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海,黃良勇,劉鴻飛
(江蘇省揚中市人民醫(yī)院骨科,江蘇揚中 212200)
股骨頸骨折多發(fā)生老年人。隨著生活條件的改善和醫(yī)療水平的提高,人的平均壽命延長很多,人口進入老齡化社會,高齡老人股骨頸骨折發(fā)生率也呈增加趨勢。高齡老人機體功能老化,往往合并多種慢性疾病,發(fā)生股骨頸骨折后,應該得到及時恰當?shù)闹委?,否則會引起多種并發(fā)癥,嚴重者危及生命。應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髖置換手術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能最快恢復肢體功能,減少各種并發(fā)癥,提高生活質(zhì)量。2001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應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髖置換手術治療高齡股骨頸骨折46例,取得良好臨床效果,報道如下:
本組46例,男19例,女27例;年齡75~97歲,平均82歲。股骨頸骨折頭下型29例,經(jīng)頸型17例。骨折按Garden分型,3型21例,4型25例。新鮮骨折39例,陳舊性骨折7例。受傷原因:行走跌倒28例,車禍致傷12例,高處墜落傷6例。
合并高血壓病7例,2型糖尿病5例,腦血栓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3例,陳舊性心肌梗死2例,帕金森病1例,其中伴發(fā)2種及以上疾病者7例。心電圖檢查:75歲以上的高齡患者幾乎都有不同程度的心肌供血不足。
Ⅰ~Ⅱ級患者對麻醉和手術的耐受性良好,風險性較小。Ⅲ級患者的器官功能雖在代償范圍內(nèi),但對麻醉和手術的耐受能力減弱,風險性較大,術前準備充分,尚能耐受麻醉。Ⅳ級患者因器官功能代償不全,麻醉和手術的風險性很大,即使術前準備充分,圍術期的死亡率仍很高。Ⅴ級者為瀕死患者,麻醉和手術都異常危險,不宜行擇期手術。本組患者術前按照美國麻醉醫(yī)師協(xié)會(ASA)病情估計分級,Ⅰ級5例,Ⅱ級10例,Ⅲ級29例,Ⅳ級2例。
詳細采集病史,詳細了解患者是否合并慢性心腦血管疾病,慢性肺部疾病,肝腎疾病,糖尿病等,了解傷前的活動情況及精神營養(yǎng)狀況,注意其用藥史:如應用抗高血壓藥,降血糖藥及甾體、非甾體藥物等情況。完善各項輔助檢查,常規(guī)行心電圖檢查,肺功能測定及針對原有合并癥的專項檢查,全面了解患者的重要臟器功能。伴心肺疾患者予積極改善心功能及抗感染治療,糖尿病者空腹血糖控制在8.0 mmol/L左右,餐后2 h血糖小于10.0 mmol/L。糾正貧血及營養(yǎng)不良,同時給予心理康復疏導,為盡快手術和確保麻醉安全創(chuàng)造條件。分別于術前1 d及1 h使用抗生素,保持體內(nèi)正常的藥物濃度。本組患者于入院后10 d內(nèi)施行手術,等待手術時間平均為1周。
2.2.1 麻醉 采用腰麻加連續(xù)硬膜外復合麻醉或氣管內(nèi)插管復合麻醉,應用現(xiàn)代麻醉監(jiān)護技術。
2.2.2 體位 選側(cè)臥位,患側(cè)在上。
2.2.3 切口 手術采用改良Gibson后外側(cè)切口入路。
2.2.4 手術過程 ①切開取頭,依層切開皮膚皮下闊筋膜及闊筋膜張肌移形部,切斷外旋肌群,切開并保留關節(jié)囊,取出股骨頭,游標卡尺測量直徑,選用小1~2 mm雙極股骨頭假體。②截骨擴髓,在小轉(zhuǎn)子上1.0~1.5 mm處向大轉(zhuǎn)子窩斜形截骨,保留股骨矩1.0~1.5 mm。髓腔銼擴髓,選用相應型號的假體柄。③骨水泥應用,用髓腔栓將擴髓后的髓腔底部填塞以防骨水泥下沉。壓力沖洗成形后的髓腔,干紗條填塞保持無血狀態(tài),人工調(diào)拌骨水泥至拉絲狀,用骨水泥槍加壓注入骨水泥于髓腔內(nèi),中心化安置假體柄于髓腔,維持10~15°前傾角,使領托緊貼股骨矩,制動至骨水泥堅固后。④裝頭復位,先試用球頭,檢查假體股骨頭的中心與大粗隆頂端應在同一水平線上,否則可能會引起患肢過長或過短。用干紗布擦拭干凈假體柄頭,正確安裝合適的雙極股骨頭假體。復位和活動髖關節(jié),觀察髖關節(jié)穩(wěn)定狀態(tài)。外旋肌及關節(jié)囊牢固縫合,切口內(nèi)置引流管,手術時間60 min左右,出血約250 ml,術后置引流管負壓引流24~72 h。
術后常規(guī)應用抗生素7 d,術后第1天即開始進行患側(cè)肢體肌肉收縮鍛煉,待全身情況允許后可以在病床坐起,并逐漸適當進行髖關節(jié)的功能鍛煉,術后2~3 d可以在攙扶下下床活動,術后2~3周鼓勵患者扶雙拐逐漸進行部分負重鍛煉,最后視患者具體情況逐漸棄拐行走。
