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英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9年3月~2009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腦梗死患者26例,均于發(fā)病后24h內就診,發(fā)病后神經功能局灶缺損癥狀進行性加重,經頭顱CT平掃排除腦部出血性疾病,并排除其嚴重器質性疾病及嚴重并發(fā)癥的病例,年齡在43~74歲,無風心病房顫病史,無相關性血液系統(tǒng)病,近期未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藥物,神經功能缺損(NOS)評分>10分[1]。全部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13例,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并無顯著意義。
1.2 方法 入院后2組均口服阿斯匹林片,靜滴腦蛋白水解物注射液等常規(guī)治療[2]。銀杏葉組于入院候即予銀杏葉注射液10mL加入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靜滴,每日1次,連用10d,于發(fā)病后3~5d天,病情穩(wěn)定后改高壓氧治療,每日1次,12d為一療程,連用1~2個療程。
1.3 療效評定 于入院后第3、7、30d進行NDS評定,并于治療后30d進行臨床療效評定:基本痊愈,NDS減少91%~100%;顯著進步。NDS減少46%~90%;進步,NDS減少18%~45%;無變化。NDS減少17%以內。惡化,NDS減少17%以上;死亡。
NDS評分治療組治療第7.30d明顯低于治療前,而對照組治療前后差異無顯著性意義,治療組治療后各時間點均顯著低于對照組(見表1)。
療效評定,治療組基本痊愈5例。顯著進步4例,進步2例,無變化2例,惡化及死亡0例和46%、61.5%,治療組有效率及總有效率均高于對照組(P<0.01)。
表1 2組治療前后NDS評分比較
腦梗死進展期局灶性腦缺血癥狀逐漸進展,呈階梯式加重,可持續(xù)6h至數(shù)天。其發(fā)病機理主要為血栓繼續(xù)發(fā)展或者再生成,特別是急性期,釋放出大量凝血因子,參與外源性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使血液凝固,使血栓逐漸向近端擴展使腦缺血加重。而銀杏總黃酮具有擴張冠脈血管、腦血管,抑制血小扳聚集,抑制血栓形成,從而阻止病情的發(fā)展,起到擴張、疏通血管,增加血流的作用[1],故用銀杏葉組較對照組療效好。
腦梗死時,由于腦缺血壞死釋放大量自由基,可加重壞死區(qū)周圍組織細胞的損傷,而高壓氧有利于清除自由基作用由此可減輕缺血后再灌流損傷[3];高壓氧可糾正組織缺氧,促進缺血區(qū)的代謝而恢復電活動,可減輕神經細胞的損傷,因而對缺血半暗帶有治療作用。
治療組中療效明顯,值得在腦梗急性期治療中廣泛應用。
[1]孟家眉.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88年中華醫(yī)學會第二次全國腦血管病學術會議)[J].中華神經精神科雜志,1998,21(1):57-58.
[2]侯熙德.神經病學[M].3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6:115.
[3]蘇鎮(zhèn)培.腦卒中[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2:304-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