相關理論正在進一步研究之中。
圖3 ZrSiO4粉體的SEM照片F(xiàn)ig.3 SEM images of the as-prepared ZrSiO4 powders:(a)unbaked;(b)baked at950℃for 1.5h
3.2 SEM形貌表征
ZrSiO4粉體樣品的SEM結(jié)果如圖3所示,其中(a)和(b)分別為微波水熱180℃處理后未焙燒和950℃焙燒1.5h樣品的顯微形貌。由圖可見,所合成的硅酸鋯粉體形貌為圓片狀,外形規(guī)則,粒度為納米級,直徑約為400nm,厚度約為10nm,且其分布均勻。這與水熱法[10]合成的ZrSiO4粉體的形貌近似,但形狀更為規(guī)則,粒度更小。樣品在950℃下煅燒后,粉體顆粒形狀均未發(fā)生明顯變化,進一步說明了微波水熱方法對合成ZrSiO4的粉體顯微形貌并沒有太大的影響,只是其合成溫度較低,合成時間短(約30min),所合成的粉體純度較高,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
3.3 反應機理分析
實驗以TEOS作為硅源,氧氯化鋯作為鋯源,在反應開始時,整個反應體系處于微波場中,反應體系吸收的微波能一部分轉(zhuǎn)化為熱能使得體系升溫,另一部分則用于使得前驅(qū)體粒子活化??梢詮娜芙?結(jié)晶的角度來分析硅酸鋯反應機理,首先在微波水熱反應的條件下,由于硅前驅(qū)物完全溶解或溶解速度較快,高濃度的OH-首先使Si4+或Si離子團羥基化形成八配位體,隨之Zr4+在強堿性的條件下形成八配位體。在反應后期,微波能的熱效應使兩種配位體相互以頂角相連,并伴隨脫水反應結(jié)晶,形成兩種配位多面體(ZrO6八面體和SiO4四面體),相互連接轉(zhuǎn)化為八面體硅酸鋯晶體。
其主要反應有:
在微波場中,能量在體系內(nèi)部直接轉(zhuǎn)化,使得水介質(zhì)產(chǎn)生過熱現(xiàn)象,在過熱區(qū)域內(nèi),反應體系局部溫度很高,微波場的非熱效應使硅酸鋯前驅(qū)體粒子的擴散速率得到增強,而微波對羥基產(chǎn)生特殊極化,使得羥基的反應活性大大增加,從而微波水熱法極大的提高了ZrSiO4的反應和結(jié)晶速度,容易得到顆粒較小(約為400nm),分布范圍較均勻的硅酸鋯粉體。黃劍鋒等[13]對微波反應機理研究發(fā)現(xiàn),微波合成的擴散機制與常規(guī)水熱法合成不同。在ZrSiO4的微波水熱合成中,它不完全依賴Si4+離子的擴散,產(chǎn)物層對擴散作用的阻礙受到消弱,Zr4+的擴散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
由于礦化劑NaF的引入,F(xiàn)-離子能取代O2-離子形成Zr-F鍵和Si-F鍵,降低了硅酸鋯晶體的結(jié)晶勢壘,促進硅酸鋯的結(jié)晶。同時,溶膠粒子小,總表面積大,活性比沉淀物高,有利于實現(xiàn)晶體生長并可適當降低微波水熱反應溫度和縮短反應時間。
采用微波水熱法在低溫(160℃)下成功合成了硅酸鋯納米粉體,所得粉體粒徑小且分散性好。當微波水熱合成溫度為180℃時,所合成的硅酸鋯晶體尺寸達到最大,但其僅為22nm。同時,微波水熱法將硅酸鋯粉體的合成時間縮短到30min,與傳統(tǒng)水熱法相比大大的提高了反應效率,降低反應能耗。硅酸鋯粉體的微波水熱合成主要反應機理為溶解-結(jié)晶機制。
1 R.Terki,G.Bertrand and H.Aourag.Full potential investigations of structur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ZrSiO4.M 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2005,81:514~523
2Costa A L.Heterocoagulation-spray drying process for the inclusion of ceram ic pigments.J.Eur.Ceram.Soc.,2008,28(1):169~176
3徐建華.溶膠-凝膠法制備硅酸鋯基稀土顏料的研究.陶瓷,2009,35(9):39~41
4 Takao Itoh.Formation of polycrystalline Zircon(ZrSiO4)from amor-phous silica and amorphous zirconia.J.Cryst.Grow th,1992,125(6):223~229
5朱振峰,余唯杰等.微乳液法制備包裹性鋯鐵紅的陶瓷顏料.硅酸鹽學報,2006,34(6):1331~1334
6王堅青,盧建樹,馮艷.低溫溶膠凝膠法制備硅酸鋯粉體的工藝因素的研究.材料導報,2009,(23):191~195
7江偉輝,周艷華,魏恒勇等.非水解溶膠-凝膠法低溫合成硅酸鋯粉體.中國陶瓷,2009,44(7):20~22
8盧彩飛,王秀峰等.納米硅酸鋯的水熱合成.硅酸鹽學報,2000,28(7):87~90
9盧彩飛,王秀峰等.水熱合成納米硅酸鋯工藝因素分析.中國粉體技術(shù),1999,26(5):21~23
10方培育,吳建清.低溫水熱法合成高純的硅酸鋯粉體.硅酸鹽學報,2009,37(4):305~319
11金欽漢.微波化學.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12 Laécio Santos Cavalcante and Júlio César Sczancoski.Grow th mechanism of octahedron-like BaMoO4m icrocrystals processed in m icrowave-hydrothermal:Experimental observations and computationalmodeling.J.Particuology,2009,7:353~362
13夏昌奎,黃劍鋒,曹麗云.微波水熱法制備ZnO納米晶體.人工晶體學報,2008,37(4):833~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