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瑜,譚 琳,吳 迪
(昆明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血液科,云南昆明 650032)
急性髓系白血?。ˋML)是老年人常見的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隨著強烈化療和造血干細胞移植的進展,AML的完全緩解率和長期無病生存率不斷提高,而老年AML相對緩解率低,對化療耐受性差,化療相關死亡明顯高于年青患者。低增生性AML又是一種特殊類型的AML,多見于老年患者,是骨髓中原始細胞數量增多而增生低下的一種AML,化療風險高、預后差。因此,探索老年低增生性AML化療方案的組成和劑量至關重要。我院自2006年以來應用HAG預激方案治療老年低增生性AML初治患者20例,取得短期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選擇2006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老年低增生性AML初治患者20例,其中,男13例,女7例;年齡61~80歲,平均69.6歲。均符合低增生性急性白血病診斷標準。按 FAB分型標準[1]:M11例,M211例,M42例,M56例;其中由MDS轉化者2例,合并高血壓4例,糖尿病1例。
采用 HAG 方案:高三尖杉酯堿(HHT)1 mg/(m2·d),第1~14天,靜脈注射;阿糖胞苷(Ara-C)10 mg/(m2·d),第 1~14天,每隔12 h皮下注射1次;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200 μg/(m2·d),皮下注射,第 1~14天(于第一次注射 Ara-C前12 h開始使用)。化療期間每周復查血象2次,當WBC>20×109/L時暫時停用G-CSF,但不?;?,待白細胞下降后再用G-CSF,如停用Ara-C時中性粒細胞仍低下者則繼續(xù)使用G-CSF直至中性粒細胞恢復正常。2個療程之后評價療效。
患者住普通病房,每日紫外線房間消毒1 h,給予增強免疫(胸腺肽或白介素-2)、止吐、保護臟器、營養(yǎng)支持等藥物。在骨髓抑制期如Hb<60g/L或PLT<20×109/L,予以成分輸血。一旦發(fā)生感染,結合經驗和藥敏結果給予有效的抗感染治療,有條件者入住無菌層流病房。
根據《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第3版)[1]將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未緩解(NR)。 有效=CR+PR。
本組患者第一療程后,CR 7例,其中,M24例,M41例,M52例;PR 4例,M23例,M51例。 NR 9例中,2例死于肺部感染,2例因經濟困難放棄治療,2例拒絕繼續(xù)化療自動出院,3例再次行HAG方案第二療程化療,2例獲得PR。第一療程后獲得CR、PR的患者再次行HAG方案第二療程化療,均獲得CR。HAG方案2個療程之后CR率為55%,總有效率為65%。
主要表現為骨髓抑制、三系細胞降低。13例出現中性粒細胞<0.5×109/L,11例出現PLT<20×109/L。 化療后出現感染14例,其中,10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肺部感染,2例消化道感染,經抗感染治療后12例痊愈,2例死于肺部感染(NR患者)。11例有出血表現,7例為皮膚瘀點、瘀斑,3例為鼻出血,1例為牙齦出血,給予輸注血小板、止血等對癥支持治療后均好轉。8例患者有胃腸道反應如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經對癥治療后恢復正常,未見明顯的心、肝、腎功能損害。
低增生性AML多見于老年人,具有獨特的臨床特征,其骨髓中原始細胞數量增多而增生低下,需行骨髓細胞學、骨髓活檢、免疫分型等檢查確診,需與全血細胞減少的其他疾病如再生障礙性貧血、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等加以鑒別。有治療困難、完全緩解率低、長期生存率低等特點?;颊呷砻庖吖δ艿拖拢2⒋胬夏瓿R娂膊?,如高血壓、冠心病、肝腎功能不全、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等,影響化療藥物的代謝和耐受強烈化療的能力,易在化療早期死亡,而且老年AML還存在內在的生物學特性,如一些患者由MDS轉化而來,存在預后差的核型等,導致其化療反應差,生存期短[2]。這些因素給老年低增生性AML的治療帶來很大困難。對老年低增生性AML的治療看法較多,國內外學者多主張給予輸血、抗感染等對癥支持治療,亦有主張給以標準化療、減量的標準化療及逐漸增加的小劑量化療等。
筆者認為,老年低增生性AML由于骨髓增生低下,很難耐受標準劑量化療,但老年低增生性AML一般起病緩慢、髓外浸潤少,在強有力支持治療下,采用小劑量化療,可提高緩解率。目前國內多用CAG預激方案治療老年AML,筆者采用CAG預激方案治療非低增生性老年AML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對于老年低增生性AML這一特殊類型的AML,筆者有以下一些看法:①高三尖杉酯堿是從三尖杉屬植物中分離出來的一種生物堿,為我國開發(fā)生產的藥物,價格低廉,具有較強的抗白血病作用,與阿克拉霉素相比,具有心臟毒性小、骨髓抑制相對較輕等優(yōu)點。②Bai等[3]研究發(fā)現,小劑量的Ara-C可促使白血病細胞轉化成正常細胞,且細胞毒殺傷作用緩和。③G-CSF是一種糖蛋白激素,不僅可促進造血祖細胞增殖,調節(jié)其成熟功能,增強中性粒細胞氧化代謝、化學趨向性和吞噬功能,而且還使G0期白血病細胞進入細胞周期[4],增加白血病細胞暴露于化療藥物下的時間,并促進Ara-C對惡性克隆細胞促凋亡作用,殺滅惡性克隆細胞并使其對化療更為敏感[5]。
綜上所述,筆者嘗試應用HAG方案治療初治老年低增生性AML,取得了短期良好的療效,總有效率為65%,HAG方案治療老年低增生性AML緩解率較高且骨髓抑制程度相對較輕,為老年低增生性AML的治療提供了新的選擇方案,值得臨床進一步探索。
[1]張之南,沈悌.血液病診斷及療效標準[M].3版.北京:科學出版社,2007:106-134.
[2]Tabata M,Yoshida M,Izumi T,et al.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elderly patients>or=60 years of age with acute leukemia[J].Rinsho Ketsueki,1998,39(3):176-184.
[3]Bai A,Kojima H,Hori M,et al.Priming withg-CSF effectively enhances low-dose Ara-c-induced in vivo apoptosis in myeloid leukenia cells[J].Exp Hematol,1999,27(2):259-265.
[4]Saito K,Nakamura Y,Aoyagi M,et al.Low-dose cytarabine and aclarubicin in combination withgranulocyt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CAG regimen)for previously treated patients with relapsed or primary resistant 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and previously untreated elderly patients with AML:secondary AML and refractory anemia with excese blasts in transformation[J].Int J Hematol,2000,7(3):238-244.
[5]Cheson BD,Bennett JM,KopeckyKJ,等.國際工作組關于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療試驗的診斷、療效標準的標準化、治療結局和報告標準的修訂建議[J].白血病·淋巴瘤,2004,13(4):246-250.