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良敏,陳 良,馬 懿,魯建波,李連學,張應留
(1.玉溪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云南 玉溪 653100;2.玉溪市紅塔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玉溪 653100)
玉溪市2009年~2010年男男性接觸人群艾滋病性病KABP調(diào)查
高良敏1,陳 良1,馬 懿2,魯建波1,李連學2,張應留2
(1.玉溪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云南 玉溪 653100;2.玉溪市紅塔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云南 玉溪 653100)
[目的]了解玉溪市男男性接觸者(MSM)艾滋病性病知識、態(tài)度、行為(KABP)現(xiàn)狀,初步探索艾滋病防治工作效果。[方法]由調(diào)查員深入到MSMs活動場所開展外展服務,在知情同意原則下,進行艾滋病性病KABP問卷調(diào)查。[結(jié)果]調(diào)查的MSMs人群中,中年、未婚所占比例居多,職業(yè)分布廣泛;2009、2010年艾滋病知識知曉率基本相同(P>0.05)分別為88.6%、95.2%;文化程度(OR=1.70,1.39~2.07)、年齡(OR=1.03,1.01~1.09)兩個因素影響了該人群的艾滋病知識知曉率;第一次發(fā)生性行為的年齡、第一次與男性發(fā)生性行為的年齡均偏小,均在20歲左右;第一個性伙伴是男性比例占到35.7%;存在多性伴現(xiàn)象,多的達3個性伴;兩年比較,最近六個月與同性(80.0%左右)、異性(35.0%~45.0%之間)發(fā)生性行為的比例均相同(P均>0.05);最近六個月與同性發(fā)生過商業(yè)性行為的比例基本相同(P>0.05),2009年為10.0%,2010年為11.4%;兩年間,最近一次與同性發(fā)生肛交性行為時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較高,達64.0%以上;最近一次與異性發(fā)生性行為時使用安全套的比例較低,僅在18.6%~28.6%之間;兩年的調(diào)查均顯示該人群中有吸毒行為者占2.9%~5.7%。[結(jié)論]MSMs群體是HIV傳播的橋梁人群,可能導致HIV傳播的危險因素較多,如對部分艾滋病知識認識存在誤區(qū)、多性伴、發(fā)生同/異性間性行為年齡偏小、存在商業(yè)性男性者、安全套使用率偏低、群體中有部分靜脈注射吸毒者等。因此,應加強主動監(jiān)測,采取確實有效地干預措施,積極控制HIV/STD在該人群中的傳播。
男男性接觸者者;KABP;艾滋病/性病
目前男男同性戀者(MSMs,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在許多國家已成為HIV感染的主要人群,全世界的HIV感染者中,約3/4通過性途徑傳播,其中約有1/4是通過男男性交途徑傳播的[1~2]。MSMs人群中存在HIV易傳播的行為學與生理學基礎,HIV在MSMs人群的傳播主要通過性行為方式,而MSM的主要性行為方式是肛交[2]。為進一步了解玉溪市男同性戀群體的行為特點,以利于對該人群性病艾滋病傳播蔓延的控制,2009年、2010年分別對玉溪市MSMs進行性病艾滋病相關知識、態(tài)度、行為/實踐(KABP, Knowledge, Attitude,Behavior, Practice)問卷調(diào)查,為下一步的MSMs人群干預工作提供科學參考。
玉溪市內(nèi)同性戀酒吧、公園、浴池等場所,最近一年內(nèi)發(fā)生過男男性行為者。
成立調(diào)查工作組,定期到同性戀酒吧、公園、浴池等場所開展外展服務,發(fā)放健康教育資料。知情同意原則下,填寫艾滋病性病KABP調(diào)查問卷,2009年調(diào)查7例,2010年調(diào)查105例。
采用Epidata 3.1建立數(shù)據(jù)庫,用SPSS 15.0進行描述性分析、卡方檢驗、t檢驗及多因素分析等。
2009年調(diào)查70例,2010年調(diào)查105例,平均年齡在兩年之間基本相同(P>0.05);與異性婚姻狀況,兩年的分布基本相同(P>0.05),未婚比例居多,其次為已婚有配偶;文化程度分布基本相同(P>0.05),以初中、高中及中專居多。見表1。另外,從2010年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可以看出,民族為漢、彝、回、壯及其他族5個民族以漢族居多(87例,占82.9%),彝族11例(占10.5%),回、壯各2例分別占1.9%;職業(yè)分布廣泛,分布在13個職業(yè)中,以無業(yè)(20例,占19.1%)、服務行業(yè)(9例,占8.6%)、農(nóng)民(12例,占11.4%)、醫(yī)務人員(10例,占9.5%)居多,其余職業(yè)54例(占51.4%)。
