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波,于云程
(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蘇常州213164)
基于三維CAD軟件的模具結構設計一般采取“自頂向下”(Top-Down)與“自底向上”(Down-Top)兩種設計模式。自頂向下設計便于將概念設計轉化為裝配結構,并在零件之間進行數據傳遞。各三維CAD軟件的模具設計模塊,或二次開發(fā)的模具CAD系統(tǒng),都基于此設計模式,已成為模具三維設計的主流方向。但這并不意味著“自底向上”的設計模式沒有應用價值。
雖然“自底向上”設計零件之間沒有數據聯(lián)系,但用此方法裝配無關聯(lián)性的結構比較有利,例如外購件(如標準件)的裝配。因此應用“自底向上”的設計模式,先設計各個模具零部件,再將全部零部件裝配成整個模具,適用于單工序模、復合模和簡單連續(xù)模的沖模設計。
采用“自底向上”方式設計結構簡單的模具,由于計算校核較少,可按設計經驗直接進行主要模具零部件的造型,并進行裝配,在裝配設計中增加或更改模具標準件庫中的零部件,就可完成模具的結構設計,有利于縮短模具設計時間。各個零件間只存在裝配關系,更改個別零件,不會引起其他零件的結構變化,方便模具結構的調試。但這種方式要求模具設計方案簡單、有參考或設計者非常熟悉,設計者具有一定的水平(模具越復雜,設計者水平要求越高)。
以墊圈沖裁模為例,應用Pro/E通用模塊,分析基于“自底向上”的一種模具設計思路(沖件如圖1所示)。采用“沖孔-落料”連續(xù)沖壓工藝方案,采用彈壓卸料、橫向送料典型組合的冷沖模結構(GB2872.2-81),凹模周界為125mm×100 mm,模具結構比較簡單典型,沖壓力、壓力中心、閉合高度等工藝計算量小。
圖1 沖件圖
常見的“自底向上”設計,采取各零件之間單獨造型或共享數據(Pro/E概念),再進行裝配的思路。存在一些影響工作效率的問題:
(1)在創(chuàng)建各零件文件時,定義基準等重復性操作多;
(2)由于創(chuàng)建零件在前,裝配時才能發(fā)現各零件之間存在干涉或偏差等問題;
(3)如模板周界等相關尺寸更改時,每個零件模型均要分別進行。
因此,這種模具設計思路更適用于簡單、典型、系列化的模具結構,此外更要求模具設計師對模具結構比較熟悉。
本文借鑒“自頂向下”設計模式可裝配設計和零件設計同時進行的優(yōu)點,在主部件的零件環(huán)境中,首先參照國家沖模標準,建立各模板的基準平面(只需調整平面間距,可重復使用);再建立毛坯、模板等草繪特征;最后通過實體特征(組)創(chuàng)建出各零件。各實體特征一定要基于基準平面(組)與草繪特征(組),為父子關系,且各實體特征(組)之間為并列關系(圖2)。在主部件零件的環(huán)境中,通過特征創(chuàng)建的各模具零件之間為一父多子的特征關系。通過草繪(父特征)創(chuàng)建出毛坯、沖件的結構尺寸,而各實體(子特征)組創(chuàng)建的是相互無關的各模具零件,且在視圖區(qū)表達出各模具零件的空間位置關系。設計時要注意:
(1)基準、草繪、實體特征按照模具結構進行分組并規(guī)范命名,有利于文件管理(如圖3所示)。
(2)每完成一個實體特征后,建議及時“隱含”或“隱藏”,防止下一實體特征誤將其作為草繪參照。
當模具的主要零件造型完成,檢查結構無誤后,進行部件拆解。因定義的各模具零件的特征組之間為平行關系,可通過依次刪除其他實體特征(組)并另存為凸模(如圖2)、凹模、卸料板、固定板等零件,完成模具的主要零部件的初步設計。
圖2 主部件與沖頭的模型樹及模型
創(chuàng)建組件文件,由于各零件在主部件中的相對位置已確定(基于同一坐標系),因此在裝配時只需將各零件與組件的同名基準平面重合(缺省裝配),再配上螺釘、銷釘、模架等標準件,基本完成模具的結構主體設計(圖3)。
圖3 簡單裝配的組件模型
銷釘孔、螺紋孔等實體特征操作,可在主部件的零件環(huán)境中創(chuàng)建,也可在裝配環(huán)境中完成。各模具零件的其他特征(倒角、圓角等)和其他標準件(螺釘、銷釘、卸料螺釘等)等的裝配,這時也可由“自底向上”轉到“自頂向下”設計。
由于基于國家標準的模具結構固定,相近結構的沖模只需在主部件中改動各零件的基準面間距與毛坯、沖件等草繪特征(父特征)的尺寸,再生后,其實體特征(組)(子特征)對應的零件可快速更新。如改變草繪(工件外輪廓),其余實體特征對應的凹模、沖孔凸模、固定板、卸料板等同時更改(如圖4),并如前所述,重新將主部件拆解并另存覆蓋原子部件,組件再重生,無需重新定義裝配關系;其他零件(如模架、模柄等標準件)的裝配,可對原零件進行少量的修改校核或調用標準件庫,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另一副沖模設計。
圖4 更改沖件輪廓后再生的主部件模型
以特征(組)形式構建模具零件的“DOWN-TOP”設計,是一種在零件環(huán)境中實現“數據共享”(Pro/E概念),并應用于“自底向上”的設計思路。對于相對獨立創(chuàng)建零件再進行裝配的一般思路,零件之間關系清楚,不易出錯,可以在零件環(huán)境中設計出裝配關系(相當于模具原型),再到裝配環(huán)境中實現,節(jié)省時間,提高效率。
[1]郭 洋.Pro/ENGINEER企業(yè)實施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