本組46例患者均獲得6~30個月的隨訪,未出現(xiàn)假體脫位,松動,下沉,感染等嚴重并發(fā)癥。其中30例患者能逐漸棄拐行走,余患者有不同程度髖部,膝關節(jié)疼痛,需扶拐保護行走。其中3例患者隨訪16個月時出現(xiàn)疼痛,X線檢查,發(fā)現(xiàn)髖臼磨損,建議患者扶拐保護及止痛對證治療,癥狀好轉(zhuǎn)。平均住院24 d,術后1周均能扶助行器行走,術后14~28 d(平均20 d)能完全負重行走。伴尿路感染3例經(jīng)治療而愈。傷肢深靜脈血栓1例經(jīng)對癥處理,即加強肌肉收縮鍛煉后消退。無一例患者因手術并發(fā)癥死亡。術后3個月恢復到傷前水平9例,術后6個月恢復到傷前水平11例,所有病例到最后一次隨訪時均能獨立行走。髖關節(jié)功能按照Harris評分標準[1]:優(yōu)5例,良10例,可4例,差1例。假體無脫位,髖臼無明顯磨損。
高齡老人股骨頸骨折,往往合并多種慢性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營養(yǎng)不良,電解質(zhì)紊亂,肝腎疾病等,及時行人工半髖置換術,可以盡早恢復髖關節(jié)功能,促進全身機能的恢復。同時,由于高齡老人均有不同程度骨質(zhì)疏松[1],生物型假體置換后期髖關節(jié)感染及假體松動及發(fā)生率高,所以我科常規(guī)應用骨水泥型半髖置換技術。本組病例患者年齡均在75歲以上,全部應用骨水泥半髖技術治療股骨頸骨折,獲得良好效果。
人工半髖置換治療股骨頸骨折,由于其能夠促使患者早期活動,減少長期臥床引起的墜積肺炎、尿路感染、壓瘡等并發(fā)癥發(fā)生,在臨床應用較早。隨著手術方法不斷改善,技術已經(jīng)成熟,手術時間較短,風險及手術并發(fā)癥不斷降低,已經(jīng)在臨床普遍應用。且隨著骨水泥技術進步,已經(jīng)從第一代手工填塞發(fā)展到第三代現(xiàn)代骨水泥技術,應用到水泥槍和真空攪拌等,大大減少了手術并發(fā)癥。因此骨水泥半髖置換治療股骨頸骨折也得到普遍開展,使得高齡骨折疏松股骨頸骨折臨床效果大為提高。
高齡老人股骨頸骨折應用骨水泥型人工半髖置換手術,應充分重視圍術期的處理?;颊叨酁楦啐g老人,往往合并一種或多種疾病,所以術前詳細的病史詢問和完善的術前檢查非常重要,應充分了解患者的心肺肝腎功能情況,積極有效治療并發(fā)癥。如高血壓應積極控制血壓,心電圖提示心肌缺血者應常規(guī)使用硝酸甘油類藥物,慢性肺部感染選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糖尿病者控制血糖,糾正貧血和低蛋白血癥等。使盡早達到耐受手術和安全麻醉的條件。髖部骨折至手術時間越短,死亡風險率越低[2-3]。本組病例在入院10 d內(nèi)完成手術。
由于骨水泥對心血管的毒性作用和熱效應,在手術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引起一過性血壓降低或血壓升高,所以手術時應特別注意防治其可能的風險。我科常規(guī)在應用骨水泥前靜脈給5 mg地塞米松,并且做好麻醉監(jiān)護。本組46例無一例因使用骨水泥而出現(xiàn)嚴重不良反應。
高齡老人股骨頸骨折患者往往合并不同程度的骨質(zhì)疏松,骨質(zhì)疏松是股骨頸骨折的內(nèi)因[4]。在骨水泥型人工半髖置換手術的同時應該注意骨質(zhì)疏松的治療,術后的早期活動及功能鍛煉就能減少患者應肢體廢用引起的骨質(zhì)疏松。術后還要注意鈣劑和維生素D3的補充,高齡女性患者可適當小劑量應用雌激素[5]。適當?shù)膽敉饣顒雍腿展庠χ委熇夏旯琴|(zhì)疏松也有一定的幫助。
[1]呂厚山.人工關節(jié)外科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146,553.
[2]Dorotka R,Schoechtner H,Buchinger W.The influence of immediate surgicaltheatment of proximal femoral fratures on mortality and quality of life.Operation within six hours of the fracture versus later than six hours[J].J Bone Joint Surg(Br),2003,85(8):1107-1113.
[3]Casaletto JA,Gatt R.Post-operative mortality related to waiting time for hipfracture surgery[J].Injury,2004,35(2):114-120.
[4]郭世紱.骨折疏松癥的挑戰(zhàn)[J].中華骨科雜志,2001.21(9):517-518.
[5]劉忠厚.骨質(zhì)疏松癥[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8: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