表1 玉溪市2009年~2010年MSM人群干預基本情況
知識知曉率分析中,2009、2010年知識知曉率基本相同(P>0.05),總知曉率維持在88.6%~95.2%之間。然而在“一個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人能從外表上看出來嗎?”、“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以減少艾滋病的傳播嗎?”兩個條目上存在差異(P值均<0.05),即兩項知曉率均從2009年的88.6%上升到2010年的99.0%。另外,“蚊蟲叮咬會傳播艾滋病嗎?”在兩年均處于最低,分別為72.9%、84.8%。見表2。
將知識知曉轉(zhuǎn)換如下:回答正確一題為1分,滿分為8分,分值在6分及以上即為知曉。計算得出MSM人群2010年艾滋病知識總知曉率為95.2%。進行影響因素分析,建立以2010年知識知曉得分(Y)為因變量,自變量為一般情況、最近一年接受干預情況、是否感染HIV、是否感染梅毒、是否感染 HCV等的線性回歸分析模型(Stepwise),進行知識知曉影響因素分析。得出在9個擬選的影響因素中,有文化程度(OR=1.70,1.39~2.07,P<0.05)、年齡(OR=1.03,1.01~1.09,P<0.05)兩個因素影響了MSMs人群的知識知曉,均呈正相關,即文化程度越高者艾滋病知識知曉程度越高,年齡越大艾滋病知識知曉程度越高。
表2 玉溪市2009年~2010年MSM人群艾滋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
2009年檢測70例中,HIV(+)6例(8.6%),淋病1例(1.4%),尖銳濕疣2例(2.8%);2010年檢測105例中,HIV(+)11例(10.4%),梅毒4例(3.8%),丙型肝炎3例(2.9%),淋病1例(1.0%),尖銳濕疣1例(1.0%)。提示,該人群的HIV/STD感染不容忽視。
2.4.1 第一次性行為發(fā)生情況
2009年數(shù)據(jù)分析顯示,第一次發(fā)生性行為(包括陰道交、肛交、口交)時的年齡21.4±5.1歲,最小年齡13歲(1例),最大年齡39歲(1例);第一個性伙伴是男性的有25例(占35.7%),是女性的45例(占64.3%);第一次與男性發(fā)生性行為時的平均年齡24.9±9.4歲,最小年齡13歲(1例),最大年齡50歲(1例)。
2.4.2 最近六個月性行為發(fā)生情況
最近六個月與同性發(fā)生過肛交性行為的比例:2009年為 80.0%(56/70),2010年為 81.9%(86/105),兩年比較得 χ2=0.100,P>0.05;最近六個月與同性發(fā)生過商業(yè)性行為的比例:2009年10.0%(7/70),2010年11.4%(12/105),兩年比較得χ2=0.089,P>0.05;最近六個月與異性發(fā)生過性行為的比例:2009年35.7%(25/70),2010年45.7%(48/105),兩年比較得χ2=1.727,P>0.05。
2009年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顯示:最近六個月,曾與1.5±0.9個不同的男性發(fā)生過性行為,最小數(shù) 1個(48例,占68.6%),最大數(shù)3個(17例,占24.3%)。
最近一次與同性發(fā)生肛交性行為時使用安全套的比例:2009年64.3%(45/70),2010年66.7%(70/105),兩年比較得χ2=0.106,P>0.05;最近一次與異性發(fā)生性行為時使用安全套的比例:2009年18.6%(13/70),2010年28.6%(30/105),兩年比較得χ2=2.226,P>0.05。2.6 吸毒行為發(fā)生情況
有吸毒史的比例:2009年5.7%(4/70),2010年2.9%(3/105),兩年比較得 χ2=0.893,P>0.05;有吸毒史中注射吸毒的比例:2009年50.0%(2/4),2010年100.0%(3/3),兩年比較得P>0.05(Fisher’s的確切概率法);最近六個月注射毒品時,與別人共用注射器的頻率:2009年從未共用過的有3例(占75.0%),有時共用的1例(占25.0%),每次都共用0例,2010年從未共用過的有0例,有時共用的2例(占66.7%),每次都共用1例(33.3%),兩年比較得P>0.05(Fisher’s的確切概率法)。
玉溪市2009、2010年對MSMs人群的監(jiān)測結(jié)果顯示,未婚比例居多,以初中、高中及中專文化程度者居多,職業(yè)分布廣泛(13個職業(yè)),對艾滋病知識存在誤區(qū)而且在不同年齡之間、文化程度之間存在不同,提示玉溪市的MSMs人群人口學特征多樣化。此點與張北川等的研究結(jié)果基本相似[3]。
由于男男性接觸者(MSM)性行為方式和性關系方式多樣化,所以容易傳播 HIV,其中較危險的行為方式有肛交、口交或吻肛,肛交在傳播性病艾滋病中有較大的危險性[4]。有資料表明,單一暴露因素下,在無安全措施的肛交中,接受方感染HIV的概率估計為5‰至30%[5]。本文中第一次與男性、異性發(fā)生性行為的年齡較小,第一次性行為是與男性發(fā)生的比例較高,與MB(Money boy即以獲取金錢為目的而為男性提供性服務的男性)發(fā)生過性行為的比例較高,與男性、異性發(fā)生性行為時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偏低,加之部分MSMs有多個性伴等因素的影響,存在一定的靜脈注射吸毒者。因此,近接或直接導致HIV傳播的風險加大。另外,兩年調(diào)查數(shù)據(jù)顯示與同性、異性之間發(fā)生性行為時安全套使用率均偏低,特別是與異性發(fā)生性行為時才達到18.6%~28.6%;與同性發(fā)生過肛交性行為的比例較高(均大于80.0%),存在與同性發(fā)生過商業(yè)性行為的現(xiàn)象,有一定的吸毒者等因素的存在。提示玉溪市MSMs人群存在HIV、性病流行的基本條件。從兩年較高的 HIV陽性檢出率分別(2009年8.6%、2010年10.4%)及有部分STD感染者間接得到證實,但是否與上述行為有關還有待探討。
2009、2010年兩次調(diào)查的安全套使用率、性行為發(fā)生情況的差異變化不大。行為的改變往往是非常不穩(wěn)定的,是受認知水平、社會文化環(huán)境、社交網(wǎng)絡等諸多因素的影響[6]。根據(jù)玉溪市的實際情況,探其可能的原因如下開展MSMs人群干預工作較晚(2008年才正式啟動);MSM人群開展深度及覆蓋面不足,在全市8個縣區(qū)中,能夠持續(xù)開展工作的僅有紅塔區(qū);調(diào)查時間間隔較小。應重視持續(xù)擴大監(jiān)測,及時開展效果評估的重要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調(diào)查的MSMs群體中,農(nóng)民、無業(yè)者所占比例較高近50.0%。深入調(diào)查顯示,多來自農(nóng)村地區(qū),具有文化程度較低、年齡偏小、經(jīng)濟條件及獲取社會支持的能力較差進而導致部分MB人群的出現(xiàn)。提示,應該注重農(nóng)村地區(qū)或來自農(nóng)村的MSMs干預及社會支持工作。而許多文獻顯示[7~8],目前我國MSMs人群的干預工作主要集中在大城市中小城鎮(zhèn)、農(nóng)村地區(qū)開展的較少,是否完善干預策略及方向是我們值得探索的、刻不容緩的問題之一。
總之,MSMs群體是HIV傳播的橋梁人群,可能導致HIV傳播的危險因素較多,如對部分艾滋病知識認識存在誤區(qū)、多性伴、發(fā)生同/異性間性行為年齡小、存在商業(yè)性男性者、安全套使用率偏低、群體中有部分靜脈注射吸毒者、文化程度偏低、農(nóng)民或無業(yè)占比例較高等。特此,應加強主動監(jiān)測,積極防止HIV/STD在該人群、大眾人群之間的傳播刻不容緩。
[1] 中國衛(wèi)生部,聯(lián)合國艾滋病規(guī)劃署,世界衛(wèi)生組織.2005年中國艾滋病疫情與防治工作進展[R].2006:91-113.
[2] 鐘柳青,呂 繁.我國男男性接觸人群的特征及艾滋病流行狀況[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6,12(5):484-486.
[3] 張北川,吳紹文,李秀芳,等.男性性工作者的STI/HIV高危行為研究[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4,10(5):329-331,337.
[4] 張 煒.男性同性戀可以傳播的疾病[J].國外醫(yī)學皮膚病學分冊,1988,(3):132-135.
[5] 曲書泉,張大鵬,吳玉華,等.東北某地男同性戀者艾滋病病毒/艾滋病的知識態(tài)度行為調(diào)查[J].中國性病艾滋病防治,2002,8(6): 338-340.
[6] 郭 巍,龐 琳,吳尊友.中國MSM人群AIDS/STD防治工作進展及主要問題[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8,14(3):314-316.
[7] 張北川,曾 毅,許 華,等.中國部分城市2004年1389例男男性接觸者艾滋病高危行為及相關因素調(diào)查[J].中華流行病學,2007,28(1):32-36.
[8] 唐衛(wèi)明,丁建平,閆紅靜,等.中國大陸2001—2006年MSM 的性行為特征與HIV/梅毒感染現(xiàn)狀的Meta分析[J].中國艾滋病性病,2008,14 (5):471-488.
R512.91
B
1003-2800(2010)06-0547-03
2010-10-21
高良敏(1983-),男,云南建水人,碩士,主要從事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
陳 良(1955-),男,云南玉溪人,碩士,主任醫(yī)師,主要從事性病、艾滋病防治工作。
楊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